让地下工程走上前台

  从现代化城市深圳,到古城凤凰,一遇暴雨均身陷汪洋,为什么

  城市内涝已不是新闻。近日媒体报道,受“端午洪水”影响,湖南省湘潭、衡阳、邵阳、永州等8个市(州)的58.6万人受灾,包括凤凰古城在内出现内涝。

  从前段时间的现代化城市深圳,到近日历史悠久的古城凤凰,一遇暴雨均身陷汪洋。为什么?

  在端午假期结束后上班的第一天,多家媒体纷纷转载一则题为《市长谈污水治理:几百亿埋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的报道,部分解释了城市易涝的原因。

  原因即是城市的“里子工程”——下水道投资不足,没有做好。“里子工程”让城市露了怯、现了丑、出了洋相!再深问一句,为什么下水道做不好?原因正如上述市长之言。资源投入地下工程过少,地表工程处处富丽堂皇,地下工程往往是因陋就简。

  一些媒体从道德层面对市长的话进行了激烈批评。这类批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市长不过是说了真话,实话。按照市长所讲,城市治涝的重要一条,就是要让地下工程变成老百姓看得见的政绩工程,如此,则可以产生多种机制性的倒逼性力量。

  要让地下工程变得可感可触,城市建设部门就必须反思其建设模式。

  地下工程大约有两类,一类是地下河模式,一类是小毛细血管模式。巴黎的下水道位于地下50米处,排水道宽约3米,两旁还有1米的检修通道。东京的地下河与巴黎类似,可以动用多台起吊机进行检修。

  前苏联则采用地下管网模式,在地表5~10米之下铺设管网用以排水。这些管网口径较小,排水量有限。苏联位处高寒地区,降雨量少,这种排水模式有一定的适用性。

  反思我国,新中国成立后,许多城市建设沿用苏联模式,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经验,加上目前财力许可,在许多易涝的城市,有必要把地下工程当成新的政绩工程来对待,让老百姓看到地下工程的好处。

  让地下工程的建设发展受到重视,还必须改变对城市建设发展的考核。市长们永远需要做选择题:在财力、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是在面子上多下功夫,还是在里子上多投入,或者二者兼顾?

  过去几年,起主导作用的城市发展观是追求长度、宽度与高度,追求地表上可见的规模与体积。许多城市都见证了城市中心区在十年之内,从二环发展到六环七环;数百米高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面积增大,人口聚集,楼群密集,增加了排水的压力。

  市长们尽管也看到里子工程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像重视面子一样重视里子。近年来城市内涝现象普遍,给城市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让地下工程走上“前台”,已迫在眉睫。

  在建设部的最低限定标准和应急情况所需要的极限标准之间,各个城市需要合理地确定适度超前标准。一些易涝城市的标准显然过低。有些北方城市,过去担心受旱,对涝灾估计不足,现在也需要适度提高地下管网的防涝标准。新建城市,则应充分考虑地下河模式进行地下工程兴建。

  文/冯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