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十年前,其被很多人看作是个时髦名词。而在今天,ERP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样工具。可以说,时代的不同造就了ERP发展在观念上的变化。
与此同时,观念的变化又带动了需求的变革。如今,人们不仅希望ERP是一个规范管理和流程的软件,更希望其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带来间接甚至直接的效益。
“管理红利时代已经到来。”鼎捷软件董事长孙蔼彬这样形容这种变革。他认为,对于企业而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的应用加快了对企业经营模式、管理方法的深层次渗透与变革。这为管理模式的改变提供了契机。
在这一背景下,鼎捷近期面向中大型企业客户推出了E10产品。这款产品被鼎捷形容为可以“从客户经营视角思考,并具备了众多前沿技术支撑,是一款以实现客户应用价值为目标,可衡量实施效果的ERP产品。”
E10基于鼎捷所创造的CEBIT方法论进行实施。其可以帮助企业围绕关键的经营管理议题,以指标树的创新形式,对管理指标进行跟踪、量化与改善,并形成一整套模板,从而落地管理议题,提升管理能力。
作为一款从企业经营视角出发的ERP产品,E10针对企业的战略层、管理层、执行层,自上而下,通过建立高管经营思维、提供价值实施标准化模板以及技术创新的支撑,实现企业用户实现ERP应用价值。面向战略层,E10协助企业制定管理议题诊断模板,帮助战略层明确战略目标,聚焦并确定企业关键的经营议题;面向管理层,E10在价值实施方法整体思路指引下,在导入ERP系统的项目整体规划、系统规划、系统实现、正式上线、上线后持续优化的完整阶段,提供一整套可执行、模板化的实施方法。面向执行层,为了支撑系统应用效益的实现,更贴合服务与实际需求,E10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等先进技术,可以快速、直观、简单、弹性地解决企业管理议题。
“E10瞄准的是企业的战略执行力,而不是战略决策。”鼎捷软件总裁修俊良表示。他认为,尽管看起来E10是在为企业提供一些咨询服务,不过实际上鼎捷不会为企业制订战略,而只是会弥补企业在既定战略下的一些不足。修俊良为此列出了几个用户案例。在这些用户案例中,用户所得到的是排产优化、流程缩短、转交率的提升、更短的产品交期、更少的退货率,并由此收获了产能与利润率的提升。
这就被称之为“管理红利”,建立在企业管理的制度化、流程化和效率化的基础上,通过整体管理水平的改善获得运营效率的提升,从而使企业发现并获得效益。孙蔼彬认为,无论是制造业服务化,还是服务业制造化,都必须依托信息化进行转型和发展,才能建立产业的竞争力,不会最终被淘汰。
作为刚刚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的企业,鼎捷利用E10展现了其对行业发展的愿景与思维。为了信息化而部署ERP的时代已经过去,对于企业而言,了解经营痛点并进行可感知的优化才是ERP部署的核心。“信息化的竞争力不在于你拥有哪些信息,不在于你拥有哪些系统,不在于你拥有哪些模块,而在于你如何使用这些信息。重要的是能够改变一种用法,突破关键点,产生出完全不同的效益。所以,如何使用这些信息就是鼎捷的使命与鼎捷的责任,以及鼎捷未来所要提供给用户的服务。”修俊良表示。
本报记者 李旭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