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蜜》:七夕“姐妹淘”
- 来源:综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闺蜜,电影节,一夜惊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6-28 16:33
片方信心十足 续集今年8月开机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福建恒业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恒业)总经理陈辉率《闺蜜》众主创亮相,笑言:“将在大银幕上掀起闺蜜热潮。”并爆料,《闺蜜2》将于今年8月开机。
“这并非我个人的决定。”陈辉透露,早在《闺蜜》杀青之前,包括导演黄真真和陈意涵、薛凯琪、杨子姗等众主创就迫不及待地要求“拍续集”。《闺蜜》成片出来后,“大家看完影片,更是信心倍增,决定将故事延续下去。”陈辉对《闺蜜》的市场表现信心很足:“希望票房5亿元起步,上不封顶!”
与去年《宫锁沉香》《一场风花雪月的事》《一夜惊喜》等众影片早早宣布进军“七夕档”相比,今年“七夕”档期显得平静了很多。除了《闺蜜》早早锁定该档期外,只有《撒娇女人最好命》和《白发魔女》有望在七夕前后上映,其他影片尚处于观望状态。
虽然在《闺蜜》上映前有《小时代3》抢先开画,但陈辉对此并不介意:“《闺蜜》不是《致青春》,也不是《同桌的你》,更不是《小时代》,他们之间不存在同质化竞争。在这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只有闺蜜之间才会做的事,说的话。影片满满的尽是‘姐妹淘’ 和‘闺蜜情’。”
“闺中秘事”
随着“轻电影”崛起,国内电影表现的主题越来越多元下,但类似《花与爱丽丝》《阳光姐妹淘》《NANA》这样以闺蜜情感为主题的电影尚未形成气候。“其实,在80后和90后观影人群成为主流观众的当下,这类题材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陈辉坚信自己对观众和市场的准确判断。《闺蜜》是福建恒业与黄真真导演继《被偷走的那五年》之后打造的又一情感力作。影片旗帜鲜明地将 16-36 岁的女性观影群体作为主要目标观众,述说多姿多彩的“闺中秘事”。“《闺蜜》首次浓墨重彩表现女性之间的故事和细腻情感,影片之大胆、直接和露骨,只有像黄真真这样‘胆子大’的女性导演才驾驭得了。”陈辉表示。
在今年3月底于福州举办的全国电影院线国产影片推介会上,陈辉大胆尝试把《闺蜜》的初剪片给全国院线代表“先睹为快”。在整个放映过程中,记者不时听到院线代表们的阵阵笑声。有不少女性院线代表大胆表白:“影片中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闺蜜之间,我们也经常讨论那些不能‘见光’的闺中秘事。”
黄真真导演进入内地执导的两部电影《倾城之泪》和《被偷走的那五年》均以“哭”为主要卖点。悲情的故事虽然博取不少眼泪,赚了不少票房,未免给人留下 “绝症”导演的印象。“《闺蜜》终于圆了大家的喜剧梦,整个故事充满喜剧色彩,但感人戏份并不少。” 黄真真导演素来以细腻的感情处理见长,擅长在拍摄前就让演员成为角色人物而不是还原角色人物。《闺蜜》中,陈意涵、薛凯琪、杨子珊等来自不同地域,表演风格大不相同,但在黄真真导演的磨砺下,“完全超越了 “表演”,回归生活本身,其演技达到了让人惊喜的程度”陈辉还不无八卦地爆料:“三位女演员因拍摄《闺蜜》,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可谓戏假情真”。
“在我的生命里,你不曾告别也不曾远离”,《闺蜜》要传达的闺蜜情从影片 “宇宙洪荒、寒来暑往、情义无价、地久天长”等宣传语中便可窥见一斑:“影片中,闺蜜呈现为一种更为复杂和纠结的情感。电影中三位女生在一起的闺蜜情贯穿主线,有欢乐有失落、有疯狂有妒忌、有误会有谅解、两肋插刀、敢做敢,充满闺蜜正能量。”陈辉甚至不忘了吊记者的胃口:“闺蜜也可能是情敌,真正的答案,只有走进影院看完影片才能知晓。”
话题营销
5月29日,《新京报》刊出一整版“寻找杨子姗”的寻人启事。这是福建恒业特别为《闺蜜》策划的“寻找闺蜜”事件营销之一。之后还会有5期这样的寻人启事,前后呼应传播,一直持续到电影上映后。《闺蜜》一开始定位为“时尚、情感、喜剧”影片,“仅‘闺蜜’两个字,足以引发无数话题,因此我们在后期宣发中,把话题营销放在了第一位。”陈辉介绍说,影片将从“现象营销”“情感营销”“事件营销”三大方面入手,不断扩散影片信息,营造闺蜜话题。
现象营销方面,“主要以新话题来展现新女性对闺蜜情的全新诠释,让大家重新看待闺蜜的价值观,在社会上掀起一轮闺蜜情感探讨热潮。”为了突出效果,陈辉选择视频渠道作为主要传播途径——从5月开始,持续到影片上映,每周在视频网站上推出一期时长7分钟左右的《女人那话》节目,大胆讨论隐私、敏感、尖锐的“闺蜜话题”。
福建恒业还特别拍摄了《相识那一天》《分手那一天》《想你的那一天》《不老的那一天》《上映的那一天》5部主题微电影在新媒体上进行传播。 “从情感营销方面考虑,以闺蜜成长中每个阶段不同情感的呈现,唤起大家共鸣,让人们参与到话题讨论和情感抒发上来,让电影与观众建立起情感交流,激发观众对电影的期待。”陈辉表示。
为了形成话题,营销团队还分不同阶段推出 “儿时好闺蜜”“拥抱闺蜜”,以及“售卖闺蜜”等话题营销活动,“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闺蜜话题互动中。” 其中“寻找杨子姗”的寻人启事开启了“儿时好闺蜜”事件营销。在线下延伸部分,营销团队设计了很多互动活动,如在公交车站候车亭设立99块立牌,开展“闺蜜告白”活动,征集“最好闺蜜”等。
《闺蜜》的宣传营销投入之大,超出福建恒业之前出品或发行的任何一部影片。从电视、平面媒体,到新媒体的网站独家、APP互动,再到地铁、公交路牌等户外广告投放,线上线下几乎全面覆盖。“《闺蜜》将创造一个新的成功营销案例。” 陈辉自信地表示。
对话陈辉 将拓展艺人经纪
《综艺》:《闺蜜》为什么瞄准暑期档上映?
陈辉:《闺蜜》拥有强大的主创阵容与幕后团队,这是影片制作水准的保证。在幕后阵容上,导演、摄影、剪辑、音乐、服装、灯光、美术、造型等均在业界一线之列,比如凭《赛德克·巴莱》、《艋胛》等影片 9 次问鼎台湾金马奖最佳 音效、录音等奖项的杜笃之,以及凭借电影《梁祝》荣获第14 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的著名音乐人雷颂德等幕后大师等。在演员阵容方面,陈意涵、薛凯琪、杨子姗三位年轻靓丽女星组合的化学效应,加上余文乐钟汉良、吴建豪三位人气男星,足以成为影片的一大看点。这是一部适合暑期观众观看的影片,也是为档期定制的影片。
《综艺》:但在故事和传递的情感方面,很多观众会觉得《闺蜜》与《小时代3》比较相近。
陈辉:当前市场的电影类型很多,但不管什么电影,只要足够好看,就能够赢得观众,就会有好的市场表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口碑对于一部电影非常重要,特别是商业类型片。《闺蜜》已做过多场试映,并针对观众和院线影院终端做专业的市场调查,最终的结果让我们很受鼓舞。尽管如此,我们还在针对有些细节进行调整,希望效果可以更好。《闺蜜》与《小时代》很不一样,无论题材还是人物和故事。虽然有些观众会觉得两部电影在画面感上比较相似,但其实他们的气质,包括演员的表演风格,导演的风格等,注定这是两部内容完全不同的影片。从客观上分析,《小时代》系列电影的票房峰值出现在第一部上,《小时代2》的票房比起第一部锐减了约40%,《小时代3》的票房很难超过第一部。第一部《小时代》太火了,几乎透支了电影的观众,特别是口碑。这也是该系列第二部不如第一部市场表现好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当前接触到的物料看,《小时代3》的主要卖点还是在镜头画面方面,很难实现对前两部的超越。而《闺蜜》无论从制作水准、主创阵容、幕后阵容,还是表现的重心来看,主要突出的是“闺蜜情”,是一部情感大片,其蕴藏的票房潜力值得期待。
《综艺》:从《倾城之泪》到《被偷走的那五年》,再到《闺蜜》,你如何评价与黄真真导演的合作?
陈辉:截至目前,福建恒业出品的影片多达数十部。但黄真真给我的印象最深。我希望与她的合作模式可以成为福建恒业与其他导演合作的典范。在没有进内地之前,黄真真在香港虽然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但内地电影界,甚至观众对她的了解并不多。在初次合作的《倾城之泪》上映时,很多媒体都不知道黄真真是谁。初次合作,我们之间也需要磨合,有点水土不服,并不是很成功。但我觉得黄真真导演是一个非常有才华,容易沟通的导演。她很善于听取大家的建议,比如给他提供一些信息,她会很认真地去了解,去吸取。她的情商很高。此外,她的反应速度很快,想象力非常丰富,这是作为一个优秀导演的重要特制。这为我们后面的合作打下了基础。《倾城之泪》之后,我们很快合作了《被偷走的那五年》。这期间,我们相互之间的配合很默契,合作起来非常愉快。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很多故事,最终会选择大家都认可的故事进行再度创作。比如在《被偷走的那五年》中,她听取了大家的建议,影片的结局比较悲,但很感人,效果很好。这部影片最终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是此前福建恒业运作得最好的一部影片。如今我们又合作拍摄了《闺密》,很多人看完了之后,信心超过了《被偷走的那五年》。几部影片积淀下来,我们之间的合作越来越默契。合作最重要的是信任,只有相互信任,电影才能做得更棒。很多导演很坚持自己的想法,对剧本有很多的坚持。坚持是对的,但是作为合作方和专业的投资人,有时候会市场和观众的角度会提一些更有利于电影未来市场表现的建议,只有这种磨合和碰撞才会让电影更好。
《综艺》:与黄真真共同建立了“真恒业”电影公司后,未来有何规划?
陈辉:真恒业电影公司的主要业务目标在两块:一个是关于黄真真导演的电影制作。我们将不断打造黄真真导演的品牌和“真恒业”公司的品牌;第二个则是演员经纪,演员经纪恰恰是福建恒业一直计划涉及的业务板块。我们希望通过真恒业电影公司在艺人经纪方面的有业务建立和扩充,之后福建恒业将慢慢建立自己的艺人资源。此外,除了黄真真,目前我也在跟其他导演谈合作,希望能建立“真恒业”这样的合作模式。当然,现阶段还不便透露具体信息。
文/王玉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