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小微贷虚增隐忧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小微贷,民间信贷
  • 发布时间:2014-07-08 09:49

  如若银行小微贷确实“给力”,又怎么会有民间信贷的如火如荼

  2014年6月16日,央行第二轮“定向降准”正式实施。

  此前的6月9日,央行曾宣布降准条件为:上年新增小微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小微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或者,上年新增涉农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比例超过50%,且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超过30%。

  边缘业务变为“新蓝海”。由于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等变化的多面夹击,加之政策引导,曾被银行不屑一顾的小微贷业务,成为各类年报中的高频热词,俨然成为银行“大佬”特别是股份制银行争抢的富矿。

  但是,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副司长陈永杰却给小企业主们泼了“冷水”:中国只有3%左右的小企业从银行拿到过贷款,“只不过是表面繁荣”。

  真相背后的事实是:如若银行小微贷确实“给力”,又怎么会有民间信贷的如火如荼?在银行小微贷号称全线飘红的时刻,这一平台所涉及的贷款双方和政策决策者们已各有各的“焦虑”。

  各有各的精彩

  银行小微贷真正发力始于2011年9月下旬。当时,在借贷之城温州,许多小微企业因无力偿债,出现老板“跑路潮”,民间融资链瞬间断裂。

  随即,银监会出台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补充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

  这一政策被认为是“开仓放粮”,几大国有银行公开承诺,保证小企业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股份制银行和城商银行也纷纷加大力度,推广小微贷款产品。

  2014年4月,央行发布《2014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主要金融机构及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外资银行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比上年末高2.1个百分点,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7.7个和2.9个百分点,比同期全部企业贷款增速高3.8个百分点。

  此时的中国银行业,小微贷业务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四大国有银行推出各自成体系的小微贷产品。

  小微贷业务领先的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以及兴业、广发、平安等银行,也都各有所为。

  由于参与银行众多,小微贷产品也极为丰富,不同银行在适用对象、贷款额度、贷款或授信期限、担保或抵押条件上都各有不同。

  其中,在四大国有银行和几大股份制银行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明确提出其“小微贷”业务的对象为“规模为小型或微型的企业客户,其中企业划型标准执行《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规定”;中国建设银行则将“小微贷”业务对象定位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小企业客户”。

  而在其他银行,大都使用“小企业”、“优质客户”等笼统称呼。这使得一些银行在“小微贷”项目之下,也为中型甚至大型企业设置项目,如招商银行的“订单贷”,针对的客户即为“大型企业上游”,广发银行的“好融通”针对的是销售收入不超过3.9亿元的中小企业。

  同时,在这些银行近期主要的“小微贷”产品中,面向小型企业的占绝大多数,仅有几家银行有面向微型企业的项目,如平安银行的“房易贷”。

  在贷款额度上,四大国有银行中的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小微贷业务最高可提供3000万元贷款。而在民生银行,“商贷通”业务可提供单户最高200万元贷款;广发银行的“快融通”业务,针对年销售额在500万元(含)至5000万元(含)人民币的小企业客户,可为单一客户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授信额度。

  在这些银行中,农业银行的“厂房贷”和平安银行的“房易贷”提供的贷款和授信期限最长,均为10年,贷款抵押物分别是“企业购买的工业用房”和“住宅(最高抵押率达80%);商用房、商住房(最高抵押率达60%);标准厂房(最高抵押率达50%)”。

  除去房产这一最有保证的贷款抵押物外,一些银行也提供其他的方式来吸引小微企业贷款,如民生银行的“商贷通”尽管所提供的贷款额度为“单户300万元”,且期限也只有1年,但却允许抵押、质押、保证、联保等11种担保方式。

  看上去,各家银行小微贷业务各有精彩,那么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副司长陈永杰所泼的“冷水”又来自何处?

  银行在顾虑什么

  在四大国有银行和几大股份制银行之外,小微贷业务在各地城商行被使用得更为具体而有地域特点。

  对于地方性商业银行,无论是银监部门的监管要求,还是银行自身的战略定位,都决定其业务侧重点在中小型企业和个人贷款。

  南德(化名)是山东一家城商行支行的行长。从2013年开始,主管支行的小微贷业务。他所在的银行,遵循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补充通知》,将贷款额度在500元万以下的企业认定为“小企”。

  南德介绍说,小微企业在该行申请贷款时,30%以上选择由专业担保公司做担保,40%50%为抵押贷款,10%15%为企业之间互保贷款。无论哪一种方式,银行都有明确要求:担保要求有两证齐全的房产,或由符合条件的大中型企业担保;联保要求三户或五户小企业组成联保体,每家交纳20万元保证金,总贷款上限不超过300万元。

  在这家支行,目前所提供的小微贷项目叫做“农贷乐”,它并不完全服务于农民,更多地是为山东当地从事樱桃和苹果等果品收购、仓储、批发的企业设置,可通过果品质押、固定资产抵押、三家联保的方式。“但是银行已经很少做货物抵押了,大部分仓单质押贷款都涉及法律问题,确权和后期操作风险较大,银行不愿惹这个麻烦。”而这家银行也不接受汽车、机器设备做抵押。

  至于小微贷款的利率,这家银行选择在基准利率(6%)的基础上上浮30%,年息约为7.8%,与贷款给大中型企业的利率(基准利率或在基准利率上上浮10%)相比,要高得多。

  “今年以来,银行利率上浮明显增大,大部分银行都存在隐形提高利率的问题,比如会要求贷款企业匹配一定额度的全额承兑汇票。”南德说。这意味着,贷款企业除了要付贷款利息之外,还要付承兑汇票手续费和票据贴现利息。以一笔500万元一年期贷款为例,采用这种方式后,贷款成本会达到50万~55万元左右,对小微企业来说,利润堪忧。

  更重要的问题是,高利率并不意味着好借贷。

  “规模小、利润低、风险高的企业,银行一般都不会批贷。同时,批贷速度与申请人在银行的存款、理财产品等业务量有直接关系。”南德说。

  在南德看来,小微企业普遍存在抗风险能力差,内部管理、财务不规范,缺少足额担保和抵押等问题。同时,尽管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但并未完全落实到位。

  “政府也曾设立由政府出资的专业担保公司,初衷就是服务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但这些国有担保公司对小微企业提出的要求比银行还要苛刻。”南德说,那些愿意为小微企业服务的民营担保公司,又受到银行和监管部门的双重限制,直接影响了自身的担保能力。

  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担保公司都要收取高额的担保费,造成小企贷款无门或即使能贷到款也难以获利。

  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怀疑”。同时,银行对小微贷不良贷款率的“容忍度”偏低。

  “银行还是愿意把目光放在大项目上,如果在短期内能可以凭借一个大项目大踏步前进,谁会踏实专门研究做小企?”南德说。

  所谓“双赢”

  在南德所在的银行,全行小微贷业务2014年都有增长,较年初增加1.4亿元,尽管目前尚不清楚所获利润,但这样的增幅满足了年初银监会的要求——“增加小微企业贷款客户数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完成任务的“武器”基本来自100万元以上的贷款。在南德所在的支行,如果企业贷款在100万元以下,工作人员会直接建议走个人贷款,“如果走小微企业贷款,当企业出现还款困难时,银行的追偿难度和资金风险会比个人贷款大得多。”

  不少银行还经常把小微贷项目贷给中型企业。“当经济形势下行时,中型企业也会遇到融资困难。一些中型企业年销售收入已经超过1个亿,旗下有两三个子公司。当企业急需两三千万元银行贷款时,常常会通过旗下的子公司申请小微企业贷款。”南德介绍说。

  这样的“下行”贷款对银行而言非常划算:一是小微贷的贷款利率相对中型企业贷款要高;二是这些表面上独立的子公司,由于背靠“大树”,抗风险能力明显高于普通的小微企业;三是这对于完成银监会的小微贷款考核指标有好处。

  而对中型企业来说,尽管“下行”贷款后利率会上升,但贷款速度会提高不少。

  如此“双赢”的背后,是小微贷业务的虚增和越来越多小微企业的不满。

  那些被银行拒之门外的小微企业,只好投奔民间信贷机构。

  在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李建军所著的《中国地下金融调查》一书中:中国农户只有不到50%的借贷来自银行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而从非正规金融机构途径获得的借贷超过55%。而在“被投奔”的小额信贷公司业务中,5万元以下贷款不足2%,而50万元以上贷款占86%。“事实上,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和银行一样,更倾向于贷款给优质客户。而那些处境艰难,急需资金帮助的小微企业,就被拒在门外。”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 彭波 /北京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