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沪滇协作结硕果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沪滇,硕果,领导
  • 发布时间:2014-08-23 09:57

  2013年,上海市对口支援云南省项目资金计划安排26706万元,实际到位30180万元,增长13%,实施各类帮扶项目296项,覆盖云南省滇西边境山区、石漠化地区、迪庆藏区和乌蒙山片区30个县,受益农户14617户60649人。实施经济合作项目135个,实际到位项目资金100.7亿元。帮扶合作工作呈现出帮扶资金持续增长、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帮扶成效显著、经济合作全面深化和帮扶与合作融合发展等新特点,充分发挥了沪滇对口帮扶合作在新阶段扶贫开发中的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作用,有力促进了受援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加强领导 高位推进

  为全面推进新阶段沪滇对口帮扶合作工作,云南省委、省政府调整充实了省沪滇对口帮扶合作领导小组,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为组长,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为常务副组长,省委副书记仇和,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长刘维佳为副组长。

  2013年7月8日,秦光荣、李纪恒率云南省党政代表团抵沪学习考察,并出席上海云南对口帮扶合作第十四次联席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沪滇双方将坚持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帮扶合作主战场,着力探索多元化产业帮扶新路径,深化民生领域及人力资源开发合作,引导和加强两地经济合作,发展完善沪滇对口帮扶合作联席会议制度,推动沪滇对口帮扶合作取得新成果。

  会上,双方签署了《上海市人民政府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沪滇帮扶合作携手参与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战略协议》、《上海云南对口帮扶合作第十四次联席会议纪要》。此外,云南省政府还分别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签署《省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会前,两省(市)教育、民族宗教、民政、人保、农业、环保、文化、卫生、工商联、共青团10个部门签订了2013年度合作备忘录,上海14个对口区与云南26个帮扶重点县签署了《关于深化区县对口帮扶合作的框架协议》。

  突出重点 全面帮扶

  上海市按照“政府引导、统筹规划、群众主体、协调服务”的原则和“整乡规划、整村推进、资源整合、连片开发”的推进思路,针对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整合资金、突出重点,扎实解决受援地区突出问题。2013年,共投入帮扶资金17480万元,在红河、文山、普洱、迪庆、保山5州(市)27个县,实施了以整村推进(含新纲要示范村)为主的新农村建设项目238个,重点实施农村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安全、生产生活用电、安居房改造等工程。投入帮扶资金500万元,用于乌蒙山片区彝良县小草坝乡新纲要示范村建设及天麻产业连片开发,积极探索以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帮扶模式,率先实施东西帮扶参与国家实施片区扶贫开发。

  石屏县大桥村委会大平地村新纲要示范村项目实施后,道路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素质大幅提升,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较项目实施前增加838元。

  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和“十百千”行动计划,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上海市积极探索建立了市场、企业、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实现受援地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3年,投入帮扶资金4146万元,实施项目46个,扶持发展了一批优势突出、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增收2404万元,惠及群众11278户40267人。安排帮扶资金500万元,援建砚山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5000平方米标准产房试点项目,用以承接东部服装、电子、玩具、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云南金鼎纺织品有限公司,实现利税1000万元,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人就业。

  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蒿枝坝村小组通过产业帮扶项目的实施,有效培植了新产业,仅蚕桑种植一项,农户最高收入就可达2万余元。上海光明食品有限公司自2009年斥资约8亿元收购云南最大的制糖企业英茂糖业60%股权之后,2010年在西双版纳启动了全国最大的石斛基地项目,双方领导小组办公室瞄准态势,2013年投入产业帮扶资金1130万元,由光明集团牵头,在红河、文山、普洱、保山、西双版纳等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施石斛科学培育和产业化发展,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

  上海市始终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和特困群体发展作为贯彻落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的具体行动,在重点帮扶德昂族、莽人、僰人和苦聪人等特殊贫困人口后,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参与帮扶怒江贡山县独龙江乡独龙族加快发展合作协议》和《上海对口帮扶独龙族发展项目规划(2010—2014年)》要求,截至2013年底,独龙江乡帮扶资金7600万元已全部到位,其中2013年投入1000万元,重点实施了迪政当、普卡娃、龙元、巴坡、钦兰当5个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建设项目,参与独龙江乡小集镇打造和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上海市民宗委筹措社会帮扶资金50万元,实施了独龙江乡5个卫生室功能提升项目。

  按照“民生为本、人才支撑”的帮扶思路,上海市投入帮扶资金5141万元,实施项目11个,在受援地区援建中心小学、乡(镇)卫生院、疾控中心、藏医院能力建设等项目,深化民生领域帮扶合作。

  援建中心小学6所,资助贫困学生424人次。继续深化100所中小学对口帮扶合作,选派受援地区中职学校、中小学校长及教师赴沪培训与挂职。举行上海市第十二批援滇教师总结表彰暨欢送大会,选派33名教师到红河、文山、普洱、迪庆、临沧等民族边疆贫困地区开展新一轮支教。复旦大学与云南大学深化联合培养本科生改革,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合作,深入探究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着力强化两校信息化建设合作。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教育助学新机制,通过上海国际信托公司募集社会资金,与上海师范大学合作,为云南省边远贫困地区培养中小学教师,目前已签订合作协议,将在2014年推进实施。

  援建乡(镇)卫生院7所,实施其它卫生帮扶项目5个。增加4所三级医院,目前上海对口支援云南的三级医院达23所,实现对16个州(市)全覆盖,并对云南省有条件创建二级甲等的30所县级医院进行“一对一”重点对口帮扶,得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充分肯定。截至2013年10月,上海已累计派出8批医疗队共800人次,在云南共开展门诊214885人次、急诊35003人次、手术26746例、会诊及疑难病例讨论19739次,建立特色专科289个,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668项,接收进修培训1011人次,进行义诊46899人,开展学术讲座5967次,进行业务培训79270人次、教学查房17903次、手术示教7032次,设备捐赠折合人民币776.04万元。

  2013年,上海对口区及社会各界向云南捐资1819.31万元,其中向迪庆地震灾区捐资1002万元,救济灾民3万余人。投入帮扶资金100万元,帮助文山州134名因战伤残人员进行假肢安装更新,并探索出因战致残人员假肢更换、修缮及康复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边疆和谐稳定。

  各方协作 合力攻坚

  当前,上海对口帮扶云南已由政府间的援助发展为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以及企业等上下协同、左右联动、各方协作、合力攻坚的帮扶大格局。

  第一,积极拓展沪滇双方经济合作。2013年,上海在滇投资签约和在建项目达135个,实际到位资金100.7亿元,同比增长32.4%。

  这一年,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率云南代表团赴上海举办云南战略性新兴产业推介会,相关州(市)、园区、企业与长三角地区33家企业签署合作项目。省委常委、滇中产业新区办党工委书记李培,省政协副主席、滇中产业新区办主任米东生率代表团赴沪,就招商引资、合作发展等进行专题考察走访。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和上海市合作交流办率上海40余家著名企业来滇考察投资。南博会暨第21届昆交会期间,上海市人大副主任钟燕群率领经贸代表团来昆参会参展,并与部分州(市)有关单位和企业签订了一批投资合作项目。云南省金融办组织相关机构赴沪推介2013年保险融资重点项目,平安保险集团以债权计划、信托、租赁等方式投资昆明轨道交通、旅游产业开发等50亿元。

  第二,合作搭建特色农产品经销平台。沪滇对口帮扶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上海东方网合作开通“捷手”网,以电子商务和团购的方式,帮助受援地区特色农产品进入上海消费者家庭。改造建设冷库,并与有关物流企业合作,建立了电子商务、冷链、配送一条龙的服务。

  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云南馆运行顺利,普洱茶、石榴、核桃、天麻、三七等特色农产品畅销上海市场,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文山苗乡三七实业有限公司等近20家企业年销售额达数十亿元,且在各省(市、区)零售排名中处于领先地位。

  沪滇对口帮扶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参与主办2014年上海对口支援地区暨西部地区特色商品迎春博览会,精心挑选了最具代表性的云菜、云花、云菜、云果等65家高原特色农产品企业参展,彰显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品牌。通过联合上海知名采购经营商、专业采购商、代理商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机制。

  第三,加强青年团体交流合作。以沪滇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15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双方共建“共青团希望水窖‘1+X’公益活动”工程,上海市团委和爱心企业募集捐赠30万元,在玉溪市澄江县援建100口共青团希望水窖,直接覆盖100多户农家、400多名山区群众。共同开展“希望‘心’(先心病)生命救助计划”,上海青年志愿者在玉溪、迪庆、红河等地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进行义诊,在上海瑞慈医院为来自红河、怒江等地的15个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进行免费手术并取得圆满成功。共同组织“2013年上海对口支援地区少先队辅导员学习交流活动”。

  第四,部门合作呈蓬勃发展态势。举办沪滇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上海112项重大科技成果与云南327家企业实现有效对接,签署30项合作协议,签约金额4.3亿元。罗非鱼加工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和增值开发、年产5万吨燃料乙醇和2万吨红薯膳食纤维素产业化开发等项目顺利实施,一批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填补了云南省医疗卫生领域的空白。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复旦大学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等科研院所进行深入交流,先进环保工作理念助推了云南省基层人员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意识和理论水平的提高。积极开展沪滇旅游节庆活动,集中展示、宣传、营销云南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特色产品,双方旅游互推、客源互送、相互信任合作。

  加强培训 人才互通

  2013年,沪滇双方合作组织了新闻媒体战略经营管理、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人才战略与人才政策创新等培训班,开展各类人才培训共计83期6624人次。邀请上海著名专家、教授到滇开展社会管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公务员管理智慧与领导力、创新驱动与知识产权等专题讲座,参训人员2000余人。

  404个白玉教学点稳步、持续推进农业现代远程教育和各类农民培训工作,共开展培训1953期,参训人员83888人次,参训妇女户均增收1300元。红河州蒙自县余家寨村民王翠萍、黄春玲接受培训后,开始种植优质石榴、大枇耙、红枣和水蜜桃,建成了“科技示范园”,先后获得全国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示范基地和“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基地”等荣誉称号。

  同时,云南省通过各级劳务输出机构、职业学校、技校等培训4100余人,向上海输出劳务1147人,实现劳务收入4183万元。

  2013年6月20日,上海市第八批18名援滇挂职干部座谈会召开,圆满完成上海市第八批、第九批援滇挂职干部的轮换工作,第九批15名挂职干部已分赴红河、文山、普洱、迪庆有关重点县,开始为期3年的对口帮扶工作。

  过去三年,第八批上海援滇挂职干部、志愿者告别繁华的大都市,在艰苦的受援地区经受历练、建功立业、不辱使命。期间,挂职干部多方协调,争取到上海市海明珠实业总公司、帅桂实业有限公司及爱心企业家鞠亚东夫妇共捐资150多万元,分别在建水、元阳、文山援建希望小学。迪庆联络小组和上海市政府驻昆办向迪庆地震灾区学生资助期限为三年的38名高一学生,每人每年2000元。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选派17名优秀研究生,分赴楚雄州、普洱市和大理州进行支教服务,选派69名(延期22名)大学生志愿者赴云南贫困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云南省沪滇对口帮扶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供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