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还要住有尊严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安徽滁州,保障房,农业污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6 10:11
——专访安徽滁州市长张祥安
舍得拿出黄金地段建保障房,是滁州的一大特色,我们就是想传递城市发展不会落下困难群众的发展理念
1978年11月24日,安徽滁州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张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2014年,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起跑线上,人们再次回忆起30多年前那个隆冬的傍晚,并把目光投向故事的发生地——滁州。在新一轮的综合改革背景下,今天的滁州,是否有取得全国意义上的突破迹象?
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滁州,是美妙的山水醉城,拥有闻名遐迩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存,堪称长三角城市群后花园。
在全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但乱象初现的今天,滁州将如何应对考验?
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滁州和谐智慧三农、美好田园乡村高峰论坛”上,滁州市长张祥安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专访。
源头污染控制
《瞭望东方周刊》: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针对土地污染问题的讨论也再次成为焦点。滁州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土壤修复、解决农业污染方面有怎样的举措?
张祥安: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综合施治。
一是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比如,先后在来安县汊河镇推广“猪-沼-菜”生态种养模式;在南谯区章广镇推广“无公害花生高效栽培技术”,在来安县三城乡推广“茭白田养虾”、全椒县二郎口镇“稻田养虾”等水田立体养殖、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通过示范建设,减少面源污染。目前全市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85个,产量31.93万吨;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13处,面积3.6万公顷。已认证有机农产品11个,产量968.6吨;认定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5056亩。
二是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尽力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我们首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调查,2013年全市累计新增农产品总量30.23万吨,新增收入6.54亿元,化肥利用率提高约3个百分点左右。其次是推广绿色植保防控技术。现在,滁州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药剂使用覆盖率达到96%,病虫防治效果达75%和95%。
三是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包括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
四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坚持用建设工业园区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向园区倾斜,加强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快创建81个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调度18个市级以上示范园区建设,依托园区打造招商平台,围绕园区开展农业招商,引导企业、项目入园集聚发展。对园区的废水、污水集中整治。
五是开展土壤和水体污染治理。对局部已污染的土壤,我们采取物理修复措施,也就是通过深翻和换土,改善土壤品质。还有调整种植结构,采取种植非食用农产品,如开展退耕还田、种植苗木花卉等。同时,通过植物修复、微生物、生态隔离等方法进行土壤修复。在水体保护方面,严禁重污染或难治理的企业落户滁州,加强点源污染控制,对未达到排污规定的企业,实行限产限排。加大对国控、省控重点排污企业、入河入湖排污口的监测频次,严厉查处偷排、超标和超总量排污等违法行为,多管齐下,促使企业达标排放。对极个别污染程度较重的河流和湖泊强化整治,消除五类以上水体。
敢于突破既是传统,也是责任
《瞭望东方周刊》:30多年前,小岗村第一个掀起全国农村改革,在今天新一轮的农村综合改革背景下,滁州的农村改革目标和规划是什么?
张祥安:我们力求发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继续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当好排头兵,在涉农的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先行先试、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这既是我们的传统,也是我们的责任,更是向改革要红利、向创新要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的目标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滁州市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土地规范流转、农村“三资”管理、农村金融改革等12项重点任务;细化了各县(市、区)和部门职责,除凤阳县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承担改革12项全部试点任务外,其余各县(市、区)都明确了2至3项重点改革专题;同时将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任务纳入了农村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实行重点督查督办、定期考核奖惩等推进机制。
在我心目中,美好乡村是有别于城市、留得住乡愁的新型农民社区。从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精神文明等各个方面,能够体现农村特色,同时又可以通过产业发展,走产村融合发展之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富裕农民群众,实现村美民富。
景区经营权模式“因景而异”
《瞭望东方周刊》:当前中国处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热潮期,滁州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和思路是什么?
张祥安:连续多年,滁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013年占地区生产总值约5%,已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滁州市出台促进动漫业、文化创意业发展等多个文件,吸引资本、技术和人才等发展要素,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近些年,我们已经打造和正在建设的有长城影视动漫基地、凤阳中都皇城大遗址保护区、森禾花城、中华姓氏牌匾园、远望东基文化乐园、舞彩国际博览园、1912主题文化街区、77漫天地、儒林文化园、天下“滁”房特色餐饮街区等骨干项目。同时,我们坚持园区载体和企业主体共建,创新中国文具产业示范区建设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国有文化企业和事业单位改革,推进市、县(市、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三项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和绩效工资制,繁荣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瞭望东方周刊》:滁州是旅游胜地,作为市长,对滁州旅游业的经营和发展,特别是景区经营权方面有怎样的规划?
张祥安:滁州已经形成了四个旅游特色区域——琅琊山醉翁山水文化旅游、凤阳明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与生态旅游、红色文化旅游。
当前,滁州正在实施旅游发展的“2211”目标任务,即着力打造琅琊山、明皇陵两大滁州旅游品牌“领头羊”,重点建设20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项目“吸引物”,大力建设100个旅游点“集结地”和1000个旅游服务“接待站”。
关于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和途径,滁州将依据不同的旅游景区地理区位的不同、资源等级的高低、景区类型的差异、区域经济的强弱、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政府主导力量的大小等综合因素,因地制宜,因“景”而异,探索、创新和发展不同的景区经营权转让模式。
保障房四个“舍得”
《瞭望东方周刊》:棚改工作被认为是未来经济的新发力点,滁州的棚改、住房保障工作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可能取得典范意义突破的地方?
张祥安: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商品房标准来建保障房,大规模、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保障房建设,使城市弱势群体享受到与其他市民同样品位的住房。目前,全市共开工建设12.6万套保障性住房,已有6.5万套竣工,分配入住5.7万户,既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住有所居问题,又使他们住有尊严。
在位置上,舍得拿出黄金地段;在规划上,舍得大手笔投入;在设施上,舍得高标准配套;在管理上,舍得花精力跟进。
舍得拿出黄金地段建保障房,是滁州的一大特色,我们就是想传递城市发展不会落下困难群众的发展理念,彰显发展成果要由人民共享的执政追求。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单素敏/安徽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