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的陈欧,这次该为谁代言

  2014年5月16日,聚美优品正式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市值超过35亿美元。现年31岁的陈欧,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220余年来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其所持股份市值超过11亿美元。除了陈欧个人获得巨额财富外,投资人也在本次IPO中赚得盆钵满溢。然而,与风光上市伴随着的是持续不断的质疑,无论是此前渲染陈欧是“富二代”,还是这次指责陈欧“履历造假”,聚美优品在国内电商圈里的口碑始终处于一个“不太靠谱”的境地。

  这次该为谁代言

  “你只闻到我的香水,却没看到我的汗水;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选择;你嘲笑我一无所有,不配去爱,我可怜你总是等待;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梦想,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

  提到陈欧,就不得不提及曾经在网络上爆红、如今已被网友玩坏的“陈欧体”。这是聚美优品2012年度广告的广告词,自2013年2月起受到广泛关注与模仿。当时的聚美优品还未上市,但已十分成功,“陈欧体”的疯传让更多人认识了聚美优品以及这位不太一样的年轻CEO。

  陈欧曾说:“这则广告词唤醒了大家内心的梦想,引发了共鸣,所以受到了众人追捧。广告词和聚美优品的创业史有关,算是屌丝的逆袭。”事实上,陈欧本人无论如何也不算一枚屌丝—少年时代天资过人,16岁留学新加坡就读南洋理工大学,大学期间曾成功创办在线游戏平台Garena,26岁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MBA学位,27岁创立聚美优品,29岁荣登福布斯创业者榜,31岁成为纽约证券交易所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漂亮的履历加上俊朗的外表,陈欧获得的关注远多于其他互联网创业者。

  如果说陈欧算是货真价实的“高富帅”,那么他一手创立的聚美优品则是中国电商界的传奇“黑马”。与其他电商相比,聚美优品上市前的融资额度较小,创办之初获得徐小平18万美元天使投资,2011年又获得红杉资本、险峰华兴等几家风投机构的1300万美元投资,其中徐小平追投20万美元。聚美优品上市后,以其开盘价27.25美元,市值38.7亿美元推算,徐小平的账面财富高达3.4亿美元。换句话说,徐小平用38万美元在4年时间获得了800多倍的回报。如此短暂的时间取得如此高额回报的案例并不多见,这也成为徐小平最得意的一个投资项目。即便在2013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里,表现较好的去哪儿和58同城,从创立到上市也都花了8年,比聚美优品多一倍时间。

  树大招风,领头羊备受质疑

  聚美优品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单月销售额从10万元人民币到6亿元人民币的突破,并晋级与天猫、京东和亚马逊等比肩的B2C电商第一阵营,牢牢占据中国美妆类电商第一站的领航地位。其创始人陈欧也成为80后电子商务创业者的杰出代表。然而,人红是非多,不仅聚美优品假货一事再被关注,连陈欧早年创业的往事也一再被提及。

  对聚美优品的质疑——假货居多

  在聚美优品上市的过程中,“假货居多”的质疑一直如影随形。对此,陈欧直言“化妆品电商是天然不被信任的领域,而聚美在这个领域,要获得信任很困难。”事实上,对于聚美优品假货居多的质疑主要来自于聚美优品最大的竞争对手——由知名电视人李静创办的乐蜂网。

  作为国内化妆品垂直B2C电商的前两位领先者,聚美优品和乐蜂网的明争暗斗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6月,陈欧与李静就在微博中针锋相对。李静在微博中称对方利用黑客手段攻击乐蜂网,而陈欧则讽刺乐蜂网技术支持不给力,致使双方矛盾激化。随后,乐蜂网发布化妆品电商行业白皮书,表示电商销售化妆品正品的价格下限约为专柜价格的七折左右,若长期或过多低于此折扣则可能有问题。变相质疑了聚美优品涉嫌售假。与此同时,自称聚美优品前采购员工在天涯社区“曝料”,指责聚美优品90%是假货。陈欧在回应中暗指乐蜂网雇佣网络水军冒充聚美优品离职员工抹黑。此后,双方在微博上的口水仗也打得如火如荼。乐蜂网将聚美优品的“我为自己代言”恶搞为“我为自己带盐”,而聚美优品随后也嘲笑乐蜂网的达人经济模式,乐蜂网又以“不论你有没有品,我要正品”等“不美不活”体予以回应。

  一边是以“我为自己代言”的“陈欧体”席卷互联网的聚美优品,一边是捆绑着众多娱乐明星和美妆达人的乐蜂网。在一轮又一轮的广告、营销、公关、渠道和价格的攻防战中,双方打得难分难解。正如前聚美优品副总裁阚洪岩所说,这无非源于“规模和效益之争”。无论是确有其事,还是故意抹黑,乐蜂网对于聚美优品存在假货的质疑都不是无的放矢。

  事实上,聚美优品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且从2013年开始就一直在推动“化妆品真品联盟”工程,不过这也受到了同行的质疑。

  京东商城市场部高级副总裁徐雷曾在微博上称,所谓“真品”验证,不过是左手验右手,电商网站和真品验证网站皆由聚美优品运营,消费者买到的产品并不能保证是真品。

  对陈欧的质疑——富二代、履历造假

  在电商行业里,历来有“不烧钱,不电商”的说法。聚美优品仅以1300万美元融资四年做到上市,市值近40亿美元,占整个中国B2C美妆市场22.1%的份额。因为年轻、高调,取得如此耀眼成绩的陈欧被贴上了很多标签,其中不可避免地有人质疑他是“富二代”。对此,陈欧曾在财经人物访谈节目《财子佳人》中坦言自己并非富二代,而是创一代,“我从开始创业,都是白手起家的;我从16岁开始,没有花过家里一分钱。”

  在聚美优品上市一个月后,网上又曝出陈欧新加坡创业经历涉嫌造假,事发之后引起广泛关注。事件源于一名自称风险投资公司的人士撰文,暗指陈欧在新加坡上学期间创办游戏对战平台Garena的履历不实,随后故事出现多个版本,Garena现任CEO弗雷斯特.李与Garena元老、聚美优品联合创始人刘辉先后现身隔空对打口水仗,前者称陈欧创业不足半年即赴美留学,并在公司未盈利时套现70万美元;后者则表示陈欧是在赴美留学期间被排挤出公司。

  尽管表面上只是一个创业故事的不同版本,但在投资界人士看来,这关系到聚美优品创始人的商业信誉,而且已经波及资本市场。三日内,聚美优品股价已从每股30.72美元跌至27.69美元,跌幅近10%。有观点认为,此事是做空机构对聚美优品进行的攻击,旨在打压聚美股价,趁低价买入。无论如何,聚美优品都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能弥补此事带来的不良影响。

  任重道远,拦路虎亟待解决

  风光与质疑,始终并存在聚美优品和陈欧身上。上市后这家争议不断的公司如何前行,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目前来看,风光无比的聚美优品并不能高枕无忧,仍需着力解决几大难题。

  在未来,聚美优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假货问题。这既涉及用户的忠诚度与体验问题,也涉及整个品牌的商誉。在聚美优品上市之际,陈欧曾称“上市融资的资金主要用来建设用户信任并提升用户体验”,具体做法是建立更多实体店、增加独家商品范围、扩大物流网络、提升物流保障能力以及增强IT架构系统等。他认为聚美优品作为一个上市公司,会有更强的实力去整合供应链。“我们现在和很多大牌都有谈中国的独家代理权,目标是成为大牌在中国的总代理。相信这样,真假问题、信任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还可以推进我们防伪码的体系,让消费者在网上买化妆品再也不用担心,这就是聚美上市给这个行业带来的最大意义。”

  其次,乐蜂网的威胁依然不容小觑。尽管在规模与盈利方面,乐蜂网目前稍逊一筹,但是乐蜂网离全线溃败尚远。在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化妆品B2C竞争力分析报告》中,人均月度访问次数、人均月度浏览页面、人均日访问次数和人均日浏览页面等指标的深度访问数据显示,乐蜂网均高于聚美优品,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乐蜂网拥有强大的明星达人资源,后者有助于提升乐蜂的品牌价值和用户的粘度。另外,乐蜂网已经接受唯品会控股,并保持独立运营,也就是说聚美优品的对手变成了一个更强大的“唯品会+乐蜂网”。

  再次,网络销售市场和化妆品销售市场均是蓬勃发展的领域,也意味着竞争极其激烈,聚美优品要面对的远不止老对手乐蜂网一家。化妆品市场毛利高、市场空间大、市场前景诱人,再加上闪购、团购等模式技术门槛低、容易复制又颇受消费者喜欢,导致这一领域的同业竞争相当白热化。天猫、京东、亚马逊、当当网和苏宁易购等综合电商平台均有化妆品类销售业务。作为美妆电商领域的“一哥”,聚美优品的市场份额还未超过四分之一。另外,化妆品行业的线下品牌实力强劲,也是聚美优品不得不考虑的竞争对手。

  写在最后

  对于前期成本高、普遍惨淡经营用户的电商圈来说,创办一年实现盈利、四年启动上市的聚美优品无异于奇迹。公司上市成功后,陈欧也成为年轻创业的典范,但围绕在他身上的各种质疑仍然不少,聚美优品以及陈欧需要用更多的业绩证明自己。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聚美优品不仅要解决自身存在的假货问题,也需要直面化妆品类垂直电商、综合类电商平台和化妆品线下品牌的剧烈冲击。聚美优品需要采取措施,避免已经到自己锅里的羹被分几杯出去,同时还要提供足够吸引更多的第三方商家的条件来争取市场占有率。最重要的是,必须时刻牢记互联网经济的主要盈利筹码在于用户规模。故用户体验显得尤其重要,既有助于提升新增用户,也有利于保持用户黏度。如此,聚美优品要保持领先优势,就必须正视用户这一役,以巩固阶段成果。

  文|海子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