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高发之惑

  近日,北京市卫计委发布的《2013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下称“健康白皮书”)称,2012年,北京市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0307例,比上年增长了3.22%。这意味着2012年北京市平均每天有110人被确诊为癌症。而10年前,这一数字约为平均每天63人,相当于10年增长了近一倍。

  癌症也称恶性肿瘤,是控制细胞生长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局部侵入周遭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相关数据表明,恶性肿瘤已经连续7年成为北京人的“头号杀手”。

  不仅北京的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全国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也呈持续上升趋势。2013年初,由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有这样一连串数据———“中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全国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为何在医学日益发达、医疗技术和设备不断进步的今天,癌症患者还在不断增加,且我国癌症还呈现出“穷癌居高不下,富癌迅猛增长”、“年轻化”与“老龄化”两极分化的新特点?有专家认为这与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有紧密关联。这也警示人们是时候改变生活和生产方式了。

  我国步入癌症高发期

  “中国是全球癌症高发区域之一,癌症的流行趋势呈现出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走高的特点。”2014年初,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郝希山院士在“2014年世界癌症日”活动上这样描述中国癌症发病形势。

  癌症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据统计,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在20年间升高了近50%,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据健康白皮书统计分析,2011年北京市居民的前三位死亡原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共占全部死亡人口的73%。恶性肿瘤已连续7年成为本市户籍人口的首位死因。

  即使不看统计数字,很多人也会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身边罹患癌症的人越来越多。而近年来死于癌症的名人名单也在不断拉长,令人在唏嘘之余,不时感受到来势汹涌的癌情。

  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情势似乎仍未到达峰顶。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副主任陈万青的预测:未来10年,我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预计到2020年,我国每年的癌症死亡总数将达300万左右,患病总数将达660万。”

  在北京两家知名肿瘤专科医院里,每天都能见到很多外地癌症患者和家属求医问药,知名专家“一号难求”,很多患者欲做手术甚至要等床位。明明生活条件改善了,为何癌症发病率不减反增?陈万青说,相比国外,我国现在属于癌谱的转型期,发展中国家的“穷癌”依然高发,但逐渐往发达国家的“富癌”谱转变,以前发病率相对较低的癌症,上升速度很快。“我国出现发展中国家癌谱和发达国家癌谱并存的局面。”

  所谓“穷癌”,是指过去一些贫穷地区的居民由于饮食、生活条件差等原因诱发的癌症,而现在由于高脂蛋白饮食、缺少运动等原因诱发的癌症被称为“富癌”。2008年公布的第三次全国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肿瘤发病死亡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与环境、生活方式有关的肺癌、肝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膀胱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教授、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介绍,肿瘤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病谱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是胃癌、食道癌高发,现在肝癌处于上升期,肺癌则成为我国癌症死亡“第一杀手”。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排名第一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死亡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

  “年轻化”与“老龄化”并存

  “在整体人口老龄化形势加速的背景下,我国癌症患者出现‘年轻化’与‘老龄化’并存的局面。”陈万青说。目前,中国癌症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等癌症的发病年龄均低于此前的数据。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中,平均每10万人中有87.07人会罹患癌症,而在40岁至44岁年龄段中,这一数字达到了154.53。以北京的乳腺癌发病情况为例,1980年,北京市女性在45岁和65岁的两个年龄前后最易患乳腺癌,而如今,发病高峰从45岁一直持续到65岁。

  对中国“癌情汹涌”的解释,陈万青认为,主要原因是与年轻化相反的一个因素:人口老龄化。在本质上,癌症是人体衰老的结果之一,老化是驱动癌症生长的代谢发动机,这已是科学界的共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一项医学报告就发现:在80岁左右老年人的尸解中,1/4左右的人体内有恶性肿瘤,但这些老人生前都没有与病症有关的任何症状。他们的死亡,也是因为其他疾病或原因所致。换言之,老年人得癌症,可以看做是一种“自然的事”。

  癌症高发原因何在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而疾病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癌症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近年来癌症发病率的提升与哪些因素相关呢?

  医疗技术发展提高确诊率以前没怎么听说过的各类癌症,现在经常发生在自己的同事、朋友、亲人身上。老百姓普遍觉得现在的癌症发病率很高。而健康白皮书也指出:“甲状腺癌已成为北京市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为什么在医学日益发达、医疗技术和设备不断进步的今天,癌症患者还在不断增加?

  “感觉现在肿瘤比以前高发,有个原因是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前的检测手段没有现在的灵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国际肿瘤基因组研究协作联盟科学技术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秘书长吕有勇表示,甲状腺癌高发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碘盐的普遍使用,二是过度的X射线检查。

  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内科刘医生也比较认同此观点。他介绍说:“甲状腺癌分四类。其中两类是比较良性的,特别是滤泡性甲状腺癌。一般来说这个和小时候接触射线有关。国内医疗发展很快,很可能导致过量医疗射线辐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现在的国内诊疗水平提高,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的发生在美国没有显著变化。”

  空气污染成重要因素

  以前没怎么听说过的各类癌症,现在经常发生在自己的同事、朋友、亲人身上。老百姓普遍觉得现在的癌症发病率很高。而健康白皮书也指出:“甲状腺癌已成为北京市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为什么在医学日益发达、医疗技术和设备不断进步的今天,癌症患者还在不断增加?

  “感觉现在肿瘤比以前高发,有个原因是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前的检测手段没有现在的灵敏。”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国际肿瘤基因组研究协作联盟科学技术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肿瘤基因组协作联盟秘书长吕有勇表示,甲状腺癌高发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碘盐的普遍使用,二是过度的X射线检查。

  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内科刘医生也比较认同此观点。他介绍说:“甲状腺癌分四类。其中两类是比较良性的,特别是滤泡性甲状腺癌。一般来说这个和小时候接触射线有关。国内医疗发展很快,很可能导致过量医疗射线辐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现在的国内诊疗水平提高,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的发生在美国没有显著变化。”

  “雾霾可能是一个因素,北京的灰霾天里有好几百种物质,情况很复杂,还有待研究。室内空气污染、抽烟等也是一个因素。”吕有勇表示。

  刘医生认为:“北京肺癌病例较多肯定与大气污染有关,但是跟雾霾是否相关仍待确定。”

  吕有勇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自己汽车顶上的尘土洗下来,沉淀、晾干,用天平称重为7.12克。“北京号称有600万辆车,每辆车带着这点尘土在路上跑,扬起来的灰就有约4200公斤。且不说别的地方扬起来的尘埃有多少,北京的房子很多都是平顶,一刮风,沉积在房顶上的尘埃就会扬起来。”

  除了灰霾,吕有勇认为餐饮油烟也值得引起重视。“北京这么大的城市,千家万户做饭,那么多餐饮企业,油烟都是直接排放到空气里,这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在这种空气质量条件下,人类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自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比如我在北京时就经常感觉睡不醒,但到空气含氧量高的新疆、云南、内蒙等地,只需睡4至5个小时,第二天都很清醒。”吕有勇举例说。机体状态差就会导致免疫力降低,与之而来的就是疾病侵袭。

  不良生活方式需改进

  在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的背后,此次健康白皮书也显示出了北京居民日常不良生活方式带来的健康问题。调查显示,在日常进食中,北京居民仍然呈现出肉类摄入多而含微量元素更多的鱼虾摄入少的形势。而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过去30年间,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增加了一倍。

  吕有勇介绍,肿瘤的发生60%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环境污染导致癌症的高发是可以确定的。另外,40%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的。原则上讲,包括肿瘤在内的慢性病与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和高盐的饮食有关,如食物结构中红肉的比率越高,得癌症的风险可能越大。高温油炸的饮食习惯和过热的食物和茶都有可能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还有国人普遍缺少锻炼,加上前些年锻炼器材少和场地的不足,这些年有所改善,但也还远远不够。

  “癌症发生率的确和生活方式有关。其中最显著的是烟酒。吸烟显著提高了肺癌、咽喉癌、食道癌、鼻癌、胰腺癌、膀胱癌发生率。酒则会提高食道癌、胃癌、肝癌的发生率。其他的如多性伴导致的HPV、HIV感染也会导致宫颈癌、肛门癌。其他化学试剂也会导致一些血液系统癌症和膀胱癌。”刘医生补充道。

  癌症可预防非“天意”

  ,得了癌症是“天意”,谁也改变不了。实际上,癌是可以预防的。这是因为在致癌因素中,饮食因素占35%,烟草占30%,二者相加约65%,远远超过环境污染和病毒等其他因素。与职业和环境有关的癌症大概不会超过10%,来自遗传因素的癌症只占2%。这说明预防癌症的主动性掌握在自己手里,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患癌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减少。

  此外,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新的比例,40%的癌症患者是可以通过预防而不得癌症的,40%可以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愈,20%可以带癌生存,这种“442”的比例充分说明了癌症早发现早诊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肺癌患者如果在早期发现,5年存活率是90%,而晚期患者90%都会死亡。”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王宁说,中国的癌症患者在就医时,往往已经是晚期。因此,她在各种场合不断强调:“40岁以上人群要定期体检,进行癌症筛查。”

  她还介绍,癌症如果是早期发现,手术后可以作为慢性病治疗,存活几年、十几年没有问题。甚至如果能更早发现癌症迹象,通过早干预、早预防,定期体检等手段完全可以避免或延缓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得癌症不等于死亡

  曾经,许多患上癌症的人会这么说,患上癌症就是绝症,离死亡不远了,治疗也是枉然。就连癌症患者的家人也会这样认为。于是,一家人就变得郁郁寡欢,等待着“死神”降临,精神负担沉重。

  其实,癌症并不可怕。因为癌症的形成、发展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如果在癌症发病初期能够尽早发现、诊断、治疗,癌症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将癌症定义为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至少有13种癌症在早期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正规治疗可以治愈,如淋巴癌、绒毛膜细胞癌等,还有10种左右的癌症经治疗后可以延长生存期以及无瘤生存期,如乳腺癌、小细胞肺癌等。

  患过癌症的病人有这样一种说法:“80%的癌症患者不是死于癌症,而是死于过度化疗。”这是因为,化疗药物往往有副作用,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健康细胞,导致病人免疫力低下,还会造成呕吐、脱发、局部组织坏死等。尽管如今的化疗药物已能够避免患者的呕吐反应,复杂的药物配合方案也可以降低对人体的误伤,但这样的进步仍是杯水车薪。

  肿瘤根治手术、放疗、靶向治疗、生物疗法、中医、气功……在很多晚期癌症患者眼里,任何一种疗法都如同救命稻草,但癌症治疗往往代价高昂,仅以靶向药物为例,治疗肺癌的易瑞沙一粒药就卖550元;用于乳腺癌治疗的赫赛汀一盒高达15000元。据中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杨有业介绍,化疗与放疗的科室收入在该院所有科室的排名分别占前三位,如果二者相加,就必然是第一名。癌症患者的增多令医院的肿瘤科日益火爆。

  “实际上,癌症不等于死亡,”北大肿瘤医院院长季加孚说,“带癌生活”、“姑息疗法”的理念在国外已颇为流行。他强调,在癌症治疗时,可根治的根治,对无法治愈的,应当以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为主,而不是四处乱投医,过度治疗,最终因癌返贫。

  癌症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生物性疾病,而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性疾病,对这种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疾病,在抗癌治疗中必须要使病人调整对癌症的看法,抛弃焦虑情绪,树立坚强的信心和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治疗。科学实验证明,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和整个神经系统的张力,使人体抗病能力大大提高。(本刊综合)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