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概念催“升”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多重,概念
  • 发布时间:2010-05-11 09:11
  在全国各大区域板块中,最不缺话题的恐怕要数上海了。国际金融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双中心”概念、世博会概念、迪斯尼概念等等,曾有分析师认为,上海板块的上市公司将有望与在资本市场上风声水起的海南板块比肩。

  如今,在多重概念的背景下,上海本土的上市公司正按照相关区域规划,加速进行着产业整合和升级转型。

  “区域振兴规划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对上海的基础化工等传统行业内的企业是一个利空,我们要么面临转型,要么面临搬迁或者重组。因为上海的定位是国际大都市,是先进的制造业和金融、物流、航运中心,对金融、期货与金融衍生品、地产、物流、航运相关的公司,以及与消费、旅游等有关的公司来说,就是一个利好。”国内最大的聚氯乙稀 (PVC)和烧碱生产厂商氯碱化工(600618.SH)董秘许沛文在接受《英才》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对位于国家重点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内的外高桥(600648.SH)来说,区域规划无疑将有利于其以房地产、物流、贸易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外高桥董秘王勋告诉《英才》记者,一定程度上说,外高桥的很多项目都是配套相关规划成立的,换句话说,外高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股东上海外高桥集团以及市委相关规划。

  巨亏下的调整

  这个调整不仅是产品结构的调整,可能是转向新的行业。

  “去年我们亏了 3.86个亿,这个巨亏促使我们按照上海城市定位和行业高度竞争的态势进行产业的调整。这个调整不仅是产品结构的调整,可能是转向新的行业。”许沛文表示,区域规划的契机给了氯碱化工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根据上海市的规划,今后上海零星的、孤岛型的化工企业将会消失,以前遍布全市的化工企业,以后可能会集中到统一的化工区集中管理,“从上海的定位来看,纺织、化纤、造纸等产业以后都会没有了。”

  根据氯碱化工的大股东上海华谊集团的规划,许沛文认为,华谊集团有可能将氯碱化工定位在新材料领域,即其产业升级或者说转型的方向是从传统的、最低端的行业进入新材料行业,从国内最大的聚氯乙稀 (PVC)和烧碱生产厂商转变为最大供应商角色。还在今年初的时候,氯碱化工就公告称,公司拟投资建设 16万吨 /年氯三次循环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达8.79亿元。同时公司还公告,拟转让宁夏西部聚氯乙烯有限公司 15.53%的股权,“在华谊规划的化工区,我们的房子是循环经济的模式,生产的氯气完全是供应上海的拜耳、巴斯夫等公司,搞MDI、TDI等新材料,我们最终不是为了生产烧碱而去生产烧碱,是为了满足这些化工区的上市公司。”

  除此以外,氯碱化工还计划在迁出地搞其他产业,诸如服务业等等,而这些规划,可能都将在 5年以后完成。在许沛文看来,经过“十一五”的运行以后,

  “十二五”要做大的产业升级,“现在只是产业转移的安排,5年之后可能会真正转移。”

  物流业加速整合

  一系列转让动作显示出上海正加快物流资产和物流业务的全面整合。

  除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如今,作为国际物流中心的上海,其国资旗下一批物流资产正集中挂牌。今年 2月 3日,氯碱化工就以 1235.59万元在上海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上海邦达天原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30%的股权。就在其转让不久前,上海久事公司以 1400.86万元挂牌转让上海巴士物流配送有限公司100%的股权;海博股份子公司以 30.24万元转让上海海霆物流有限公司 55%的股权。一系列转让动作显示出上海正加快物流资产和物流业务的全面整合。

  目前,上海国资旗下交运集团、锦江集团等国有企业拥有较多的仓储、运输等物流资源。其中,交运股份与大众交通侧重城市配送物流;锦江投资、海博股份则侧重冷链物流,在冷库、低温仓储物流占据优势,前者投资浦东机场货站,后者开展临港汽车物流业务。随着整合的进一步深入,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无疑将是最大的赢家。

  除此以外,国际物流中心的定位也让很多与物流相关的企业有了更多的机会。如今,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已连续数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上海外高桥码头与洋山深水港码头皆已成为全球业务量排名靠前的交运码头。

  海通证券策略高级分析师张冬云认为,从衡量国际航运中心辐射力的部分重要指标角度看,尽管目前上海市关区口岸的进口总额仅约相当于香港关区口岸进口额的二分之一,但上海市关区口岸的出口总额已略超过香港关区口岸的出口额,上海市辖区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也已超过香港港口的货物吞吐量;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 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250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位、第二位。

  赶超香港

  第一个目标肯定是超过香港,以后会对纽约、伦敦进行冲击。

  未来的上海,无疑将是高附加值、进入门槛高、与国际都市匹配的产业的发展机会。

  “上海的企业相对基础较好,而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是非常有前途的,现在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量很大,股指期货开了,金融中心结构也日渐合理了,期货如有色金属、钢铁等的排名有的甚至处于世界第一、第二,随着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货、商品期货、证券、债券等等的发展,上海金融中心将不断扩散和强大。第一个目标肯定是超过香港,以后会对纽约、伦敦进行冲击。”上海企业对金融的运用和敏感让许沛文对上海金融中心的发展较为自信,在氯碱化工,其主要产品 PVC已经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上市,而其企业也参与了期货的操作。

  长期来看,很多上海的企业大都有两个市场,一个是现货市场,一个是期货市场。在许沛文看来,很多企业的期货交易在外地是开展不起来的,因为没有上海金融中心这个氛围。“商品期货能起到金融杠杆的作用,可以让商品卖出更高的价格,但是别的地区相关监管领导会加以控制,但是上海不一样,不仅能得到支持,而且走程序还非常畅通,这一切都得益于上海金融中心的氛围。”

  就国际金融中心而言,截至目前,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上海钻石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与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等八大国家级要素市场皆陆续驻扎于上海市。显然,要素市场的完善,一方面将为上海市浦东新区打造金融城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使得上海市拥有国内其他城市或地区无可匹敌的要素市场优势。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 2007年之前,上海金融服务业年度增加值仅约相当于同期香港的三分之一,伴随近几年大陆金融产业的稳步发展,上海市金融服务业年度增加值与香港之间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目前上海金融服务业年度增加值已超过同期香港的二分之一;此外,在存贷款总量方面,驻沪银行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款总量、贷款总量与驻港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差距也正逐渐缩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