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产品的价格都是因用户而定——Black magic design亚洲总监林兴

  • 来源:电影中国
  • 关键字:BIRTV,林兴,BMD
  • 发布时间:2014-09-28 15:36

  在BIRTV展期间,通常厂商都会选择召开正统的新品发布会,邀请主要客户和媒体参加。BMD却选择组织粉丝交流会,招募了几百名终端用户,在离会场很远的艺术园区搞了一场随意交流的大Party,不仅于此,BMD从经营理念到产品开发,方方面面的思维都有异于其他厂商,也让其拿到了骄人的销售数据。这其中有什么秘密?BMD有自己的品牌定位吗?

  我们公司几乎不会去谈公司定位,不过我们会谈目标和理念。我们研发和制造一些制作内容的器材,将最好的技术融入到我们的产品线中。我们有十多种产品线,每一条产品线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也争取将技术跨平台共享,让每一款产品都能更棒一些。比如说我们有达芬奇,它在图像和色彩学的部分都能处理的很好,那么在开发摄影机的时候,就会将这一部分融入进来。另外,我们产品的价格都是因用户而定,而不是参考竞争者而定。我们也不会和其他厂商比,他们的一些市场行为对我们也没什么影响。我们很明确我们的使命是做什么,这几年我们在国内外的用户越来越多。

  那我们在新产品开发是如何进行的?是如何获得用户需求的?

  很多时候我们都跟用户做交流,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是我们老板。他其实是一个很忙的人,他连续五六年,每次在NAB的时候都会有两个蛮有意思的行为,第一是他会跟每个人讲,尽量不要给我排任何会议,因为我要去展位,那才是我唯一和用户作交流的机会。这样喜欢直接和用户做交流的CEO其实是不多见的。第二是在NAB的前一天他都会很紧张,会担心今年的这些新品会不会被用户接受,通过这一点,我能够感觉到他很初衷的热诚,他是真的希望开发出来的产品是能得到用户认可和喜欢,而不是去关心能卖多少。所以他构思要去开发一个什么样的产品,都是从用户的想法出来的。

  第二个是,我们亚洲公司在中国一年办近20场活动,除了一线城市外,还会去新疆、四川等一些偏远的地方,为的就是能让那些没有条件来BIRTV这种大型展会的用户也能有接触和交流。老板一方面能接触到元件厂商最新的技术讯息,一方面有对未来趋势的想法和展望,一方面又和最终用户的充分交流,这些因素放在一起,产品就是这样构思出来。很多品牌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都是先做市场调查,然后确定了产品的定位和价格后,才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产品开发,BMD是这样吗?

  我们都是先确定要开发怎样的产品才开始实施,比如我们要设计全球最小的电影摄影机,那么它能做到多小?然后寻找需要的原件、设计一些相应的东西,筛选的时候会针对之前所想的大概念去选择最适合、最适当的,全部做完之后才去算成本价和售价,就是这么简单,没有做很多市场调查。

  介绍一下展台亮点,今年都有哪些新品?

  我们是延伸了去年的构思,即4K的工作流程,今年是延续了去年的想法,并在4K上有所加强。我们除了新的4K产品外,也将其他产品进行了全面的4K提升,BMD是目前行业内具备最完善的4K工作流程的厂家,我们有摄影机、切换台、录制机、转换器、图像处理器、后期剪辑/回放、后期软体/工作流程方案,6G/12G的SDI等等,具备了整个4K的工作流程和传输方式,所以用户来到我们展台,看到所有的产品都是4K的。

  另外我们也推出了一些制造4K内容的新品,比如URSA,演播室摄影机,4K转换设备,Cintel胶片扫描仪,可以将之前的35mm胶片直接扫描成4K的内容。另外就是DaVinci Resolve,4K的工作流程,今年加了140多项新的功能,不过主要还是在两方面,第一是汉化了达芬奇软件,好处是让新用户更快上手,另一方面是增强了剪辑的功能,让用户可以在达芬奇软件上完成剪辑和调色的工作,而不需要再去找别的剪辑软件,很适合中国大陆的用户。

  为什么会为产品搭配达芬奇软件销售?有没有开展软件的使用培训?

  目前我们的摄影机和扫描仪会搭配达芬奇软件一块销售,这两款产品都是用来制作内容的,内容出来必须要调色,所以才会搭配达芬奇。公司不会直接做达芬奇的培训,但我们会提供一些达芬奇运用的视频,用户想要学达芬奇,其实有很多企业都推出了相应的教程,在线的也有,强氧科技也有,目前已经推出了一些教程,在强氧的网站上提供免费下载。另外,在北京上海也有不少调色师,他们会开个人班,教学员使用达芬奇软件。因为达芬奇软件不仅仅是运用,还牵涉到图像学和艺术感,这跟软件运用本身是分开的,所以BMD不会直接展开培训。

  为什么会想到设计URSA这样一款功能齐全的产品?

  为什么会做水冷?

  我们发现,很多用户在买了我们小巧的摄影机后,会搭配很多的配件,这并不是我们设计产品的初衷。我们的产品就是定位为便携式的产品,最后却被搭配的这么复杂。既然用户需要这么复杂的机器,那么我们干脆就开发一款不需要搭配太多附件,拿来直接就可以拍的机器,URSA就这样构思出来了。

  我们又希望这款产品对于用户来说是更加自由的,可以很方便的升级,包括感应器在内的附件都可以更换。随着感应器和功能的升级,势必会有更高的发热量,水冷可以让用户放心,即便升级之后,也不用担心散热的问题。

  URSA包括传感器在内的很多配件都可以更换,有没有担心用户在操作中的故障率问题?

  这个是一定的,但我们有应对方法。首先,在机器的设计上,已经做到了最简单更换的方式,尽量避免问题。现在要做的是在指导书里面怎样教用户去换,并不是很困难,很简单。

  在售后服务方面?

  部件的更换和维修都由强氧科技完成,如果强氧维修不了的,就会寄送到新加坡,由新加坡公司来完成,如果新加坡也维修不了,强氧会做替换。

  在画质和技术上的亮点?

  很多用户在网上对BMCC和BMPC的画质评价都非常高,是很有电影感的,这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要能够拍摄出有胶片质感的画面,我们老板也喜欢有胶片质感的摄影机。用户都知道我们的画质很好。另外我们的强项是固件升级,当然还是会有一些用户埋怨,但我们还是增强固件升级的频次,这一年来已经升级了五六次。最后就是价格,这个也是众所周知的。

  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对传统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说,冲击最大的来自于之前专业用单反相机摄影的人,他们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进入到视频领域,拍视频的人越来越多,之前三脚架上摆着的是相机,现在慢慢变成摄影机,这对于器材提供商来说,有空前大的市场。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容,讲故事的方式等等,都跟创意有关系,进入行业的人越多,有创意的人也会越多,所以接下来缺的不是设备也不是人才,可能需要的是来教会他们拍电影。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