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模式是长远的考虑

  由于外部环境刺激而驱动的“客户工作站小组”营销模式在E公司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强力的助推作用,形成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公司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继续保持和发展。企业利用信息化进行业务模式创新,有利于建立新的竞争能力。如何选择与E公司匹配的IT资源部署模式需要从战略支持、业务支持、系统投资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战略支持方面来看,“走一步看一步”模式虽然暂时不需要企业伤筋动骨,但已在能见的近期对业务有了掣肘。以实际出口为1M的带宽支撑一个业务覆盖浙南、闽北的公司,业务模式又以分布式的“客户工作站小组”方式,方案一显然不是一个长远的考虑。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E公司的发展命脉,信息化归根到底是为支持企业战略和企业业务运营。在公司快速扩张时期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化支持,不仅不能满足业务的基本需求,而且影响公司的战略发展,阻碍整个业务扩张进程。

  从业务支持方面来看,方案一虽能快速满足目前的业务需要,但是随着业务的迅速发展,等到已经不能满足业务需要时再做改造,不仅造成重复投资,对业务的影响更是严重。

  从投资方面来看,方案一新增投资大约在150~200万元,按年维护费10%来算,比方案二的前期投资300万元和每年100万的租赁费有着较大的价格优势,但是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数据中心搬迁,从长期来看并无太大优势。

  对比上表可以看出,方案二毋庸置疑是E公司的首选方案。具体而言,E公司需要解决两件事情:一是通过信息化规划明晰企业的IT战略和应用架构;二是围绕新的IT资源部署方式建立与之配套的IT管理体系,配置相应的IT管理人员。

  部署信息资源前开展信息化规划

  通过开展信息化规划,制定明确的IT战略目标,将信息化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实现将信息能力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明确IT战略目标之后,规划与企业管理架构相适应的系统架构,最终确定与企业管理需求相适应的IT配套设施。

  由于通过租赁方式建立数据中心,需要对E公司现有的软、硬件进行改造。通过规划,可以制定阶段目标和所需投入的资源,充分考虑改造过程中可能的风险,那么,制定IT资源部署的路线图其实并不困难。

  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IT管理体系

  采用租赁方式建立数据中心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IT管理模式,对应的信息化工作队伍需要改组。由于不需要现场管理服务器,公司内部的网络和基础设施人员可以相应减少,甚至可以由别的岗位兼任,但对租赁服务进行管理则需要增加管理人员,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流程。按ITIL中以流程和服务为中心的全球最佳管理方法,通过建立服务级别管理,包括服务级别协议、运营级别协议等,可以确保公司需要的IT服务得到持续的维护和改进。建立服务级别管理也可以打消公司决策层的顾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IT专业的细分,适当的IT服务外包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软件系统采用B/S架构的模式必然带来远程用户的桌面支持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区域的IT共享服务中心,由信息部门直接领导,负责区域桌面支持。而文档安全等则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流程等内容。

  如果把信息化当做是企业铺筑的高速公路,那么E公司正在铺设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只有选择一条合适的路,才能跑的更快,跑得更远。相信在E公司完成信息化规划和IT管理体系的完善之后,能很好地落实IT资源部署的问题,并确实获得信息化带来的好处。那么,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企业的日子自然会越过越好。

  (朱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