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了活着的美人鱼

  在经历了第一季的惊心动魄之后,在第二季的“旅行”中,张昕宇要与梁红在南极结婚。为时235天的风暴之途开始了:寻觅海女、驶入宗谷海峡、遭遇鬼船、踏上苏美废弃军事基地、对话日本海上保安厅、探寻圣安东尼奥圣井下的神秘尸骨……

  软磨硬泡来的“北京”号

  这次航行是成功的,我和梁红完成了最初的承诺——在南极结婚,并且活着回来了;这次航行是失败的,因为有些船员,再也回不来了。

  回想起过去的8个月,我仍然心有余悸。有好几次,我处在崩溃的边缘,甚至动过杀人的念头,也做好了被杀的准备。再看看依偎在身边的梁红,她早已眼噙泪水,“在海上九死一生,但好歹结局圆满。”

  了解海洋知识,规划去南极的路线。从上海南下,穿越琼州海峡,经印度尼西亚,过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扎向南极大陆……这是最常规也是最安全的航线,我果断地在这条航线上画了个叉叉。我们应该规划一条最有挑战性的航线,刺激且必须独一无二,我们不走别人走过的航路,探险即开拓。

  我去澳大利亚学习了帆船驾驶技能,拿到了驾照。梁红负责掌握船上设备使用的知识,当然还有海洋公约和旗语。万事俱备,我们需要一艘能载着我们完成环球梦想的船。

  “老范”是个特倔的荷兰老头儿,他叫范·金克尔。我已经数不清我们这几年跑了多少次阿姆斯特丹了,目的只有一个,让“老范”把自己的帆船卖给我们。

  我选择帆船而不是燃油动力,也有些挑战和浪漫因素在里面。我想看看依靠大自然的风力,能不能把我们送到世界的另一端。梁红说,这叫gone with the wind,飘。

  那几年,我在世界各地跑船展、游艇展。好容易看上了一艘,没想到厂家给了我当头一棒:抱歉,这个型号的船已经停产。需要定做,3年后交货,且造价昂贵。我算了算,原计划是世界末日起航,2012年12月20日,定做的话,时间肯定来不及。最后船厂给我们一份这种型号船的船东信息,全球有21艘,“老范”的名字赫然在列。

  甲板上,一个60来岁的老头儿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晒太阳,他就是“老范”。得知我们是来买船时,他的脸立马就拉了下来,下了逐客令。

  在后来准备环球计划的几年里,我们又去找了“老范”很多次,相当锲而不舍。他渐渐地松口了,给我们讲了他自己和这艘船的故事。

  他给船取的名字叫“拉诺”——这是他亲生儿子的名字,“老范”说这艘船也是他的儿子。“老范”年轻的时候也筹备着弄艘船去环游世界,他往北到过格陵兰群岛,往南到过非洲的好望角,接下来的航程则屡屡受阻。随着年纪的增长,“老范”的环球梦越来越可望不可即。

  当时正值欧洲遭遇经济危机,这艘帆船每年的保养和停靠费用对“老范”来说都是不小的经济压力。再加上我们的热忱和坚持,最后终于打动了他,“老范”答应把“儿子”卖给我们,让我们带着他未完的梦想,去完成环球航行。

  “拉诺”被我换了一个更中国化的名字,“北京”号。

  伤心太平洋

  起航之前海事雷达给我们传来了此次环球航行的第一关任务提示:1.5海里外有强降雨,夹杂雷暴。

  雷达上猩红一片,风力73节,大约相当于时速135公里,比12级风还大,但时间已定,已不允许我们另选日期。

  2013年7月15日,上海外滩风和日丽,我们登船出发的日子。没有送行人群,没有祭海仪式。虽然早已为这次航行准备了很久,可是站在岸边,我突然有点儿莫名感慨,在陆地上跑了这么些年,现在马上就要下水了。装甲车变成了帆船,可依然是探险,这就是我选择的生活方式。

  “北京”号按计划路线走着,风平浪静,天水一色。老陈扯着嗓子,手圈在嘴边大喊着打招呼:“大海!你好,我们来了!”

  没想到大海瞬间变脸,展示完它安静美的一面之后,开始露出它咆哮的一面。

  海事雷达很准,雷暴和强降雨如期而至。风速突然从25节攀升到73节,风大浪高涌急,“北京”号成了汪洋孤舟,剧烈颠簸起来。

  船上没有专业水手,头一次遭遇这么大的风浪大家有点儿慌神。我也有点儿蒙,原来预计,只会在穿越白令海或者过西风带的时候,才会遇到70节以上的风浪,没想到刚出上海就遭遇上了。

  还好,大伙儿很快反应过来,没有惧怕,反倒觉得在海上和风浪对抗是件很刺激的事儿。留了一个人掌舵,所有人都出来拼命拉住绳子,绞住帆,尽量让船稳住,不被风浪拍离航向。

  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吆喝声中,“北京”号剧烈地颠簸摇晃着。帆顺着风,船则朝着逆风的方向开,在两股力的对峙下,船才不至于被掀翻。

  终于,我们成功地穿越了雷暴区。海面又恢复了平静,我们所有人都成了落汤鸡,湿漉漉地或躺或靠,无力地击掌,喘着粗气。太平洋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

  “五星红旗还在,我们的阵地还在。”

  第一波风浪带给我们的,可以用4个字形容:人仰马翻。

  活着的美人鱼

  “陆地!”不知道是谁在甲板上喊了一声。被晕船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梁红和魏凯一下子来了精神,起死回生般爬上了甲板。

  我们环球之旅的第一站到了。济州岛名声在外,号称世界新七大自然景观之一。当然,吸引我们来的必然不是它的美景。济州岛在我的计划书里是一趟寻觅之旅,不是阳光沙滩,不是比基尼美女,而是一群神秘的“老女人”——“海女”。

  济州岛有“三多三无”之说。“三无”是指无小偷、无大门、无乞丐,说明这里民风淳朴,无须设门来防偷窃,也无人乞讨。“三多”是指多石、多风、多女。济州岛是个火山喷发形成的海岛,多风多石能理解;多女则是因为,以前济州岛的男人大多要出海捕鱼,维持生计,遇难身亡比率很高,造成了岛上的“阴盛阳衰”。

  正是剩下的这些女人们,有些接过了男人们的鱼篓,潜入波涛汹涌的大海,冒险去采集海底的海鲜。

  在其他国家,这群人被当作传说,在中国古代,她们的名字叫“鲛人”。现实生活中,人们则把她们称为“海女”。据说,她们不需要借助任何潜水设备,就能在水下闭气2到3分钟,轻松下潜20米,徒手捕捞生活在海底的章鱼、海胆、鲍鱼等水生物。

  而现在海女已在慢慢减少,只剩下一些老人家还在从事这一古老的职业。她们中最年轻的也有50几岁,年长的,则有90多岁。或许再过个十几二十年,海女真的会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停船,登岛。一位在北京的韩国朋友Cici得知我们要在济州岛停靠后,赶回了韩国,来做我们的向导。

  我们驱车沿着海岸走,希望能寻访一些渔村,找到以捕捞为生的海女。终于,我们在一座小渔村外,看见不远的海里零零散散有几个海女在水里作业。她们安静地下潜、浮起,周围只有海风和浪花拍打海岸的声音。当她们下潜时,翻出水面的脚蹼,让我有了看到美人鱼的错觉。

  守候在岸边,我想等她们上来之后跟她们聊聊天。终于有两个人结束工作上岸了,我兴奋地迎了上去。但是她们看到了我们的拍摄镜头后非常抗拒,挡住脸,拒绝跟我们交谈,也不让我们拍摄。

  我们只能回到海堤上,远远地看着她们,有些失落。

  Cici突然说:“我可以带你们去一家海女餐厅。”

  一家不太大的店子,Cici介绍,这家餐厅是村里的海女们一起开办的,厨师都是海女,她们也身兼老板和服务员。每天她们都会去海里捕捞海产品,然后回到这里工作,在这里出售,所有收入平分。

  正当班的几位阿姨人特别好,愿意跟我们聊一聊,也同意我们拍摄她们。她们在厨房里边忙碌地工作着,边回答我的一些问题。她们现在每天依然都要下海潜水,上岸之后再回到这家餐厅工作。

  最后,我试着问她,我们能不能跟着她们一起去潜水捕捞。阿姨回答,她们今天的捕捞工作已经结束了,但是她邀请我们第二天早上跟她们一起出海。

  第二天一早,赶到海女们下水的地点,她们已经换好了衣服等在那儿了。

  下了水,阿姨们安静地在水面游着,眼睛望着水底,突然一下子就扎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就拿着猎物浮了起来,扔进网兜里。她们都是60多岁的人,但是在水里动作迅捷矫健。

  下水的一瞬间,我就倒抽了一口凉气,水很冷,冰凉刺骨。咬牙坚持住,可能因为太胖,我怎么也潜不下去。一位阿姨把我带到较浅的区域,教我下潜方法:要负重,要把嘴里的气吐干净。好不容易我潜下去了,看到海胆准备去摘,结果手还没伸到,就憋不住气儿了,耳朵还被水压得特疼,只能往上浮。歇口气再下去,就找不到刚才的目标在哪儿了。

  长期的这种海底作业也损坏了海女们的耳朵,她们互相之间说话的声音都很大。海女们每次下去2分钟,每个小时下去30次,每天作业五六个小时。差不多每天得上浮下潜100多次,但我只下潜一次就累得够呛。这种潜水和休闲潜水,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虽然海女们都熟谙水性,轻巧地在海底穿行,但是她们毕竟都那么大年纪了,再加上神秘莫测的海底潜藏着许多致命的危险。在繁忙的季节,每个月都会有几个海女因为事故而丧生大海。安全起见,现在海女作业都是结伴而行,由年老的带着“年轻”的,有个照应。

  海女即将消失的原因之一就是太危险和太辛苦,下一辈的女孩没多少人愿意继承这一衣钵。

  拖着满满一网兜猎物,阿姨们满载而归。几个小时里,我的收获则只有两只海胆。长时间地捕捞,阿姨们已经很疲惫,但是她们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洋溢着那种收获的愉悦。

  (待续)

  摘自《侣行Ⅱ》

  张昕宇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定价:39.00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