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锡林郭勒草原上“灰太狼”迷恋肥羊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正镶白旗乌金岱嘎查(嘎查,就是“村”的意思)。在那里,游客可以跟牧民一起同吃同住,这种旅游非常原生态。因为刚刚开发旅游,所以蒙古包是新购置的,不过装饰工作还没全部完成,没铺地砖,门上的玻璃也没安,条件比较简陋。第一次感受草原大雨,电闪雷鸣,风大得几乎要把蒙古包的顶盖掀翻,雨丝甚至从没有玻璃的门外直飘到床上。没法洗澡,没有厕所,在城里人的眼里,真真是糟透了!
如果去草原带上小朋友,那是最明智的选择。对于艰苦的条件,大人们都会暗自担心,唯有小朋友,睡得比在家还要香甜几倍,刮风下雨一概不知道。大人心中的草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孩子眼里的草原,也许就是羊群回家喝水、“创可贴”在大风中漫舞,还有哪里都能去的大摩托。你永远替代不了孩子,所以干脆不要去干涉和灌输。带孩子去旅行的父母,做个合格的旁观者就好。
尤其值得着重介绍的,去草原一定要吃最新鲜的羊肉。早晨5点,把羊赶到山头草场吃草,雨后的锡盟牧草带着露珠迎着晨光静候羊儿!在这儿放羊,可不用羊倌挥舞鞭子唱着小曲跟着,主人送出家门一般就不用管了,启动“无保姆”照料模式。羊儿们自觉上班到岗,中午集体回家喝一次水,然后掉头返岗吃草。到傍晚自动回家入圈,比打卡还准点。这里要澄清的是,内蒙古人民最正宗的羊肉吃法就是煮!什么烤全羊烤羊肉串,全是外来做法,在牧民家里是极少这样做的。晚上7点,怎么能少得了最爱的羊肉串呢?就奔着这个来的,喝着啤酒,看着星星,吹着牛,撸着肉,天空飘来八个字:北京的都不叫串儿!
交通:建议从广州先到北京,再在北京租车自驾,从北京京藏高速一路向北,过张家口,约400公里后到锡盟正镶白旗,全程高速和高品质国道、省道。
骑马就去巴拉克苏草原
说起新疆的草原,最先想到的还是巴音布鲁克大草原,辽阔、壮观。但伊犁昭苏的巴拉克苏草原,却有着别样风情。俗语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大;不到昭苏,不知新疆美。第一次走进昭苏的巴拉克苏草原,一股强烈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这里的草原与其他草原相比,更为原生态。去草原怎能不骑马,恰好伊犁昭苏又有最出名的伊犁马,又称天马。策马狂奔、英姿飒爽,也让久居城里的都市人做一回“草原英雄”。教练为我挑的这匹马还算温驯,只是特别爱吃,走一会儿就停下来吃草,实在让我没有驰骋的感觉,反而屁股疼了好几天。但是不可否认,一匹匹健美的天马在草原上奔跑,当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昭苏是汉武大帝歌赋中所盛赞“腾昆仑,历西极”的天马故乡,自古就以盛产良马著称,马文化历史悠久。如果想做一名真正的骑士,一定要去巴拉克苏骑天马。
交通:从伊宁搭乘班车到达昭苏,每半个小时一趟。
塞罕坝繁星满天的童话世界
好多星星!这是来塞罕坝的第一印象。真的是满天繁星,头顶上是星星,极目远眺还是星星,一望无际,像钻石一样璀璨夺目。这在城市是看不到的,感谢苍穹给了我们这么好的一份见面礼。草原的早晨只有两个颜色,蓝色的天和绿色的草。远处,几十匹骏马正在溜溜达达地过马路,向导说它们是去吃草,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被游客骑)。果然,马群移过了一座山包就停了下来,各自寻找爱吃的食物。大草原广袤无垠,在晨曦的笼罩下,绿色的草原又多了几分迷离,阳光一点儿都不刺眼,只负责把大家烤得暖洋洋的。路边的树被风吹得沙沙作响,成了草原唯一的声音。初晨的草原美得就像一个童话的世界,静谧而安详。
交通:塞罕坝没有机场,可以先飞到北京。从北京坐汽车到塞罕坝很方便,六里桥汽车站和西直门汽车站每天都有多趟班车可以到达围场,需八九个小时,票价一百元左右。
呼伦贝尔草原牧草王国
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有“牧草王国”之称。只要一踏上这片土地,立刻会被这里的蓝天碧草吸引。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策马奔驰的感觉棒极了,为自己的决定欢呼吧!尽管第二天有可能会腰酸腿痛,但还是很怀念草原上骑马的感觉。据说大草原上的马放养惯了,性子很野。放马狂奔,一起兴奋地大叫,这就是草原的魅力,再烦恼的事都被甩到马蹄后面去了,再郁闷的心也因此而开阔了。有机会一定要再来草原驰骋!虽然是草原,但草原上的湖泊更显珍贵,不要错过呼伦湖,这是绝对不容错过的呼伦贝尔一大美景。站在湖边一眼望去,看不到边际,真是犹如海一般辽阔。
交通:海拉尔东山机场是呼伦贝尔的主要航空港,另外满洲里市的西郊机场也有少量航班,可从香港搭乘航班到达东山机场。
文_瞿玮 编辑_李思琪 图_东方IC、全景quanjing.com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