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小微金融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微金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17 09:04
融资贵、融资难像一个魔咒,多年以来一直困扰着小微企业。在眼下的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又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可能,由此给小微企业带来的融资难题,乃至生存难题,已引起政策层的高度重视。
在危机感的驱使下,银行不断寻求变革之道,高利润的小微金融于是成为必然选择。各方力量都在磨刀霍霍进入这个市场,即便如此,小微企业仍然极度渴求资金,整个市场是一片蓝海。
服务小微金融,银行做出了很多创新产品,最普遍的是发行金融债支持“专款专用”。互联网金融的普及也让新兴的民间力量进入到小微金融市场,各家网贷平台迅速发展。
在发力角逐小微金融这一领域的竞赛中,宁波银行、农业银行素来极为重视,策马疾驰;浦发银行全新布局“小微金融”战略,力求重点突破;而工商银行也从“思想上”的重视变成现实中的行动。
沪港通开通的消息,让银行股迎来了久违的春天,但不能忽视的现实是,由于贷款利率管制全面放开,各类“宝宝”等互联网金融产品逐渐蚕食活期存款市场份额,银行的危机感越来越重。
在这种危机感的驱使下,银行不断寻求变革之道,高利润的小微金融于是成了必要选择。以前被边缘化的小微企业,如今俨然来到舞台中央,受到空前的重视。
工商银行相关人士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大型银行来说,服务小微企业已经不是“要我做”的问题,而是“我要做”的问题。
农业银行在给《投资者报》记者的回复中也表示,要把支持小微金融当成全行的重要战略。
素来重视小微企业的股份制银行更是持续加码。宁波银行副行长王勇杰对记者表示,宁波银行作为城商行,与小微企业属于天然“门当户对”,是宁波银行发展的根基。
小微贷款难
如果不是形势所迫,各大银行不会这么快将目光向小微企业身上迁移:小微企业通常经营业绩不稳定、内部管理不规范、经营信息不透明、财务不健全……商业银行不得不面临较高的风险。
也正因为如此,融资贵、融资难像一个魔咒,多年以来一直困扰着小微企业。
今年10月份融360发布的《2014年中国小微企业普惠指数报告》显示,中国62%的小微企业贷款产品月利率达2%以上,而九成以上的小贷公司和P2P平台的产品月利率超过2%,折算为年利率超过24%。这已经高于一年期6%贷款利率的四倍上限。
《投资者报》记者还注意到,数量巨大的小微企业金融产品大多围绕“抵押”、“联保互保”等方面,但是抵押、第三方担保等传统金融产品并不适合小微企业。一方面,小微企业可供抵押的资产不多,在目前金融机构对抵押物要求比较严格的情况下,很难借此取得所需资金;另一方面,第三方担保机构的担保费率大概在2%至2.5%之间,部分担保机构还要收取咨询费、评估费等等,这些无疑都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而在眼下的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又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经济结构调整中,很多小微企业也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这类小微企业通常技术含量比较低,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一家银行支行行长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即便是商业银行倾全力投入其中,按照单笔规模极小、风险概率全分散的模式去运营,也要直面市场主体本身风险波动大的现实。补偿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提高利率,鼓励更多的资金供应加入其中,以求降低平均的资金成本。”
即便这些企业的风险定价与链条上的大企业等同,也很可能会面临不同的资金价格,原因也很简单,小微企业没有大到不能倒闭的程度,破产造成的社会处置成本要远小于大企业。
在该支行行长看来,虽然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有助于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但是信用体系建设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未来银行创新的空间和方向正是要在直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寻找。
政策来助力
所幸,经济增速放缓给小微企业带来的融资难题,乃至生存难题,已经引起政策层的高度重视。
7月23日,先是银监会发布了《关于完善和创新小微企业贷款服务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要求“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小微企业倒贷(借助外部高成本搭桥资金续借贷款)问题,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推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通知中指出,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银行业金融机构审核合格后可以办理续贷,续贷可以通过新发放贷款结清已有贷款等形式运作。
据了解,由于实体经济资金趋于紧张,不少小企业不得不通过“倒贷”方式借新还旧,使得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提高。此次新规,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周转中的“倒贷”问题,更能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一位中小企业主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们从银行获得贷款本就不易,而银行贷款一旦到期,企业就需要先还清上一笔贷款,再重新申请、等待下一笔贷款到账。每当银行贷款到期、企业需要资金持续周转时,不少企业只能转向高息融资、先还再贷,以免资金断流。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曾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银行的贷款设计有一定的期限,贷款到期后企业先还贷款,然后再重新审批贷款,很多企业需要从外部借助资金来解决这个问题。
上述中小企业主告诉记者,小微企业往往寻求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甚至地下高利贷等民间资金,有些利息高至二三分,在资金较为紧张的江浙地区,倒贷一次至少会增加企业贷款总额2%的成本。
“很多小微企业就是被所谓的过桥贷款拖垮的,因为银行贷款到期了,只有还清才能继续申请贷款,所以只好去找高利贷。”上述中小企业主道。
这一规定不但小微企业支持,银行也拍手称快。
根据银监会新规,对于符合续贷标准的贷款,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的原则,可以划入“正常类”,而不用再降级进入“关注类”。贷款降级到关注类,贷款的拨备计提就要从1%上升到2%,这就占用了银行的风险资本,成本最终还要转嫁到企业身上。不用降级,此前多占用的1%的融资成本将降低,而由于“倒贷”增加的成本也能避免,这样能够节省融资成本高达3%。
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他们重视小微企业有两个原因。首先,小企业和小客户是个大市场,随着大企业、大项目从资本市场获取融资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型银行要想生存必须转向小微企业市场。其次,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监管规则,大企业贷款的资本占用高,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大,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已经成为大型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兵家必争地
思想上的“重视”,已经转变为现实中的行动。
工商银行给《投资者报》记者发来的数据中显示,截至2014年9月末,工商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1.65万亿元,为银行同业中总量最大,在五大行中占比超过30%,在本行公司贷款中占比21.8%,位居五大行前列。
工商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着力在6个“专”上下功夫。一是专题规划,每年制定小微金融业务工作年度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完善内部机制的主要措施,部署拓展业务、防控风险的重点工作,在全行范围内统一认识,确立小微企业金融业务的战略地位。二是专项机制,全行组建了服务小微企业的管理体系,在各级行层面都设立了小企业金融业务营销管理机构,每年为小微企业配置专项信贷规模,将小微金融业务纳入分支机构经营绩效考核。三是专属产品,先后推出多款小微企业专属信贷产品。例如“网贷通”、标准厂房按揭贷款、经营型物业贷款等。四是专门制度,为小微企业专门设计了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客户评级模型,探索制定了一整套独立的小微企业信贷管理制度。五是专享系统,在信贷管理系统平台上开发了小企业信贷管理子系统,用于满足小微企业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及贷后管理等管理要求。六是专业化分工,积极推广标准化的信贷调查审查模板,统一前中后台的风险偏好,大力推进“评级、授信、押品评估和业务审批”流程的“四合一”,建立专职的小微企业信贷审批队伍。
据了解,工行今年开始了新一轮的小微金融业务发展模式优化工作,通过建立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提高市场规划和客户综合信息处理能力,推动经营机构下沉,实现市场反应速度、服务质量双提升。
同为五大行的农业银行在小微金融增速方面也处于前列。农业银行在给《投资者报》记者发来的数据中称,截至9月末,农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540亿元,较年初增加1407亿元,同比多增142亿元,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17.3%,在四大行中处于领先水平。
农业银行表示,为了支持小微企业,农业银行出台了《中国农业银行2014~2016年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发展规划》,把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作为全行战略来抓。
相比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更加突出中小微企业的地位。例如浦发银行近年进行了一轮大的业务架构调整,将中小和小微业务确定为全行五大重点突破领域之一,随后又在2014年整合小微企业与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纳入零售板块。这对于一直是公司业务占据主导优势的浦发而言,“小微金融”也被视为其整个“大零售”战略下的重要一环,将融合零售金融服务,并与其它零售产品和服务形成对接。
今年10月份,浦发银行发布了“小微金融”品牌,全面升级针对小微企业的服务,包括整合结算、融资、资金管理等业务的小微综合金融方案,服务客户从中小微企业转变为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小企业等两大个人群体。截至6月末,浦发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总额超过1.6万亿元。
地处浙江的宁波银行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做中小微企业的专家。截至2014年3月末,宁波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715亿元,惠及小微企业近8万户。宁波银行采取的措施也是多样化,单列信贷额度,发行金融债券等方式,2014年还新增了93亿元的小额信贷额度。
民生银行和招商银行在独立小企业专营机构落幕的同时,更是掀开了小微金融融入“大零售”发展的新篇章,商业银行客户结构重心下沉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小微金融领域的竞争日益白热化。
招商银行从2012年快速推进小微业务。今年上半年,小微贷款余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7.3%,达到3247亿元,占零售贷款的38.31%,正在争夺民生银行“小微贷”的头名宝座。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最早发展小微金融的上述两家银行,目前正在调整小微企业结构,增速在放缓。
前三季度末,民生银行小微贷款余额4063亿元,较6月末减少33亿元。民生银行在三季报中提到,增速放缓是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周期的信用风险。
招商银行在三季报中表示,小微贷款在零售贷款中要保持合理比例,目前已经相差不多,未来将是房贷、小微以及消费贷齐头并进。
创新产品多
服务小微金融,银行做出了很多创新产品,最普遍的是发行金融债支持“专款专用”。有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就有5家城商行或农商行发行小微专项金融债。
11月5日,河北银行20亿元人民币金融债券完成发行,分为3年期和5年期两个品种,各发行10亿元,募集资金将“专款专用”,全部用于小微贷款。
在发行的文件中,河北银行披露小额贷款业务情况,2014年上半年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为27.18%,高于当期全部贷款平均13.32%的增速。
同期发行金融债的嘉兴银行,发行规模10亿元,同样分为3年期和5年期固定利率两个品种,募集资金也将专项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发行结果显示,3年期票面利率为5.4%,5年期票面利率为5.7%。
此前,10月22日到27日之间,桂林银行、柳州银行、浙江温州鹿城农村商业银行分别发行25亿元、5亿元、10亿元的金融债,专项投向小微企业。今年以来还包括广西北部湾银行、长安银行等银行也都发行过小微专项金融债。
众多的中小银行纷纷涉足小微企业的动力来自政府的相关鼓励政策。2011年10月,银监会提出相关要求,提出“其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增速应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应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申请发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的商业银行应出具书面承诺,承诺将发行金融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等。
对商业银行来讲,小微企业金融债确实具有一定吸引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对应贷款可不计入存贷比分子项,其次是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如此优惠的政策自然吸引了大批银行,政策发布的第二年,小微金融债的发行迅猛发展。2013年,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更是几乎都为小微企业专项。wind数据统计,一共有33只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发行,募集资金1115亿元。
目前势头已经从股份制银行向城商行、农商行发展。今年以来,中小型银行发行金融债的比例远远高于股份制银行。
除了金融债,各家银行推出的创新产品集中在提高审核效率、放款速度、还款方式等方面。
农业银行给记者的回复称,农行重点推广面向小微企业的“简式贷”专有特色产品,直接核定授信额度、直接认定信用等级、直接免客户准入,最快5~7天即可放款。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农业银行累计向5万多户小微企业投放“简式贷”贷款近3000亿元。对优质小微企业通过新发放贷款结清已有贷款等形式进行续贷。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提升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发挥农银国际、农银租赁等子公司的综合经营优势,加强行司联动,为优质小微企业提供发行集合票据、金融租赁、债券承销等直接融资服务。扩大对分行创新的授权,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多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工商银行也进行了多种创新,2010年推出业内首个网络融资产品——“网贷通”,至今已累计为6.6万户小微企业提供贷款1.47万亿元,目前余额近3000亿元,也是国内单体融资金额最大的网络融资产品。2013年推出小微商户公司逸贷卡产品,基于银行掌握的小微商户经营数据(如POS收单收入)进行决策,无需担保、抵押并可循环使用,目前余额27亿元,累计发放40亿元,客户近6000户。
网贷新势力
当下中国金融对实体经济的覆盖状况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大企业供过于求,中企业供求平衡,小企业供不应求,个体农户严重供不应求。
中国小额信贷机构联席会会长、国家开发银行前副行长刘克崮介绍说,十几年来中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微金融服务体系,可以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存款类,包括大中银行的中小企业个人机构、城商行、邮储银行、社区银行等;第二大类是非存款类,包括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典当行等;第三个是民间金融,包括民间借贷登记服务中心、部分互联网金融。
时下,小微金融市场游进了“互联网金融”这只鲶鱼,整个小微市场由此呈现新的面貌。
网贷之家发布的《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2014年10月月报》显示,网贷行业贷款余额为744.14亿元,比9月增长15.18%。
以P2B企业“理财范”为例,上线仅半年就帮助小微企业解决了近6亿的融资需求。
最新的案例是阿里公司也投入到小微金融,成立了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简称“蚂蚁金服”。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蚂蚁金服方面表示,截至2014年3月底,蚂蚁小贷为广大小微企业和网商个人创业者提供互联网化、批量化和数据化的小额贷款服务,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900亿元,为70多万家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今年“双11”,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旗下的蚂蚁微贷向阿里电商商家扩大投放贷款,现已超300亿元,是去年贷款的2倍。
互联网金融对于小微企业来说,为其提供急需的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也带来了效率,但这仍是个混乱的市场,利率太高,参差不齐,且无牌照、无监管。
不过我们也看到,通过互联网高效、便捷的渠道优势,使得小微企业原本拿不到的钱现在可以拿得到;原本需要很长时间等待的复杂审批手续可以变得很方便快捷。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和发展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之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随着市场的优胜劣汰和净化,网贷市场将会变得越来越规范。
《投资者报》记者 薛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