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哈迪德:建筑师的任务是探索新的建筑模式

  • 来源:精品家居
  • 关键字:扎哈·哈迪德,建筑师
  • 发布时间:2014-11-19 14:14

  伊拉克籍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在10月底将满64岁,而距离她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也已有10年。从30前年的“纸上建筑师”到如今闻名世界的建筑界女性第一人,哈迪德像一股飓风,从西到东席卷全球,将她独树一帜的流线型建筑扎根在当代都市景观里。中国是她格外看好的福地之一,广州歌剧院、北京银河Soho、香港理工大学创新楼等项目,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切身体会到哈迪德对21世纪建筑的突破性演绎。

  扎哈·哈迪德是现在很多建筑师、设计师的偶像。她特立独行,坚持自我,早在跟随另一位建筑大师雷姆·库哈斯学习时,就被这位导师形容像“一颗运行在自己轨道上的星球”。“外星人”哈迪德从不畏惧评论和争议,将勤奋和努力贯彻到底。1983年,她赢得“香港之峰俱乐部”国际设计竞赛一等奖,在建筑界崭露头角;1993年,成名作维特拉消防站在德国建成;2003年,她在美国的第一个项目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建成,被《纽约时报》誉为冷战后最重要的美国建筑;2013年,她为阿塞拜疆共和国首都巴库设计的阿利耶夫文化中心正式开幕,之后获得2014年伦敦设计博物馆颁发的年度设计奖。这一系列里程碑让哈迪德逐步确立完善自己的建筑语言,奠定了她在国际建筑界的崇高地位。当然每十年一隔的频率在她自己看来,“只是巧合罢了”。

  从2004年被授予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以来,哈迪德接手的项目越来越多,迄今为止已经在全球44个国家设计过900多个项目,拿奖拿到手软,几乎每年都要收入若干奖项,其中就包括了2010年建成的广州歌剧院所赢得的广泛赞誉。广州歌剧院是哈迪德在中国完成的首个项目,在珠江新城以“双砾”造型亮相。

  之后由她设计的北京银河Soho、望京Soho,以及上海虹桥的凌空Soho陆续登陆,带来全新都市景观。2014年在中国建成的哈迪德新作是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赛马会创新楼,造型如同堆叠的硬币,动态中有平衡,展现了她典型的无缝流线设计手法。此外,哈迪德设计的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也在近期部分投入使用。这位建筑界女强人出生于巴格达,在伦敦求学、创立工作室,中国则是她十分看好的发展地。因为“那里新鲜有活力,充满能量,有很高的接受度”,哈迪德在采访中一点也不吝啬表达对中国的好感度。

  《精品家居》=R

  扎哈·哈迪德=H

  R:您被誉为“解构主义建筑大师”,您会如何形容自己的风格?

  H:建筑归根结底关乎于人们的幸福感,是为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构建令人感到愉快、起促进作用的背景环境。在我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筑项目也应该给予振奋人心的感受,让人能从中获得启迪,激发出内心的情感。我们所作的每一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地理环境、当地文化、项目要求以及创新技术共同发力的结果,在规划方案和空间体验上都力求让建筑、城市与景观无间结合,创造出展现无缝流动空间概念的全新公共领域,为城市营造出不同以往的市民活动空间。

  R: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纸上建筑师”,到如今国际闻名的地标建造者。有人说您改变了建筑形态,缔造了与以往不同的城市景观,而也正是当今时代的发展需求造就了您的成功。您同意这个说法吗?在您看来当今建筑领域面临的关键问题有哪些?

  H:上世纪70年代,因为经济问题很多建筑师没有工作可做,然而我们绘制了非常多的方案图,由此被评论家冠以“纸上建筑师”的称呼,听起来好像我们一直在试图避免和现实世界建立联系一样。但实际上并不是我们不想付诸实践,而是完全没有这个机会。不过我到现在依然坚信那是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上世纪70年代是科学研究的关键时期,所有当时未曾实现的项目研究都对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进步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建筑不会跟随时尚或经济周期的脚步,却要跟上科技创新的步伐。我认为建筑必须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变化,去满足使用者不断增加的新需求。当今时代的新需求源于超出以往的复杂性和互通性。全球有超过50%的增长人口居住在城市里,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当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必须超越20世纪循环往复的方盒子构造,走向21世纪应有的新面貌,以应对我们当下高密度生活景况的错综复杂,注入活力。因此我们的任务是探索新的建筑概念、逻辑和方法,了解当下生活的复杂程度,给出相宜的规划安排。上世纪重复、分离的建筑模式将被交互、一体的建筑形式取代,以此来适应现代生活所需。

  设计技术上的巨大进步使得建筑师们能够反思造型和空间,采用新的构造方式与新材料,比如那些精细复杂的建筑表皮,不仅可以随意塑形,还把抵抗风雨侵蚀、隔热、隔音等诸多性能压缩进薄薄一层结构里,能很轻松地在任意地方装配组合。3D打印技术同样为建造领域打开了新视野,提供更多可能。我们现在能创造出让环境最优化的建筑,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以及应对各种天气状况。通过建筑本身对日常使用、环境改变的自主反馈,有助于建立更具可持续性的社会。

  像现在的许多建筑师一样,我们在项目中使用尖端的通风设备与建筑管理系统,从而达到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此外我们也在研究一些能带来显著环境效益的新型材料和构造方法,通常是从可持续性、适用性两方面入手。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挑战是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决定性问题,我们正开始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R:在中国,诸如伊东丰雄等日本建筑师都曾提及项目尺度大、设计时间短的问题。您在中国有什么样的体验?

  H:中国在我的职业生涯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在1981年第一次来到中国,那是我建筑生涯刚起步的时期。我从北向南游历了很多城市,饱览了丰饶多样的地域景观,学习当地的艺术和建筑。传统中国绘画里空间无限延伸,给人以深邃之感;古典中式园林中情景交融,展现了自然元素的独特表达;而传统建筑则扎根在自然景观里。所有这些都让我深深着迷,它们影响了我的艺术审美。我对中国在全球建筑行业发展中的贡献十分看好,希望能持续参与到它的公共建设领域中去。中国一直在建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文化和市政工程,为公众服务。我们的工作不仅要探寻这个国家的悠久历史,也要考虑到未来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我在世界各地的大学讲座上遇到越来越多学习建筑的中国学生,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师加入到我在伦敦的工作室。

  每次我到中国都能感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求,以及来自新生代的无穷能量,他们对未来充满自信,也并不全然丢弃过去。确实,有的新一代中国建筑师似乎从我的创作里寻找灵感,我觉得他们可能察觉到了我对中国建筑传统的兴趣。从我30多年前第一次到中国至今,中国的发展一直令人瞩目,我很高兴能在其中贡献一份力量。我们和中国不少工程师、建筑师携手合作过,今后也会持续下去。

  中国经历了历史上最为剧烈也最快速的现代化进程,这个先决条件就注定了它的建造时间表要短于西方。以环境因素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显然中国和欧洲、美国都不同,对设计的约束程度和方向也不尽相同,时间限制只是相对较为明显的差异而已。

  R:请具体说说您在中国的项目吧。广州歌剧院是两块相连的“砾石”、北京的银河Soho和望京Soho像连绵的山峦,它们的设计构想受到周边自然或人文景观的影响吗?通常您设计一个新项目的出发点是什么?

  H:我的建筑构想来自观察,对所在地以及城市居民的观察。每个设计都围绕人们将会如何使用、享受这个空间而展开。我们一直在很努力地诠释这种设计意图,不断研究新的、更好的方式让人们能够充分利用建筑空间。

  我们的工作很多元,在不同的环境背景中做出不同的设计一直是我们的兴趣所在,让每个项目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回应环境。当然有一些准则是我们在所有项目中都坚持执行的,比如在着手设计时先进行调查,研究地块所在的景观、地形与流通循环。之后将当地环境与调研所得的流通情况画线关联起来,再把这些关系线放入建造地块里,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逐步丰满我们的设计。而由此“嵌入”周边环境里的设计会和背景建立起最大可能的关联性。科技和自然也是灵感来源。当我们去构建人造景观的时候,经常会观察自然系统,感受它的和谐统一与美感。人们常会问我:“为什么你的设计里没有直线?为什么没有90度直角?”这是因为生活并不是由网格构成的。你回想一下见过的自然景观,它甚至是没有固定规则的,但是人们依然喜欢到野外自然里去,觉得很放松。我想我们在建筑上也可以这么做。

  中国由广袤的的自然地貌和水系构成,自然景观从千年以来就如此美丽而多元,实在令人赞叹。自然环境造就了中国的历史及至如今的城市,建筑与社区成为自然景观的延伸,加入到连贯而流动的风景线中。我们在中国的每一个项目都朝着与自然一体化无缝衔接、在都市建筑背景里契合流动的方向而努力,为当地居民建造当代都市景观。

  R:您曾说过最重要的是进行研究,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近期令您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是什么?

  H:建筑的功能之一是让人们在居住空间、学校或工作环境里感到舒适,我们必须致力于研究新的建筑形式,从而进一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建筑是用来解决当今很多重要问题的有力工具,随着建筑师们掌握更多技术与可用工具,建造住宅、学校、医院都不再是受到限制的难题,涌现出的众多社区就解决了曾经的关键性问题。

  每个时代都有新的挑战,而我们的设计总是要走得更远一些,因为我们能看到科技创造出的新可能。我认为下一个阶段建筑的关注点在于更为先进的材料和构造方式。我们工作室专门有一个部门负责研究新的设计和构造技术,我们和工程师、材料专家共同合作创新,推动研究成果的运用普及,希望以此造福社会的每个人。

  R:您认为家是什么?您的家又是什么样的?

  H:对我来说,家是让我觉得舒服的地方,能和朋友小聚,享受自己的生活。我最快乐的时刻是和家人、朋友待在一起的时候。我很想给自己造一栋房子,但到目前为止只能是个幻想,因为我需要另找一家建筑公司去完成它,我自己的团队完全没时间来做这件事,实在是太忙了!如果要建自己的家,我希望是在伦敦,那儿是我最常待的地方。

  我想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说,为自己设计家最好的时机要么是在事业刚起步的时候,那会成为你设计构想的现实宣言,要么是在准备退休的时候,但我还没有准备退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