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景酒店改造的创意范例
- 来源:精品家居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湖景酒店,创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19 14:17
江阴敔山嘉荷酒店位于江阴市郊的敔山湾,三面临湖,是由办公楼改造成的精品酒店项目。丰富的景观资源是空间改造的出发点,最大的难题则是如何在外立面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打造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酒店。上海都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接手项目时,尝试将建筑、室内与景观设计一体化,从空间体验出发塑造宁静惬意的湖畔栖息地。
改造难题
改造项目不同于新建,往往会受到诸多局限。在都设建筑设计公司的总建筑师凌克戈看来,江阴敔山嘉荷酒店是都设从事酒店设计以来,从未遇到过的挑战。首先,该建筑原本是一个2006年建成的办公楼,面积仅7000平方米,结构不能进行大的调整,要在这样一个小规模的办公楼里面整理出符合酒店管理要求的功能流线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其次,2500万元的总体投资对于一家能容纳50个房间的精品五星级酒店来说是非常紧张的。第三,这栋楼的业主只有20年的使用年限,租方和规划部门都要求不能对外立面作修改,仅能在入口增加一些雨篷等构筑物。因此,酒店没有物业带来的升值,只能靠运营获得回报,这就决定了每一个功能设置都要考虑到回报率。这些限制条件都注定了这家酒店的改造是难上加难的。
禅意空间
酒店位于江阴市郊敔山湾,坐拥三面湖景。临湖面与入口空间有一层的高度差,从而提供了增加后勤空间的可能性。原办公楼里有食堂、泳池以及一个多功能厅,这些功能区构成酒店改造的雏形。因为酒店最大的资源在于景观,所以设计的第一前提是要尽可能地增加湖景客房,并把功能房间都临湖布置。改造后的酒店,70%的客房为湖景房,餐厅和所有的餐饮包房、屋顶酒吧、棋牌室、泳池都拥有广角湖景,为酒店运营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此基础上,进入酒店的活动流线是设计中的考量重点。原建筑有一个较长的入口通道,其中8米高的部分被设计成一个封闭的“禅意空间”,构成重要的空间及交通节点。客人到达酒店,先经过一个半室外的通道,两侧分布平静水面,像是一座桥,提示了到达性。之后来到“禅意空间”,由明亮的空间步入一个昏暗的、包裹性的空间,这种转化配合禅意雕塑与柔缓灯光让人的心情变得安静。再往前走,通往大堂的自动门徐徐拉开,呈现出180度湖景画卷。整体在不到8米的长度里营造出一个开、收、开的丰富空间体验。
情景交融
都设一直以来奉行建筑、室内与景观的一体化设计,此次同样尝试将湖景融入建筑室内。酒店大堂由原来的规划展厅改造而成,是一个转折的条状空间。位于临湖落地窗一侧的前台和大堂酒吧共同组成了18米长的原木条桌,接待人员站立处低于水平面400米,无论是准备入住或离开的客人还是酒吧的客人,都可以对湖景一览无余。另一侧设置大堂吧,以放满白瓷的博古架为背景,同时邀请艺术家根据湖对岸的远山情境创作了一幅瓷板画,与窗外风光相呼应。
大堂将酒店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为客房部分,西区为餐饮会议部分。零点餐厅和包房都拥有无限湖景以及临湖露台,屋顶露台则结合原有的顶部斜坡改建成景观绝佳的屋顶酒吧。除了一些原有挑空空间的加建,客房主要由原来的办公室和会议室改造而成。标准间客房面积从25平方米到38平方米不等且没有阳台,大部分客房面宽虽大但只有5米进深。针对这些先决条件,都设为临湖的大面宽客房做了特别规划,将浴缸与电视机柜、沙发组合设计成整体临窗而放,简洁现代的构造不仅节约了空间,也令景观更好地融入室内,结合原木色调装饰,给人以宁静素雅的感受。此外,拥有无边湖景的泳池也一改原先的框架幕墙设计,临湖一面替换成透明落地玻璃,上部用藤编装饰包裹,更凸显了下部玻璃的通透,增添空间的变化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