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李

  • 来源:艺术时代
  • 关键字:狗肉,人性
  • 发布时间:2014-11-21 09:22

  马克·李 1969年出生于瑞士,自1999年以来工作在网络核心的互动项目,对信息和沟通技术进行多方位的实验,通常这些项目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和创造性基于数字网络沟通的碎片化话题。

  马克·李的作品广泛展出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媒体艺术中心,美国纽约新美术馆,德国柏林转译媒体艺术节,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韩国的媒体艺术城市和日本的ICC媒体艺术机构等。

  1.你怎么看待网络艺术?

  网络艺术囊括了使用网络作为媒介的艺术实践形式。主要的网络艺术形态是用浏览器进行体验的,而非聚焦于一个特定的发生地点,比如博物馆或者画廊。为了看到一幅画或者一个装置的原作,我们必须到一个特定的地点去,在网络艺术的概念范畴中,情况却不是这样:我们对“原作”的体验就发生在浏览器上,它的地点可能就在你的家中。这是网络艺术非常大的优势。在网络艺术的语境下,展览和分享艺术创作可以是独立于地点之外的,通过发送项目链接便可展遍全球。

  1.1你认为浏览器作为一个工具,是否也在塑造我们的行为?就像人发明工具,工具也反而控制人一样?

  确乎如此,尤其是当我们频繁使用这些工具时。让我们想想每天24小时的可用性。目前我们或许还能避免被工具控制的情况发生,在未来或许就难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绝大多数的瑞士车站,我们只能通过机器购买火车票。十年以前,现在这些机器所提供的功能是由售票人完成的。因此,现在为了买一张票,我们必须跟机器沟通,而非跟人沟通。

  2.你的创作很大程度是关于他者的信息分享和艺术建构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你如何定位自己?你的作品又有怎样的艺术影响?

  我时常问自己,在网络的时代,记者这个职业是否还有必要存在?那种常见的媒体技术,比如说记者作为信息的把关人,媒体人决定什么样的信息被发表等等,已经不再符合当下的现实。我的创作是试图带来另外一种看待大众媒体的视角,一种不被经济因素、不被金钱驱动的视角,一种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信息社会的视角。举个例子,这个视角意在让人们意识到今日环境下,操控“真实”是如此轻易。

  2.1在二战后,“把关人”的议题是传媒领域非常关键的议题,这个概念的初衷是让人们远离邪恶权力,后来它又自己成为了邪恶权力,我们当下生活的社会,依然有防火墙这样的“把关人”存在……对这一现实的揭示,能让人们看到平时不注意的事物,与此同时,人们又非常热爱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你认为在线和离线的参与之间有什么区别?

  不同于面对面的交流,在线的对话一般会通过政府、企业和研究组织进行收集和存档,并转化为持续性的故事。虽然这些收集和存档行为的隐含结果或许要未来才会揭示,但是现在开始来思考这些会是值得的。

  在最近的在线项目《图-我》(Pic-me)中,我便探究了这个话题。Pic-me.com这个网站在谷歌地球上显示了Instagram用户发送图片的地理位置。用户的路径可以被追踪到,而具体的地点也在地图上被标记出来了。很多用户在使用社交网站时,往往没有意识到地理定位时默认开启的。因此,很多个人信息也在不经意间被暴露了。

  3.你的项目,dogmeat.org《狗肉联盟》揭示了人类行为一个好玩的方面,这里也涉及到文化差异?你是否可以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项目,以及项目中出现的故事?

  在2002年的日韩世界杯举行前,FIFA(国际足球联合会)发出正式的声明,要求韩国政府禁止在世界杯期间食用狗肉。在韩国,食用狗肉是一项久远的传统,事实上,一个世纪以前的欧洲也是有食用狗肉情况的。在dogmeat.org《狗肉联盟》项目中,我们(译者注:指Marc Lee和合作者,韩国艺术家金素奇kim sukhee)一起开启了挑战这一声明的行动,我们做了一些假的狗肉装置,在足球场馆前邀请人品尝。我们做了一系列海报和媒体宣传,甚至在苏黎世——也就是国际足联总部所在地——“开设”了一家狗肉公司(事实上并不存在)。媒体迅速报道了这一故事,我们也获得了大量的观众,他们的反应检验了我们关于这个事件的一些观念:国际足联的这一行为是带有后殖民主义倾向的。这一项目也或多或少减少了一些文化偏见。

  你如何看待这个项目折射的人性?

  人们会质疑食用狗肉,因为人与狗之间的关系或者其他的原因。但是这有时也变得奇怪,有些人们会去保护狗,对保护人却显得淡漠。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行为?是因为它关乎人类无法实现的一些东西,还是因为人单纯的爱狗多过爱人?

  3.1这个项目也折射了一些关于文化暴力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发生在相对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自于关联原始的、甚至食肉的行为的、我们对待动物和其他个体的态度,你在其他的文化中是否看到一种品质?传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一般来说,人对同类的保护要多于对动物的保护。然而,如果人们被政府、企业、宣传广告等控制和操纵,结果可能会不一样。在很多国家和文化中,邪恶行为的产生背后经常是经济利益的驱动。就像我提到的,食用狗肉本身在欧洲是一项传统,而现在却被认为是残暴的。在这些变迁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在发生改变,就像我们周遭的事物一样。我认为我们不能盲目地遵循传统,然而,同样地,我也认为我们在转移到其他的文化时,需要谨慎。

  4.加密信息的产生是因为保护儿童、国家安全等各种原因,你如何看待今天信息加密的现象?人类对信息加密的这种有益关注是否反而会扼杀了网络的真正意义?

  有人预测,未来的互联网会变为无穷多的局域网。我个人目前还没有感觉到,但我猜想它终将发生,这将令人非常难过。这个开放的、拥有内部链接结构的互联网带来了如此之多的社会福利,比如说开源的倡议、免费软件运动,和类似维基百科这样基于知识的网站。

  4.1人们从网络中可以得到什么?人们是否在网络上创造出这个时代的喧嚣嘈杂?我个人的理解,网络存在的根基是分享和参与者的共同构造,审查制度依然是一个重要组成,或许因为人们仍然怀有对旧时代媒体行为习惯的眷恋。通常,这些控制来源于旧系统的权力核心,当人们愿意出让属于他们自己的权力,或者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权力时,这些权力便会被系统所绑架,自然而然地,我们也不会拥有一个更好的系统。我想或许现在的人们还没有做好准备,你认为呢?

  我认为人们总是在想方设法逃避所谓“完美”的控制和审查,原因有二:首先,没有人会喜欢被控制和审查;其次,人们是有创造力的。当然,在网络时代这也变得更为困难,所以人们要意识到这些议题的存在,意识到这个世界在发生着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我们知道哪些信息在被审查,审查制度便会不复运转,因为人们会想出很多方法来躲过审查。

  5.你的艺术形式是什么?比如说,你的CITY《城市》项目的一部分在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科技中心(ZKM)展出,你是否认为你的作品带有雕塑或者装置的性质?为什么?

  在很多作品中,我的创作基础是用户产生的内容。在传统的摄影和录像艺术中,是由一个或一群艺术家决定展出的内容。然而,当内容由用户产生时,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获得一种声音,来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故事。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生活、希望、愿景、尤其是未来一代的文化。我认为,这样的创作方式相比传统艺术而言,会有更为广泛和重要的意义。在用户产生内容的前提下,我的有些作品是具有雕塑或装置的外观。在其中,我们可以囊括更多包括触觉、嗅觉和面对面沟通的感官体验。这对于纯粹的网络艺术来说是不可能的。因此,二者的结合使得创造出更为联觉的感官体验成为可能。

  5.1你的作品很少涉及正在兴起的“平板文化”或者说“掌上文化”,这是因为还没有到用这个工具进行创作时候?还是因为你仍认为创作核心应当是基于电脑的环境?

  最初的时候,我并不是很喜欢掌上应用,原因很多在网络上免费的服务,到了移动终端我们就得付费。然而最近的几年我的观念改变了很多,现在很多网络上的服务也可以通过手机的浏览器获取。当然,在网络上,我们可以自动获取最新版本。在手机应用方面,我们依然需要通过经常性的手动更新来获得最新的版本。

  事实上,我现在在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Institute for Technology Karlsruhe)合作一个项目,我们把已有的《10,000个移动城市》(10‘000Moving Cities)项目转换成一个基于遥操作的手机应用。这个应用使得人们可以在手机终端,配合Durovis 3D眼镜(译者注:由科技公司Shoogee开发的手机3D眼镜)来在3D环境下互动地体验这个作品,其目的是让人们能在3D环境下虚拟地行走于装置之间,允许用户选择不同城市,并实时听到和看见所选城市的内容。这个项目非常令人激动,而手机设备和应用也确实帮了大忙。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