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鹤楼来个深度幽会
- 来源:旅游纵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09-05-23 15:08
我对黄鹤楼一直有一种神往。自从小时侯读了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和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传世名诗后,这座名楼就永远地铭刻在心头。
登黄鹤楼,如在诗里
至门外, 买票后走进黄鹤楼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元代的胜像白塔,样子和北京的北海公园里的白塔很像。这座宝塔是从黄鹤楼原址移过来的,移来的时候,发现塔内有一个玉瓶,内装舍利子。现在这个镇塔之宝已经被博物馆收藏了。
由路入门, 登楼观景。眼中天地,自是心旷神怡。楼下山石之上有两只铜鹤,鹤踏蛇身龟背,相视似语,犹诉比翼双飞,地老天荒。又暗含黄鹤楼地处蛇山之巅,面向龟山。庭院两侧各有八角楼阁一座,左曰:瞰川,右曰:观虹。
至楼下,望之愈显楼之雄壮,整幢楼全是金黄色的,楼共高五层,层层飞檐,“黄鹤楼”三字匾额嵌在它顶层檐下,非举头仰望不得见,更像是整幢楼的眉目,激起了它的灵性与神韵。在底层檐下有块匾,上书“气吞云梦”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
全楼造型别致, 仿佛一只黄鹤意欲冲天而上。黄鹤楼各层大小屋顶交错重叠,飞檐翘角,如展翅欲飞的鹤翼,楼内外绘有仙鹤为主体,以云纹、花草、龙凤为陪衬的图案,加上金色琉璃瓦,更显金碧辉煌。
随众入厅,厅正中正面壁上为一幅大型“白云黄鹤”彩瓷壁画,以白云、江水、仙鹤生动地表现出一种浪漫意境。高数丈,仰面观之,云雾飘渺,景物栩栩如生。导游正讲解内柱上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尽天地忧,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对联虽以忧愁结尾,读罢却无忧愁之感,文字所致,另有一番天地。
登楼而上, 层层观景。二层为唐、宋、元、明、清黄鹤楼复古模型,历朝各不相同,方知黄鹤楼亦随江山兴衰存亡,潮起潮落。我看了才知道现在的黄鹤楼是以清代同治楼为蓝本新建的。
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四楼大厅用屏风分割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随心化境,情深意远。
不知不觉已至顶层,顶层大厅的《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装点其间,更给黄鹤楼平添些许厚重的文化气息。历史上的黄鹤楼,与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齐名,号称江南三大名楼,其又有“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古黄鹤楼“凡三层,计高九丈二尺,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新楼更加雄伟,外看5层,实则9层,暗含“九五”之数。加上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共高51.4米,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难怪黄鹤楼堪称“天下江山第一楼”。
在顶层厅外走廊, “ 极目楚天舒”,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武汉三镇风光尽收眼底,巍峨的长江大桥横江而过。让人不禁想起毛泽东的词:“一桥飞架南北,高峡出平湖”。另外一条汉江把汉阳,汉口分成两块,而我所在的地方就是武昌,所以称为武汉三镇。真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要不还真不知道怎么区分。浩荡的长江滚滚东流,巍峨的长江大桥横江而过。
这个时候再读崔颢的黄鹤楼,才真能体会诗中意境。隔江相望的是24层的晴川饭店以及龟山电视塔,这些建筑交相辉映,使江城武汉大为增色。我耳边不禁响起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是啊,现在的黄鹤楼要比古时的旧楼壮观多了。黄鹤楼上,放飞我心!难怪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
登黄鹤楼,我不由想到人生的攀登。每一次的攀登,都应该于更高处对过去的总结和回顾,对自己下一段旅程的探索和思考,只有这样人生才能升华,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崔颢李白毛泽东做到了,我们呢?
写黄鹤楼,景借文传
黄鹤楼开始广为人知,正是因崔颢那首:“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闻名。“景借文传”,在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证实。崔颢成全了一个黄鹤楼,赋予它一段不毁的生命,黄鹤楼也成就了崔颢。
1927年2月,毛泽东考察完湖南农民运动后来到武昌,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空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1952年,毛泽东游黄鹤楼,不得不戴着口罩,但还是让一个孩子认了出来。刹那间,人群潮涌,警卫使出浑身解数才保驾下山。毛泽东对此感叹道:真是下不了的黄鹤楼!
凭栏许久, 不舍得走。在黄鹤楼,我能深深地感到一种荆楚大地的文化气息。
历代的考证都认为,黄鹤楼的名字是因为它建在黄鹄山上而取的。古代的“鹄”与“鹤”二字一音之转,互为通用,故名为“黄鹤楼”。因山得名的说法为黄鹤楼得名奠定了地理学基石,因仙得名的说法却令赏楼者插上了纵横八极的想象翅膀,满足了人们的求美情志和精神超越需求。两种说法各具功能,以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其实,在这临江的山巅建楼,首先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三国时期,当时吴主孙权出于军事目的,在形势险要的夏口城即今天的武昌城西南面朝长江处,修筑了历史上最早的黄鹤楼。黄鹤楼在群雄纷争、战火连绵的三国时期,只是夏口城一角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的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往事越千年,黄鹤楼时毁时建、时隐时现,历经战火硝烟,沧海桑田。
下黄鹤楼,公园景拾
下了黄鹤楼,向后山公园走去,却见一清代黄鹤楼铜顶。原来楼因战乱遭火劫,唯余此物。1700多年来,黄鹤楼曾经七建七毁,或毁于战火,或毁于雷电,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大火。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公元1884年,清代的最后一座楼阁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百年后,一座金碧辉煌、雄伟壮观的楼阁横空出世。正可谓千古风云传盛事,三楚江山独此楼。
天灾人祸,让这座历史名楼饱经了沧桑。风雨里她倒下了许多次,但她每次都坚毅地站了起来,一次比一次挺拔,一次比一次壮丽。在浪花淘尽英雄的长江边,注视着这片古老大地的兴与衰,历史曾在这里留下过深深的烙印,才子佳人的诗篇又使黄鹤楼气韵十足。
顺山脉林中大路穿过数个牌楼,每个牌楼各书一景,诗意盎然。最后一个牌坊上写有“精忠报国”。在黄鹤楼公园东区山凹处,有岳飞横刀立马雕塑一座和岳武穆遗像的岳飞纪念亭及“还我河山”的石刻。
看着这些,想起岳飞的身世,不禁悲凉,心头涌出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词句。岳飞也在这里留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如果天下人都以“还我河山”这四个字为戒,就不会有亡国之悲了。
沿林中小路下山,园内楼阁亭榭,独具匠心。传说李白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自愧不如地说:“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
眼前是雄浑壮丽的黄鹤楼,面前是滚滚东逝的长江水,尽管今天的黄鹤楼已不再是当年崔李之人登临的黄鹤楼了,胸中却沉积千年的历史遗梦,脑海中也涌起了无限遐思……
Tips
周边景点
红楼广场:在黄鹤楼下便是红楼广场,这是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地方,游客可以与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合影。
东湖磨山风景区和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坐落在东湖风景区的珞珈山上,出门后可以沿杨柳依依的东湖岸漫步,遇到湖上划船为生的渔家,让他送你们去东湖磨山风景区。在东湖上泛舟也是件非常令人愉悦的事情,虽无西湖的优美,但同样能感受到范蠡与西施的浪漫。到磨山后可以参观楚城、植物园等等。
交通指南
电车1 路短途: 汉阳文化宫—— 黄鹤楼——水果湖
10路:武昌火车站→千家街→首义路→黄鹤楼→龟山→古琴台→武胜路(新华书店)→航空路→青年路→机场河→常青路→汉口火车站
饮食
汉人把吃早餐叫“过早”。小吃店遍布大街小巷。当然武昌户部巷“过早”最有特点,户部巷有武汉小吃一条街的美誉,集中了正宗的武汉小吃,基本可把武汉名小吃一网打尽。推荐品种有面窝、油条、热干面、豆腐脑、糊粉汤、欢喜坨、糖糍粑、豆皮、蛋花米酒、紫菜卷等等,我觉得臭豆腐干、豆皮、热干面外地几乎没有,应该优先尝尝。
特色街
江汉路步行街:江汉路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最耐看的是一字排开各种建筑:欧陆风格、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文艺复兴式、古典主义、现代派……人们说,江汉路是武汉20世纪建筑的博物大全。
吉庆街:在汉口还有一条街叫吉庆街,因电影《生活秀》而出名。那里是武汉人宵夜的好去处,不但有香辣可口的各色小吃,更有穿行其间的流浪歌手、江湖艺人,产生过“拉兹”等闻名全国的四大天王。
舞月飞/文、图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