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亩产普遍2000斤

  2014年,湖州师范学院“太湖水星”队参加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农财宝典》承办的2014水产中国——全国高校大学生行业联合调研活动。这是该队调研报告的节选版。

  本次调研活动共走访湖州市3县2区,对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养殖公司(或户)、饲料生产企业、水产养殖协会和渔药疫苗生产厂家等进行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共发送问卷100多份,收回有效问卷89份。

  湖州是浙江省内陆水产养殖的重点地区,2013年草鱼产量为24149吨,其中吴兴区为7975吨,南浔区为4935吨,长兴县为5250吨,德清县为5273吨,安吉县产量为716吨。

  调研结果表明,草鱼养殖模式主要有主养、套养和混养,其比例分别达到11%、41%和48%,搭配形式多样,其中草鱼混养白鲢、花鲢、鲫鱼居多(如图3)。

  目前,长兴县林城镇草鱼养殖户总体不多,养殖面积也不大。48.3%的养殖户面积不超过20亩,最大不超过100亩。90%草鱼养殖户都配备轮式增氧机,其中50%养殖户会在每5-6亩鱼塘(1.5米深)配有一台3kw增氧机。61.5%养殖户的鱼苗来源于育苗场,其余自繁自养。

  养殖户一般在2-3月份放养草鱼。主养草鱼的池塘中,若放养1两的鱼种,密度则1500-2000尾/亩;若放养1斤的草鱼种,则500-600尾/亩;若放养2-3斤的草鱼种,则200-300尾/亩。若不同规格的混合放养,则每亩放养1两的草鱼50-60尾、1斤的草鱼为200-300尾和3-4斤的草鱼为200尾,养成规格一般依次为1-2斤/尾、3-4斤/尾、8斤/尾及以上。放养大规格鱼种(2-3斤/尾)在当年7-8月份达5斤以上即可销售,有些等到12月份或翌年1月份方可出售。46.2%的养殖户草鱼亩产在2000斤以上,52.8%的养殖户亩产在1500-2000斤左右。

  目前养殖过程中一般以排污、定期补水、微生态制剂调水等方式来调控水质,后二者居多,而补水频率主要以半个月为主,但多数时候取决于水质好坏和天气因素。我们发现养殖户在平时一般采用EM复合菌、复合芽孢杆菌、强氯精、强力菌毒净、二氧化氯和硫酸铜、复合碘溶液和碘富等来消毒与调节水质,多效生物底改、护水解毒宝、祛毒分解底改、底质净化颗粒等缓解底泥中不良和水质太肥现象;水瘦时用氨基酸速肥、氨基酸硅藻旺、肥水宝、营养肥水膏等来进行肥水;增强水体营养,常用葡萄糖离子钙。调研结果显示,在病害较少的情况下,草鱼养殖成活率高达90%以上,而当水质环境管理不善、天气不佳等因素会导致病害频发,成活率不到60%。

  调查显示,80%养殖户认为出血病是草鱼常见病害,53%认为肠炎病是其遇见的常见病害。病害的高峰期为4-9月,其中4-7月肠炎,5月水霉病,6、7月细菌性老三病,8月底、9月初为寄生虫(中华鳋、锚头鳋)病。出血病有病毒性和细菌性两种,其中病毒性出血病主要发生于草鱼鱼种,主要以肌肉出血为主,而细菌性出血病不分鱼大小都易发生,以鱼体表出血或肠道充血为主。

  文/湖州师范学院“太湖水星”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