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的国度(下)

  撒切尔夫人曾评论称,欧洲不缺乏最优秀的科学家,在知识经济竞争中的劣势要归因于落后的资本市场,尤其是风险资本市场。但风险投资市场显然不是得自上帝对美国先天的偏爱,而是得益于政府煞费苦心的培育,并且也经历摸索到完善的过程。

  项目成功,SBIC向SBA支付利润,SBIC应向SBA缴纳按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之后再缴纳总利润的10%。其余利润在投资人和投资管理人之间按8:2分配;项目失败,则由SBIC和SBA承担相应的损失。

  SBIC的运作逻辑,就是美国政府提供部分担保,降低私人投资风险,并承诺在成功时让利于投资人。

  据SBA提供的数据,2000年,SBA用2700万美元的担保,在公开市场上得到23亿美元的贷款,连同私人投资的12亿美元,SBIC共得到3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投资。由于有了这批投资,小企业又可以得到15亿美元的银行贷款。这样,总共50亿美元流向了小企业。政府2700万美元的担保,带动了50亿美元的投资。细究起来,这50亿美元都是来自民间,只不过政府要为其中的23亿美元承担还本付息的责任,政府每投入的1美元,预计损失8美分,这个损失由国会的预算提供。但是,由于SBA在选择投资管理人这个关键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保证了运作的成功。累计到2001年底,政府的初始投资收回后,仍有盈余6亿美元。

  SBA从1958年开始推出小企业投资公司项目。该项目作为联系风险投资家和小企业的纽带,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公共-私人合作关系的典范。像苹果、康柏、英特尔、美国在线这些著名公司都是在该项目扶持下成长起来的。

  撒切尔夫人曾评论称,欧洲不缺乏最优秀的科学家,在知识经济竞争中的劣势要归因于落后的资本市场,尤其是风险资本市场。

  但是让人艳羡的风险投资市场,显然不是得自上帝美国先天对的偏爱,而是得益于政府煞费苦心的培育,并且也经历从摸索到完善的过程。

  1946年,美国联邦政府委任哈佛教授.乔治.多里奥特(Georges Doriot)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家向公众融资的公立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和发展公司(America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成为后世VC业的模式示范,多里奥特被誉为美国风险投资之父,而AMD是美国风险投资业当之无愧的黄埔军校和孵化器,和美国很多有官方背景的公司一样,最终行业兴起,而AMD则消逝在历史尘烟中。

  美国陆军很快仿效IQT模型,在2003年建立了自己的VC组织OnPoint,初始捐赠基金为2500万美元;2006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又紧随其后创建Red Planet Capital(红色星球资本),网页称,计划每年投资约2500万美元,每个项目投资300万-500万完美元,重点投资和空间计划相关的高科技,目前覆盖四个领域:通信技术、生物科技、清洁能源、工业创新。

  所以在SBA,提供给小企业资金,是创新创业的活力源泉,科技创新同样如此。

  作为科技创新帝国,美国目前约有中小企业2500万家,其数量约占美国全部企业数量的98%,是美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而在SBA提供第一、第二阶段分别侧重研发和转化的资金后,美国政府尤不自足,以IQT为代表,事实上提供的是第三阶段资金。2014年,一部科幻影片《星际穿越》风靡全球,在片中,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秘密地进行着一项拯救人类的计划。让不少观众好奇的是,为什么一项事关人类生存的科学计划要如此偷偷摸摸?

  欧洲的科技政策辩论,主要都围绕实际操作层面,如怎样执行某些政策,是否能实现预期的目标,对鼓励创新的发展议程都公开而明确;而美国的争论却更多围绕,国家在推动科技创新中,是否该发挥作用?有形的手何处应该收手?

  崇信市场,让政府始终保持着对“市场的敬畏”。人人都知美国是创新帝国,但是托起这个帝国的不仅仅是市场,背后还有一只隐形的大手。

  赵岩/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