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融资潮来袭

  •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 关键字:海通证券,中信证券,西南证券,国元证券
  • 发布时间:2014-12-20 12:30

  从历史上看,券商的融资潮每次都发生在市场高点,时机把握相当精准。目前市场又一次追捧券商股,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窗口。但产业资本却在悄然减持了。

  岁末券商股牛气逼人,市净率(PB)从年初的1.1-1.7倍暴涨到板块平均估值4.68倍PB。

  这得益于其基本面的切实转好。随着行业管制放松并向市场化方向演进,在国际化大发展的过程中,中国券商确实有可能诞生类似高盛、大摩一样的投行巨头。

  但投资者是否能顺利参与这一行业的成长盛宴呢?

  券商作为资金和人才密集型的行业,对资金有天然的饥渴。另一方面,券商也确有补充资本的需求。

  所以,券商股权融资潮是可以预期的。而且,从历史经济看,券商恰恰有着过人的借风“做大做强”的能力。

  2009年资金泛滥小牛市,7月,国元证券(000728.SZ)最高涨到26元,立即推出增发预案,无奈预案推出后跌到16元,随后国元证券有如神助,脱离板块指数一路涨到增发时的22元,顺利以19.8元/股增发5亿股。但国元证券此后反而因增发募资的摊薄,ROE从2009年的6.85%,逐年下滑,2012年最低跌至2.74%,甚至不及银行一年定存。股价最低跌到7.8元(以增发后的股本计算,下同)。

  同一时期西南证券(600369.SH)也借机增发,价格由18.7元/股被迫下调至14.33元/股,成功募资60亿元,建了一批营业部和充实了资本金。增发后,2011年-2013年ROE在2.38%-5.88%之间变化,股价最低跌至6.8元。

  最牛的是中信证券(600030.SH,06030.HK),2007年8月,中信证券增发定价74.91元/股,募资250亿元,从此奠定券商一哥地位。增发后ROE在2008年-2011年稳定在13.5%-17%之间,2012年跌到4.9%,2013年恢复到6%。股价最低跌到24元。

  海通证券(600837.SH,06837.HK)于2007年11月定向增发,以35.88元/股的价格募资260亿元,募资甚至超过中信证券。增发后的6年ROE也仅在5%-10%之间徘徊。股价也从牛市高峰的66元,最低跌到13元。

  其他券商股的融资桥段大致相似。从历史看,每一轮融资潮几乎都发生在市场高点。这次风又来了,券商岂能错过好机会。连续三个涨停之后,12月18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不排除未来三个月内筹划发行股份补充资本的可能性。”

  而且,现在认为券商“不贵”的观点还真多起来了。同为金融行业的银行估值还停留在净资产附近,而行业ROE在20%左右。假设券商融资后净资产增厚,估值下降到2.5倍PB,并假设由于市场走好,资本市场得到大发展,行业ROE提升到10%-15%,再假设银行由于直接融资的发展导致长期ROE下滑到10%-15%,券商还是比银行贵。

  注意,产业资本却对持有的券商股进行了集中减持套现,两市共19只券商股,遭重要股东减持的超过一半。

  短时间内如此大规模被减持,就是上轮牛市也未曾见。

  所以,普通投资者拿真金白银参与未来世界级投行的宏图大业就要思量了。在一个没有差异化竞争能力的行业,实在不清楚谁能成为中国的高盛,更何况高盛未诞生,估值已高企。

  本刊特约作者 叶超/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