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智能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 关键字:大数据,人工智能,TrueNorth
  • 发布时间:2015-01-06 08:56

  得益于大数据的勃兴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人工智能已从科幻电影中走进现实。

  从音视频识别、网络搜索、机器翻译,到智能汽车、智能机器,处处不乏人工智能的踪影。

  而初露端倪的信息物理系统、脑机接口等技术,更拓展了人工智能应用的想象空间。

  未来,人工智能将与计算如影随形,计算无处不在,人工智能也将无处不有。

  当有关人工智能利弊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时,一个万物智能的时代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这也是我们计算机人的梦想。

  科幻电影之所以受到很多研究人员的喜爱,是因为它能拓展研究人员的思维空间并由此可能带来新的灵感。但今年4月首映的《超验骇客》带给研究人员的却是担忧。

  被誉为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的斯蒂芬·霍金,对《超验骇客》评论道:“成功制造出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将是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但不幸的是,它也可能会成为我们历史上最后的一个里程碑,除非我们能学会如何去规避这种风险。”

  无独有偶,在电动汽车和宇航领域分别创建了特斯拉和Space X的埃隆·马斯克,在今年8月发文表示:人们必须万分警惕人工智能,它们比核武器更加危险。

  学术界和产业界两位标志性人物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使得人工智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发各界的关注。

  人工智能源于计算机先驱阿兰·图灵在1950年发表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他在论文中提出了评估机器智能的图灵测试:如果电脑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其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则电脑通过测试。

  今年6月7日,适逢图灵逝世60周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的图灵测试中,一个模拟13岁男孩、名为“尤金·古斯特曼”的聊天机器人通过了图灵测试。这是计算机首次通过图灵测试。

  这个结果在计算机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图灵测试本身过于简单和粗放,质疑它是否能恰当地评价机器的智能。

  但是,伴随着计算性能、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进步,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却是不争的事实。

  需要指明的是,人工智能与当下流行的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智能设备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尽管两者都是基于软件的应用,但智能设备是机器根据事先编写的算法去实现特定的功能,或者说,人们已经通过预置的算法“规范”了机器的所作所为,也可以说今天的智能机器其智商是恒定不变的,它们较之其上代产品体现出的更多智能,本质上是算法经人工改进后的结果。

  而与当今智能机器最大不同的是,机器智能的智商可以自主而非人工干预地持续提高。倘若人工智能设备具备类似生物的进化属性的话,机器智能的进化周期则要比生物的自然进化周期快得多。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正是靠着智力才成为万物之灵,因此,在没有人为干预下,一旦机器聪明过头了,就存在着失控的风险。这也是霍金、马斯克等人对人工智能担忧的原因所在。

  然而,并非所有学者都认同霍金、马斯克担忧的原因。作为互联网时代最著名的预言家,凯文·凯利认为,机器人会消灭人类这种想法是典型的好莱坞场景。而微软亚洲研发集团主席兼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表示,从学术上看,即便是通过了图灵测试,机器也是无法与人相比的,因为机器不具备人所具有的思维能力。从应用上说,对人类价值越大的应用,才会有更大的市场和更持久的生命力。

  当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研究热点和重点之一。美国国防部先进技术项目局(DARPA)于2010年启动了SyNAPSE(神经自适应可塑可扩展电子系统)项目,目的是为高度自主性的无人系统研制按照哺乳动物大脑机制工作的处理器。今年,IBM发布的拥有4096个内核的神经网络芯片TrueNorth,就是SyNAPSE项目的成果,DARPA为此向IBM提供了5300万美元资助。而谷歌则选择与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合作,双方联合组建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借助量子计算机进行机器学习方面的研究。而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在2005年便发起了由多家英国大学和企业参与的SpiNNaker项目(脉冲神经网络架构),该项目曾在2011年研发了包含100万个特制的ARM内核处理器。微软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在今年7月举办的微软研究院学术峰会上,演示了微软人工智能项目Adam的最新进展。百度也已经启动了名为“百度大脑”的人工智能计划,并不惜重金从谷歌挖来了人工智能重量级专家吴恩达等一批精英人物。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处在起跑加速阶段,尽管IBM TrueNorth芯片能模拟100万个神经元和2.56亿个突触,但这与人脑具有的1000亿个神经元和150万亿个突触还相差甚远;而SpiNNaker研发出的100万个内核处理器,只相当于模拟了人脑1%的功能。

  尽管人工智能尚显稚嫩,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小到智能手机中的语音识别、网络搜索,大到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中展现出威力和魅力。

  伴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日益增大的巨量数据集和超级的计算能力将会加速以机器学习为特征的人工智能的发展。

  未来,较之物联网范畴更广的信息物理系统,将打破计算机的信息空间与自然界的物理空间之间的界限;在更遥远的未来,随着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绕过”五官,直接与计算机交互,从而有望实现“天人合一”。

  网络无处不在,带来计算的无处不在,进而,以软件为依托的人工智能也将无处不在,万物从而智能。

  但是,任何技术都有被误用、滥用甚至恶意使用的可能,即便是像诺贝尔发明TNT炸药的初衷是为了开山采石,但诺贝尔的发明却不幸成为屠戮生灵无数的凶器。从这个意义上说,霍金和马斯克的警告理应引起社会的重视。但我们也应该相信,人类拥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提前干预,将企图消灭人类的机器“扼杀”在萌芽期,从而避免失控的局面出现。

  较之霍金、马斯克的警告更为现实的是,从现在开始就应该研究人工智能对人与社会可能产生的质变性的影响。

  科学技术发展至今,几乎全部是为了延伸人们的物理空间和思维空间,如飞机拓展了人的移动范围,计算机提升了人的效率。但这种延伸对人类的进步或者说改变是渐进式的,并没有对人作为社会性的心智动物的特有属性带来很大影响。克隆技术之所以引起广泛的关注,是因其涉及到社会伦理。而人工智能终将涉及到人的隐私乃至意识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当脑机接口技术成熟时。或许,这将是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报记者 马文方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