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器人的关键年
-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机器人,瑞士ABB,装备,制造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6 09:10
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继续呈现爆发性增长态势。中国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数量规模达到34714台,同比增长高达92%,远超预期50%左右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的统计数据显示,国产厂商2014年上半年共销售工业机器人6400台,预计今年全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将超过12000台,同比增长25%。
但是,需求高速增长却难掩国产厂商市场地位的尴尬状态——目前,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和安川,仍然占据大部分的中国市场。如何在核心部件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如何在更多垂直应用领域占据更大市场份额,无疑是所有国产厂商亟须解决的难题。国内最大的国产机器人厂商——沈阳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2015年将是国产机器人厂商与国际巨头对决的关键一年。
高速发展的机器人市场是“馅饼”,也是“陷阱”。当全球企业都对这块市场蛋糕虎视眈眈之时,尚在“襁褓”中的中国企业面对激烈竞争如何成长,也是一个伤脑筋的问题。更让业内人士担心的是,机器人发展势头如果过热,可能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
我国装备制造业每年25%超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工业机器人产业既可通过智能化生产让厂商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制造水准,也可以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无疑是破解中国工业成本快速增长、低附加值、受环境资源制约等因素的重要选择。目前,“机器换人”项目被许多企业提到议事日程。
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投资热情高涨。全国已有上海、重庆等近40个城市相继提出了打造机器人产业基地的构想,青岛国家高新区更是成为科技部批准的首家“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仅15个月,就拥有了涵盖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工程应用和零部件配套的相关企业成员138家。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9月,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已达428家,其中2014年新增175家。这428家机器人企业中,88%是系统集成商。预计2014年中国机器人相关企业将达到500家。
2014年12月17日,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举行新机器人中心开幕仪式。安川电机的新地标建筑汇集了机器人中心、解决方案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安川电机的负责人表示,在中国建设这样一个中心是希望更多的客户能够亲眼目睹安川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向客户提供最佳的方案,推荐最适合的产品。目前,来自于中国的收入已占该该集团总收入的20%。据悉,安川电机将进一步扩张其沈阳工厂的产能。
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美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长逐步放缓,国际巨头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目前,全球机器人产业的四大巨头都已经在中国投资设厂,而且还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扩大产能。
目前,国际巨头的产品普遍以6轴或以上高端工业机器人为主,几乎垄断了汽车制造、焊接等高端行业领域,而国产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一般还只是局限于搬运和上下料,处于行业的低端领域。中国的国产机器人在很多地方还有待改进。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虽然拥有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但国产厂商却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
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减速器、交直流伺服电机和控制器。而这三大关键部件,国产厂商只能依赖进口。
曲道奎指出,附加值低是当前中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机器人产业是技术、人才、资金密集程度高的高端产业,但这一“三高”产业如今附加值却不高,产出较低。在少利可图的情况下,今后谁来投资、发展机器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很多机器人厂商生产的通用类机器人,大家看起来感觉挺高大上的,实际上,机器人的大部分部件都是直接购买别人家的产品,他们能做的就是拧螺丝。”广州启帆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周伟表示,没有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国产厂商就不能和德国库卡、瑞士ABB等国际巨头在同质化的产品层面进行竞争。研磨机器人和冲压机器人,就是广州启帆选定的差异化产品。武汉奋进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也采取了类似的差异化策略,不过,它们的差异化是锁定了一个特殊的行业——车轮制造,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效果。
喷涂、电焊、冲压、搬运,机器人能做的事情还远不止这些。排爆机器人、深海机器人、救灾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机器人已经出现在了越来越多的特种应用领域。未来机器人的应用将不仅仅局限在繁重的生产制造领域,还会拓展到酒店、办公室、户外探险、深海采掘等领域,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目前,扫地机器人作为服务机器人的典型代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所接受,迎宾机器人、送餐机器人、炒菜机器人、叠衣服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的服务机器人产品也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场景中,无人驾驶汽车、可以用人的意念控制的假肢等产品也正在从实验室走向现实。未来,随着中国老龄化人口的逐渐增加,看护机器人也必将成为很多老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助手。
“在世界范围内,服务机器人只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技术向产品、产业转化。机器人正在从工业走向服务,得到广大投资者的关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王田苗认为,服务机器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正处在一种分散性、高成长性的发展阶段。“目前服务机器人在全球市场每年的销量接近2500万台/套,市场规模达到280亿美元,超过了工业机器人市场一半。预计2017年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过工业机器人,达到500亿元~700亿元。”
王沛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