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期现套利奥秘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王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12 14:30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无论市场如何,王林总能完胜。在他看来,期现套利交易并不需要对市场进行主观预测,只需要判断现货与期货的价差是否合理就行
刚刚赴完午宴的王林,正向着威斯汀酒店的VIP室走来,微微泛红的脸上,欣慰与沉重的表情小幅度地切换。
听完“金融界股指期货论坛”的上午部分,他已经略感疲惫,但利用午休时间向记者讲述“期现套利”的故事时却依旧神采奕奕,仿佛在股指期货中,他找到了对冲交易的乐趣,纵然耳边不断响起那悠扬舒缓的轻音乐,也无法胜过那份乐趣所在。
早在两年前,他就已经同几位合伙人开始筹备上海富晶资产管理中心,尽管从筹集资金到开户一路上困难重重,但为了能呼吸到股指期货市场中清新的空气,依然耕耘在一线。
在他身上,似乎能看到一种大智若愚的淡定,一种宝刀未老的深沉,一种满腹经纶的智慧。
这是一位老练的投资人,否则又如何能耐得住寂寞,耗用长达两年的时间设计出股指期货套利模型,以追求稳定为基石,带给投资人20%至30%的年化收益,达到可持续化长期经营。
在股指期货横空出世的今天,王林做了一把期现套利的漂亮头单,将那些没有锁定对冲的基金远远甩在了时代的后面。
期现套利第一单
不谈行业, 不谈个股, 便是这位“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第一人”的神韵所在,表面上看,是他对行业和个股的关注度远远小于股指期货,但实际上,正是因为已能完全掂量出行业乃至个股的分量,才下定决心运用对冲,而不仅仅是投资于单边市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喧嚣的90年代》一书中曾经讲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毁灭的种子是什么?第一个就是繁荣自身。”此言几乎应验于所有商业领域,而发生在1999年中国股市的所有“非理性繁荣”,都将在日后经受考验,只是在当时人们毫无察觉,一如当前的股市之寒。
只是在这股寒风之中,王林将御寒做到了极致。“可以说期现套利模式没有风险,唯一的风险就是市场关闭。”这一点,不难从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当天的交易中窥见一斑。
那日,王林的套利系统已是“整装待发”。当沪深300指数开盘与股指期货5月合约价格相差92点的瞬间,便在3450点卖期货,3360点买现货,3秒钟的时间,将期现套利完美呈现。尽管当日现货浮动亏损3.7万元,但期货按结算价盈利5.5万元,总体上实现正盈利。
当日, 开盘就进行期现套利的现货成交记录就达3000多条。“大笔处理现货和期货交易并不是手工操作所能完成,所以需要借助于套利系统,”也许这便是王林保证稳定收益的不二法宝。
而在4 月1 9 日, 沪深30 0 指数下跌5.36%,股指期货5月合约暴跌6.39%的环境下,王林的套利交易系统实现期货盈利100多万元,股票浮动亏损70多万元,浮动收益仍有30多万元。
不仅是在下跌时赚钱,市场盘整时也不例外。面对4月20日的盘整市,王林盘中平了两手期货,盈利14.5万元,尽管对应现货亏损11万元,但仍赚了3.5万元。
就这样,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无论市场如何,王林总能完胜。在他看来,期现套利交易并不需要对市场进行主观预测,只需要判断现货与期货的价差是否合理就行。
所以在操作上,他主攻5月合约与现货的套利,只要事先确定20%至30%的年化收益,并在价差为60点左右的时候出击,就能安安稳稳赚钱。
不过,其中也难免有技术问题,正如王林所说,“卖出期货比较容易,买入现货却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而当前最好的方式就是严格按照指数公司的权重完全复制沪深300指数。”这便是期现套利的奥秘所在。
也许很多人将股市暴跌归咎于股指期货,但在王林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期货就像现货的风筝一样,风筝就算飞得再高,如果放风筝的人要回家,风筝一样被拉回来,到了结算日,一切都得按现货说话,也就是牵风筝的人是做决定的。”
此番妙喻,将期货与现货描摹得活灵活现。的确,到了交割日,期货一定按现货价交割,也就是说他们的价差一定是趋于0,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波下跌中,王林可谓是剑走偏锋,将股指期货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笑道,“实际上,在这波下跌中,我在不断买入现货。”
合伙制基金将成气候
如今辉煌的背后,却是两年的漫长道路。对于王林来说,这段时间并不是人生意外的磨难,而是与生俱来的体验。
在资金募集方面,王林就有过不少考虑,最终还是觉得有限合伙的方式最为靠谱,“毕竟在合伙企业中,资金的进入和退出都很方便,管理人与客户分别以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形式进入到合伙账户下,就能解决资金的募集问题。”王林坦言,“仅注册合伙、筹集资金就折腾了一年时间。”
不过,合伙制基金在两年前还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就
连监管部门一时间也难以拿捏,从注册到开户更是举步维艰。尽管王林早在担任某金融工程研究院院长时,就曾考虑过这个模式,但万万没有想到执行上竟然波折重重。
实际上,一如巴菲特的合伙制基金一样,在美国,合伙制基金实际上相当普遍,但是囿于法律的规定,国内这方面一直未成气候。
那个时候,王林曾经联合十几家希望成立合伙制基金的企业,同工商与登记部门沟通。直到2009年12月,《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增加一款规定,“投资者包括中国公民、中国法人、中国合伙企业及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规章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一纸《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的修改,意味着合伙制企业将被允许开设证券账户参与二级市场投资,也总算让合伙制基金看到了希望。
终于,王林绕过了信托平台,成立合伙制私募基金(上海富晶资产管理中心),打通了“开户关”,组织团队合作开发牵涉三个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并选择了控股期货公司的一家中等券商,完美演绎了期现套利之前的所有环节。
也正因为此,王林的合伙制基金受到了不小关注,毕竟它能绕过信托产品公司暂时不能开设期货账户的尴尬困境,拓宽了投资范围与套利空间。
而今,富晶资产所主导的期现套利在王林掌控之下,俨然已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只是稳坐于沙发那端的王林没有丝毫得意的神情,“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实现稳定的收益。”王林这一路,见过不少投资人,更见证过不少奇迹,但对于催生奇迹的自己,却不断在放低身架,那种“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意境骤然间感染着每一个人。
实业乃命脉所在
谈话中,对于此前在证券业协会、信托投资公司、金融工程研究院的工作,王林充满着感激,他定了定神,望了望窗外,说道,“这些经历,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的风险。”
追忆过去,王林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宾客”之一,自2002年起,他就一直期盼着股权分置改革,更设计过以“新老划断”为核心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也就在上证指数失守千点关口的2005年,就在所有苦难促成一段新高潮的起点,号称“中国股市第二次革命”的股权分置改革呼之欲出,那个时候,王林终于笑了。
但是对于过往,王林似乎不愿过多提及,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活在当下,满腹愿景的人。
已过不惑之年的王林,在股指期货市场驰骋的同时,正将人生的方向盘转向另一个轨道,“也许两年之后,我会将套利交易交给助手打理,然后全身心投入到‘教外国人学好中文’的项目之中,”这大概是他发自内心的声音,王林笑了,笑得很自然,笑得很欣慰,似乎比谈投资的时候轻松了许多。
“在这方面我倒是花费了不少工夫,申请的10个专利中,其中两个已经拿到发明专利的证书,具体设计,以后就知道了。”王卖了个关子。
可以说,一个长期蛰伏在资本市场中的投资人,能在利益的诱惑之下适时转身,做着一件让社会文化氛围愈发明净的事情,不得不令人反思到文化和经济、文化和投资的关系脉络,因为很多时候,往往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侵蚀掉了原始的投资精神。
而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并非大把大把的钞票就能解决问题,更需要的是良好的文化氛围,许多错字连篇的文章和电视剧字幕将汉语文化的纯洁和高贵抛到了九霄云外。王深吸一口气,“如果能让全世界的外国人都学好中文,那么我们倒是省下了学外语的工夫。”
话虽如此,但似乎在王林的骨子里,投资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资本市场的沉沉浮浮,让那些在不同游戏规则之下的玩法犹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而真正能做得长远、走得稳定的事业,往往是那些最实实在在的东西。
从实业转战到资本的王林,终究还是会从资本转回到实业,或许,对于玩转期现套利的王林来说,做实业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
……
刚刚赴完午宴的王林,正向着威斯汀酒店的VIP室走来,微微泛红的脸上,欣慰与沉重的表情小幅度地切换。
听完“金融界股指期货论坛”的上午部分,他已经略感疲惫,但利用午休时间向记者讲述“期现套利”的故事时却依旧神采奕奕,仿佛在股指期货中,他找到了对冲交易的乐趣,纵然耳边不断响起那悠扬舒缓的轻音乐,也无法胜过那份乐趣所在。
早在两年前,他就已经同几位合伙人开始筹备上海富晶资产管理中心,尽管从筹集资金到开户一路上困难重重,但为了能呼吸到股指期货市场中清新的空气,依然耕耘在一线。
在他身上,似乎能看到一种大智若愚的淡定,一种宝刀未老的深沉,一种满腹经纶的智慧。
这是一位老练的投资人,否则又如何能耐得住寂寞,耗用长达两年的时间设计出股指期货套利模型,以追求稳定为基石,带给投资人20%至30%的年化收益,达到可持续化长期经营。
在股指期货横空出世的今天,王林做了一把期现套利的漂亮头单,将那些没有锁定对冲的基金远远甩在了时代的后面。
期现套利第一单
不谈行业, 不谈个股, 便是这位“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第一人”的神韵所在,表面上看,是他对行业和个股的关注度远远小于股指期货,但实际上,正是因为已能完全掂量出行业乃至个股的分量,才下定决心运用对冲,而不仅仅是投资于单边市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喧嚣的90年代》一书中曾经讲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毁灭的种子是什么?第一个就是繁荣自身。”此言几乎应验于所有商业领域,而发生在1999年中国股市的所有“非理性繁荣”,都将在日后经受考验,只是在当时人们毫无察觉,一如当前的股市之寒。
只是在这股寒风之中,王林将御寒做到了极致。“可以说期现套利模式没有风险,唯一的风险就是市场关闭。”这一点,不难从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当天的交易中窥见一斑。
那日,王林的套利系统已是“整装待发”。当沪深300指数开盘与股指期货5月合约价格相差92点的瞬间,便在3450点卖期货,3360点买现货,3秒钟的时间,将期现套利完美呈现。尽管当日现货浮动亏损3.7万元,但期货按结算价盈利5.5万元,总体上实现正盈利。
当日, 开盘就进行期现套利的现货成交记录就达3000多条。“大笔处理现货和期货交易并不是手工操作所能完成,所以需要借助于套利系统,”也许这便是王林保证稳定收益的不二法宝。
而在4 月1 9 日, 沪深30 0 指数下跌5.36%,股指期货5月合约暴跌6.39%的环境下,王林的套利交易系统实现期货盈利100多万元,股票浮动亏损70多万元,浮动收益仍有30多万元。
不仅是在下跌时赚钱,市场盘整时也不例外。面对4月20日的盘整市,王林盘中平了两手期货,盈利14.5万元,尽管对应现货亏损11万元,但仍赚了3.5万元。
就这样,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无论市场如何,王林总能完胜。在他看来,期现套利交易并不需要对市场进行主观预测,只需要判断现货与期货的价差是否合理就行。
所以在操作上,他主攻5月合约与现货的套利,只要事先确定20%至30%的年化收益,并在价差为60点左右的时候出击,就能安安稳稳赚钱。
不过,其中也难免有技术问题,正如王林所说,“卖出期货比较容易,买入现货却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而当前最好的方式就是严格按照指数公司的权重完全复制沪深300指数。”这便是期现套利的奥秘所在。
也许很多人将股市暴跌归咎于股指期货,但在王林看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期货就像现货的风筝一样,风筝就算飞得再高,如果放风筝的人要回家,风筝一样被拉回来,到了结算日,一切都得按现货说话,也就是牵风筝的人是做决定的。”
此番妙喻,将期货与现货描摹得活灵活现。的确,到了交割日,期货一定按现货价交割,也就是说他们的价差一定是趋于0,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波下跌中,王林可谓是剑走偏锋,将股指期货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笑道,“实际上,在这波下跌中,我在不断买入现货。”
合伙制基金将成气候
如今辉煌的背后,却是两年的漫长道路。对于王林来说,这段时间并不是人生意外的磨难,而是与生俱来的体验。
在资金募集方面,王林就有过不少考虑,最终还是觉得有限合伙的方式最为靠谱,“毕竟在合伙企业中,资金的进入和退出都很方便,管理人与客户分别以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形式进入到合伙账户下,就能解决资金的募集问题。”王林坦言,“仅注册合伙、筹集资金就折腾了一年时间。”
不过,合伙制基金在两年前还算是一个新鲜事物,就
连监管部门一时间也难以拿捏,从注册到开户更是举步维艰。尽管王林早在担任某金融工程研究院院长时,就曾考虑过这个模式,但万万没有想到执行上竟然波折重重。
实际上,一如巴菲特的合伙制基金一样,在美国,合伙制基金实际上相当普遍,但是囿于法律的规定,国内这方面一直未成气候。
那个时候,王林曾经联合十几家希望成立合伙制基金的企业,同工商与登记部门沟通。直到2009年12月,《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第十九条增加一款规定,“投资者包括中国公民、中国法人、中国合伙企业及法律、行政法规、中国证监会规章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一纸《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的修改,意味着合伙制企业将被允许开设证券账户参与二级市场投资,也总算让合伙制基金看到了希望。
终于,王林绕过了信托平台,成立合伙制私募基金(上海富晶资产管理中心),打通了“开户关”,组织团队合作开发牵涉三个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并选择了控股期货公司的一家中等券商,完美演绎了期现套利之前的所有环节。
也正因为此,王林的合伙制基金受到了不小关注,毕竟它能绕过信托产品公司暂时不能开设期货账户的尴尬困境,拓宽了投资范围与套利空间。
而今,富晶资产所主导的期现套利在王林掌控之下,俨然已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只是稳坐于沙发那端的王林没有丝毫得意的神情,“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实现稳定的收益。”王林这一路,见过不少投资人,更见证过不少奇迹,但对于催生奇迹的自己,却不断在放低身架,那种“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意境骤然间感染着每一个人。
实业乃命脉所在
谈话中,对于此前在证券业协会、信托投资公司、金融工程研究院的工作,王林充满着感激,他定了定神,望了望窗外,说道,“这些经历,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的风险。”
追忆过去,王林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宾客”之一,自2002年起,他就一直期盼着股权分置改革,更设计过以“新老划断”为核心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也就在上证指数失守千点关口的2005年,就在所有苦难促成一段新高潮的起点,号称“中国股市第二次革命”的股权分置改革呼之欲出,那个时候,王林终于笑了。
但是对于过往,王林似乎不愿过多提及,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活在当下,满腹愿景的人。
已过不惑之年的王林,在股指期货市场驰骋的同时,正将人生的方向盘转向另一个轨道,“也许两年之后,我会将套利交易交给助手打理,然后全身心投入到‘教外国人学好中文’的项目之中,”这大概是他发自内心的声音,王林笑了,笑得很自然,笑得很欣慰,似乎比谈投资的时候轻松了许多。
“在这方面我倒是花费了不少工夫,申请的10个专利中,其中两个已经拿到发明专利的证书,具体设计,以后就知道了。”王卖了个关子。
可以说,一个长期蛰伏在资本市场中的投资人,能在利益的诱惑之下适时转身,做着一件让社会文化氛围愈发明净的事情,不得不令人反思到文化和经济、文化和投资的关系脉络,因为很多时候,往往是一个社会的文化侵蚀掉了原始的投资精神。
而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并非大把大把的钞票就能解决问题,更需要的是良好的文化氛围,许多错字连篇的文章和电视剧字幕将汉语文化的纯洁和高贵抛到了九霄云外。王深吸一口气,“如果能让全世界的外国人都学好中文,那么我们倒是省下了学外语的工夫。”
话虽如此,但似乎在王林的骨子里,投资只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工具,资本市场的沉沉浮浮,让那些在不同游戏规则之下的玩法犹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而真正能做得长远、走得稳定的事业,往往是那些最实实在在的东西。
从实业转战到资本的王林,终究还是会从资本转回到实业,或许,对于玩转期现套利的王林来说,做实业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