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选帅,实用胜名气

  • 来源:足球报
  • 关键字:亚洲杯,奥拉罗尤,佩雷拉
  • 发布时间:2015-01-15 09:52

  从1980年代中东石油美元投资足球开始,亚洲就是世界级名帅趋之若鹜的圣地。从1988年开始,迄今8届亚洲杯的冠军队教练都是洋帅,这充分证明了亚洲足球对洋帅的依赖。1988年,佩雷拉带领沙特队夺得亚洲杯,1992年荷兰人奥夫特又带日本队夺冠,加上阿联酋斥百万美金聘请乌克兰战术大师洛巴诺夫斯基杀入四强,亚洲各队对洋帅的热情就此爆棚。1996年,亚洲杯4强有3家是洋帅带队,文加达第2次带领沙特夺冠。2000年四强仍然是洋帅有其三,中国队也在米卢带领下重返四强,只是沙特队临战炒帅,是本土助教约哈尔带队一直打到决赛,但最终夺冠的仍然是特鲁西埃的日本队。

  2004年,亚洲杯四强首次实现了洋帅一统天下:济科的日本队与阿里·汉的中国队会师决赛,季军赛则是两位克罗地亚人的“德比”:伊万诺维奇的伊朗战胜了尤里契奇的巴林队。2004年,亚洲杯16队竟有11位洋帅,也创造了亚洲杯外教的数量纪录。不过,正所谓盛极必衰,2007年名不见经传的巴西教练比埃拉带领伊拉克爆冷夺冠,洋帅第2次包揽四强名额,奥西姆、维尔贝克和巴西人安若斯却功亏一篑,亚洲列强都开始反思聘请洋帅战略的利弊。

  2011年卡塔尔亚洲杯,四强之中本土教练拿到一半名额,虽然仍是洋帅会师了决赛,但赵广来和阿布拉莫夫代表着本土教练的成功。本届亚洲杯,洋帅数量在连续3届大赛超过10人后首度跌回个位数(9人)。而且,其中伊拉克、阿联酋、巴林还是临战易帅,更换了原本的洋帅。相比过去痴迷于大牌教练,本届亚洲杯的夺冠热门之中,韩国和日本都选择了实力更胜名气的实用派教练。沙特临阵换帅放弃了卡罗,选择了对中东更熟悉的奥拉罗尤。而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和朝鲜,不约而同拒绝了聘请洋帅,坚持使用本土教练,球队的实力并没有受到影响。

  不出意外,从前2轮赛事来看,本届亚洲杯极有可能仍然是洋帅占上风,不过澳大利亚和乌兹别克的坚挺,以及韩国和日本的成功,至少证明了亚洲洋帅之风偏向实用的重要性。

  记者 寒冰 评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