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罗和梅西垄断金球奖7年,媒体都将两人与克鲁伊夫、贝肯鲍尔相提并论。但此龙毕竟不比彼龙,梅西和克鲁伊夫相类,都是凭无以伦比的天赋取胜,足球理念也一脉相承,可C·罗与在德国被尊为圣明的贝肯鲍尔相比,反倒更胜一筹。毕竟,C·罗的3个金球奖实至名归,取胜的两次在场上表现完胜梅西,但贝肯鲍尔虽然和C·罗都是团队型球员,两次金球奖却颇有争议。
贝肯鲍尔的确是1970年代开创后场自由人战术的丰碑人物,但多年后涉嫌兴奋剂丑闻,还因常年流传在欧洲足球圈内的一条“谣传”:1972年金球奖投票贝肯鲍尔私下“贿赂”与内策尔要好的西德记者转投自己,导致他在史上竞争最激烈的金球奖投票中以两票优势胜出———事实证明,这张“人情票”是决定性的。相比之下,C·罗2013年底闹出拒绝参加金球奖颁奖礼的闹剧,的确是小巫见大巫。与C·罗在皇马的绝对巨星地位不同,贝肯鲍尔在拜仁和西德国家队,受制于位置,其实对球队的影响力还不如盖德·穆勒和内策尔。如果以今天的金球奖投票标准,1970年代应该与克鲁伊夫竞争的那条龙,更可能是盖德·穆勒而非贝肯鲍尔。
讽刺的是,1974年贝肯鲍尔赢得了超级大满贯,随西德和拜仁先后获得德甲、欧冠和世界杯冠军,却在金球奖评选中以11分之差输给仅获得世界杯亚军和西甲冠军的克鲁伊夫。充分说明了贝肯鲍尔的成功更多依靠团队,而克鲁伊夫则胜在无论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无以伦比的创造力和领袖气质。至于1972年实现奖杯五冠王,还有荷甲和欧冠金靴却在金球奖上败给贝肯鲍尔的克鲁伊夫,其实输的是前西德国家队的三驾马车———贝肯鲍尔、盖德·穆勒和内策尔的联合体。这一点,在今天因媒体过分放大个人导致的偶像化时代,几乎绝无可能。2010年、2012和2014年,西班牙和德国国家队的压倒性优势,都没有在金球奖评选中获得当年西德国家队的压倒性优势,证明了时代不同,也证明了“二龙戏珠”的不可复制性。
正因为在球队内更突出的地位和作用,C·罗与梅西的竞争才更加引人注目,也更加匹配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
记者 寒冰 评述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