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IPO全景图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IPO
  • 发布时间:2015-01-19 08:01

  2014年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只有23.9倍,2014年4月证监会新政出台后,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降低至20倍,这一数字创下了2006年以来的新低

  2014年全年共计有125只新股发行上市,累计募资786.5亿元,新股的平均发行价格为17.6元,创下近5年的新低

  在125只新股中,有42只股票的净利润在2014年前三季度下滑,占比1/3。其中,绿盟科技、牧原股份、汇金股份、陕西煤业、海南矿业等5家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下滑逾50%

  43家券商合计获得了49.2亿元的承销保荐费,广发、招商和国信证券居于前三

  广发证券虽然保荐费赚得最多,但其所保荐公司的质量却最令人担忧。在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下滑超过50%的5家公司中,有两家为广发保荐

  重启——暂停——再重启,2014年的IPO之旅可谓一波三折。与往年相比,历经曲折的2014年IPO市场有哪些不同?

  2014年的新股发行,随着新澳股份在2014年12月23日完成网上申购而划上了句号,根据Wind数据统计,全年共计有125只新股发行上市,累计募资786.5亿元。

  总体而言,这些新股呈现低发行价、低发行市盈率、低中签率、高涨幅的特点。在证监会新政的约束下,2014年新股的平均发行价格为17.6元,创下近5年来的新低。新股的发行市盈率也大幅降低,2014年4月证监会新政出台后,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降低至20倍,比往年动辄四、五十倍的发行市盈率降低50%以上。

  从新股所属行业来看,传统制造业仍是大户,此外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电器等行业内公司竞相上市,并因靓丽的业绩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从业绩表现来看,虽然这些股票上市后大多创下数度涨停,但是其上市后有的业绩翻倍,有的业绩则出现大幅下滑。其中,绿盟科技、牧原股份、汇金股份、陕西煤业、海南矿业等5家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下滑逾50%。

  这些公司的业绩为何大幅滑坡?公司后期业绩能否有所改善?《投资者报》记者近期对上述5家公司分别发送了采访函,不过截至发稿时,除业绩下滑最厉害的绿盟科技外,其余公司均未能做出解释。

  IPO重启,受益的除了作为发行人的上市公司,还有各大投行。2014年,43家券商分享了49亿元的承销保荐费,其中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和国信证券位居前三。而此前风光无限的平安证券则因造假问题而在2014年颗粒无收。

  “25%规则”改变发行格局

  2014年1月,IPO在时隔一年多后得以重启,但很快因发行中的老股转让等问题被临时叫停。在此之前,合计有48家新股上市。此后IPO暂停了4个月,至当年6月才再度重启。

  在2014年6月IPO重启前,证监会发布了新的发行制度。当年4月28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发行意见》”),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发行意见》在此前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增加了5项内容,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有关发行市盈率的“25%规则”。

  在发行市盈率方面,《发行意见》规定,拟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正式披露后,根据询价结果确定的发行价格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发行人,需在询价结果确定的两日内刊登公告,披露询价对象报价情况,分析并披露该定价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对发行人经营管理和股东长期利益的影响。

  在发行价方面,《发行意见》规定,发行价格市盈率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25%的发行人,上市后实际盈利低于盈利预测的,证监会将视情节轻重,对发行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采取列为重点关注、监管谈话、认定为非适当人选等措施,记入诚信档案。

  这一规定对2014年的IPO市场影响极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发行的整体格局,可以说是与往年相比最大的不同。

  发行价和市盈率创五年新低

  证监会新政的发布,对新股的发行定价和发行市盈率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证监会新政下,新股的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都大幅降低。根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2014年新股的平均发行市盈率只有23.9倍,2014年4月新政出台后,新股平均发行市盈率降低至20倍,这一数字创下了自2006年以来的新低。在IPO市场火热的2009年~2011年,两市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动辄在四五十倍,有的甚至超过百倍。其中,在2010年底登陆创业板的新研股份,其发行市盈率高达150.8倍,创下自2006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同时,2014年6月后上市的新股,其发行市盈率也多低于行业平均市盈率。根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在2014年6月后发行上市的77只新股中,有68只新股的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市盈率,约占总数的九成。

  其中,仅有两只新股的发行市盈率超过“25%规则”的规定,比行业市盈率高出25%。其中节能风电的发行市盈率为22.06倍,北特科技的发行市盈率为19.47倍,分别是发行时行业市盈率的1.95倍和1.44倍。

  与此同时,新股发行的绝对价格也较往年大幅降低。2014年新股的平均发行价格只有17.6元,其中两市第一牛股兰石重装的发行价格仅有1.68元。而2009年~2012年(2013年IPO暂停),新股平均发行价格多在20元以上,其中2010年的平均发行价格更是超过30元。换言之,2014年的新股发行价格创下近5年的新低。

  在发行市盈率和发行价“双降”的局面下,2014年的新股在发行和上市时都迎来资金热捧。在网上发行期间,新股的中签率也较前两年大幅降低,平均中签率仅有1.07%。从上市新股的涨幅来看,除了2014年一季度上市的海天味业和纽威股份外,其余新股上市后最高涨幅都超过50%。

  约1/3新股业绩下滑

  在高发行价降温的同时,从新股的行业分布和质量来看,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

  2014年的IPO市场,汽车零部件、食品饮料类公司也竞相上市。2014年有8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上市,包括光洋股份、鹏翎股份、北特科技、福达股份、登云股份等。另有6家食品饮料类企业上市,包括酒企今世缘、会稽山、调味品生产企业海天味业等。

  除了传统的制造业类公司之外,电子电气、计算机、传媒、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公司也密集登录A股市场,呈现出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争鸣的局面。在125家上市新股中,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共有19家电子电器类公司、13家计算机类公司、8家医药生物类公司以及3家传媒企业登陆A股市场。

  这43家新兴产业类公司以其靓丽的业绩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关注。从业绩表现来看,这些公司中,除3家上市时间较晚未公布2014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外,其余40家公司有31家前三季度净利润上涨,20家公司业绩增速维持在两位数以上。其中,东方网力(56%)、中科曙光(54.4%)、飞天诚信(49.5%)、光环新网(40.3%)等业绩增幅在40%以上。

  但总体来看,全部新股的业绩表现并不乐观。《投资者报》对全部125只新股201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研究发现,其中有42只股票的净利润在2014年前三季度下滑,占比1/3。这意味着每三只新股中,就有一只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绩下滑的公司中,有5家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50%,包括绿盟科技、牧原股份、汇金股份、陕西煤业和海南矿业。

  这些业绩猛降的公司来自哪些行业?其中,绿盟科技和汇金股份均属于计算机行业,陕西煤业和海南矿业则来自采掘业,而牧原股份则属于农林牧渔业中的畜禽养殖业。

  这些公司中,来自创业板的绿盟科技业绩下滑最猛。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亏损0.0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3.78%,基本每股收益为-0.061元。

  不过,根据绿盟科技对投资者的解释,其2014年全年业绩有望实现逆转。绿盟科技解释称,过去几年公司各季度实现的净利润波动较大,利润主要体现在第四季度,2010年~2013年,公司第四季度实现的净利润占全年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82.92%、101.80%、114.73%、108%,公司经营绩季节性特征明显。

  在深交所互动平台上,绿盟科技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指出,2014年公司业绩同比将实现稳定增长。

  尽管业绩表现迥异,新股上市后仍大多录得可观的涨幅。根据《投资者报》记者统计,在2014年上市的125只新股中,在上市后股价实现翻倍的股票就多达95只。这些股票既包括兰石重装这样上市后涨幅曾超10倍的个股,也包括中科曙光和合锻股份这样涨幅曾超5倍的小盘股,还有腾信股份和众信旅游等站上百元的牛股。

  从板块表现来看,计算机行业在2014年涨幅居前。2014年,该行业13只上市新股的平均涨幅达到122%,涨幅超100%的个股包括中科曙光、全通教育、赢时胜、东方通、飞天诚信和东方网力。

  国泰君安分析认为,2014年以来,计算机行业波动剧烈,但行业营收、利润增速其实很平稳。行业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化、自主安全、并购整合等三大趋势正在推进,预计未来三五年都将是行业主旋律。国泰君安认为,在我国信息安全建设的浪潮中,随着未来信息安全投入占比提升,行业有望进入爆发期。

  43家券商分食49亿元承销费

  2014年IPO重启,让上百家企业圆了上市梦的同时,也给承销机构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投资者报》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4年125只上市的新股,共为43家券商贡献了49.2亿元的承销保荐费。

  按照获得的承销保荐费排行,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分列前三。其分别笑纳6.2亿元、4.7亿元和3.7亿元的承销保荐费。中信建投、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则紧随其后。而当前市值最大的两大券商中信证券和海通证券则表现稍差,居于上述券商之后。

  从承销家数来看,广发证券囊括14只新股,拔得头筹。招商证券和国信证券各承销11家,并列第二;中信建投承销7家,居于第三位。

  另据《投资者报》统计,这43家券商中,共有18家上市券商。其中有两家券商“缺席”2014年IPO盛宴,即方正证券和山西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18家上市券商共承销了125只新股中73只,占比高达58.4%,这18家券商的承销费用总计28.5亿元,约占总承销费用的58%。

  此外,之前在IPO市场表现居前的平安证券,在2014年则颗粒无收。这与其近年来保荐项目屡出造假问题相关,从此前的胜景河山到万福生科及后来的海联讯造假案,均有平安证券的身影。而因为造假问题,平安证券曾在一段时间被暂停了保荐资格。

  IPO项目的承销收入令广发证券全年业绩增色不少。其近期发布的2014年业绩快报显示,2014年,公司投资银行、融资融券和资产管理等业务均实现了大幅度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比上年增长6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78.6%。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获得了大额承销费,但广发证券所保荐公司的质量则令人担忧。在2014年前三季度业绩下滑超过50%的5家公司中,有两家为广发证券保荐,即绿盟科技和汇金股份。

  2015年,随着注册制渐行渐,券商的投行业务将迎来新的阶段。长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股票发行注册制将提高发行和承销费率,增厚券商投行收入。表面看上市流程的简化将减少企业的发行费用,但实际上投行部门为了股票的顺利承销和自身信誉,并减小被做空及退市风险,将加大对企业的辅导和审核力度。相应地投行业务在注册制下将获取更高的发行和承销费率。”

  目前,2015年的IPO阵容已初露端倪。多方信息显示,今年IPO发行节奏将提速,预计将发行200家公司,同比增加六成;包括唐德影视在内的22家企业有望率先上市(详情参见P11《2015年IPO预计发行200家22家有望率先上市》)。

  《投资者报》记者 杨秀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