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热词回顾2014

  • 来源:电影中国
  • 关键字:心花路放,阿凡达,电商抢票,激光巨幕
  • 发布时间:2015-02-15 15:27

  2014年转瞬而去,电影行业留下诸多成长与感动,行业腾飞的当下存在哪些机会、潜力与隐患,未来发展路线将会如何,以下就来为2014年那些大事件、热门话题做一次小结。

  296亿元

  2014年国内总票房达296.39亿,同比增长36%,达到前所未有的成绩,离300亿大关只有一步之遥。同时银幕数达到23630块,同比增长30%。2014年引进的《变形金刚4》创下首日最高的1.88亿元、首周最高6.3亿元、最快过10亿元、总票房19.78亿元等多项纪录(7日),打破《阿凡达》4年前创下的13.79亿美元,这也意味着中国成为好莱坞最重要海外市场。此外《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心花路放》均闯过10亿大关。观众更偏向于口碑与电影宣传导向,偏爱喜剧电影。今年特别类型电影备受关注,综艺节目大电影狂揽票房,竞赛文艺片票房收获更多瞩目。值得留意的是,春节期仅三周票房便达28.39亿,成为全年最吸金的档期。

  2014年也是中国观影人次再创新纪录的一年,总人次达8.3亿,其中二、三、四线城市上座率明显提升。

  电商抢票

  如今观众购票途径多种多样,美团、大众点评、时光网、猫眼等等应用大家并不会陌生,走进影院大厅映入眼帘往往是一排自助取票机。2014年“三八档”电商抢票事件还历历在目,活动硬生生地将该档期票房同比拉高了110%。由于网购票价远低于影院出售票价,甚至出现9.9元一张电影票的抢票机会,充分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参与。目前互联网关于线上电影票务应用令人眼花缭乱,主要分为“低价团购”类与“在线选座”类型。普遍来说团购类价钱优惠,但兑票时间长、补差价、无法预先选座等问题都让观众体验不佳。有专家认为,愿意参与团购影院大多由于新开业、或环境因素的不足,淡季期间为了吸引客源及推广所做的妥协。

  多样的互联网应用背后依靠的是资质雄厚的各大电商,为影院拓宽观影客户群体,提高上座率提供了商机,个中的关键在于因优惠票价产生的单价损失额与额外观众带来的收益的比较。

  激光巨幕

  激光放映技术今年已全面开启影院应用,NEC推出的适用于小型影厅的激光数字电影放映机NC1100L-A+顺利于多家影院间推广开来;巴可也推出了一体化RGB激光电影放映机DP4K-60L,可单机放映60fps高帧速率的4K内容,以及4K分辨率的3D电影;科视Christie有双头激光数字电影机,该机型采用6基色激光模块,可根据需求调节亮度。此外,辰星科技目前正积极推行Cinelab激光巨幕放映解决方案,这套方案采用高端4K激光放映技术与高质量激光光源,可根据需求灵活制定光源亮度、单/双机、4K等方案。

  随着激光放映技术的推进,激光巨幕成为一种新颖的观影体验,尽管这种技术仍处在高端档次,国内各大城市已有不少尝试的案例。此前国内也不乏IMAX与中国巨幕这样的大型影院类型,但对比放映机与光源的使用情况,激光巨幕类型更为高端,亮度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弹幕

  仿佛一夜间弹幕袭来,并一发不可收拾。弹幕即是一边看电影,一边将评语发布在大屏幕上,充斥于电影画面之间。而这种新的“吐槽”方式似乎成了某些特定人群,尤其年轻人的另类观影社交模式。不少影院都试水布置了几场弹幕电影,反响热烈。弹幕将会开启一种新的模式,抑或是昙花一现?密集的弹幕令不少观众直呼太累,电影满屏是字看不清画面,评论太多看不过来,所以业内普遍观点认为并非所有电影都适合弹幕,这样密集的文字交流更多适用于老片重映,或酷爱评论的对象。尽管弹幕没有得到更多的认可,这种新的观影模式对线上视频而言境遇大不相同。现今主流的网络在线视频都加入了弹幕功能,弹幕对在线视频而言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比如为了宣传某部电视剧,明星会与观众同时在网络平台剧集的弹幕上做交流,增加影视剧的话题性。归根结底,弹幕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

  老片重映

  近期重映的影片不少,既有《泰坦尼克号3D》、《2012》、《冰河世纪》、《一代宗师3D》、《功夫3D》等2D转制3D重映的形式,也有诸如《大话西游》、《甜蜜蜜》、《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作品修复声画后以2D重映的形式。这些经典作品再映本是喜闻乐见之事,然而观众对于3D转制则有赞有弹。

  古人云,君子好财,取之有道。想挣钱,无可厚非,但一定要提供价值,满足需求。如果不注重品质,为了3D而3D,只知挣钱不问其他,那劣质3D最终只能毁了3D。

  偷票房惩处

  2013年因影院偷漏瞒报票房导致损失大约50亿元,这种行为也直接导致了偷税漏税。去年2月,国内15家影院因偷票房遭点名惩处,其中6家影院遭到无限期停止供片。15家影院集中于二、三、四线城市,其中暂无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影院。这项处罚被解读为早前颁布的《电影院票务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与《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的具体举措。偷票房行为在国内十分普遍,而处罚力度一直未跟上被偷票房的速度。业内人士指出,升级全国影院票务系统当务之急,此外,升级后售票的原始数据需及时上报,增加电影票的认证功能,以及不定时对使用的售票软件进行检测,对票房实时监控,加大处罚力度等都是可实施的办法。

  一剧两星

  实行10年的“4+X”模式终于退场,卫视电视剧播出实施“一剧两星”政策,“一剧两星”政策意味着多台合买一剧哄抬剧价的状况将被遏制,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均衡卫视频道节目构成,综合丰富频道资源。但这样做是否真有奇效可催生更多“良心剧”?抑或是一厢情愿?

  政策实施初期,迫使卫视购剧更加谨慎以提高电视剧质量,看似可杜绝粗制滥造的作品,事实上各大卫视购剧预算将会降低,而制片方也不得不拉低制作成本,因此制作的成品未必能达到期盼的效果。此外,二三线卫视的“蹭”剧来源将被断绝,抢不到好剧则会沦为炮灰。而最大的受益方或许是网络媒体,由于更多剧可能遇冷,视频网站的播放看似弥补了这一缺口,网络媒体空间将有可能放宽。

  4K

  4K技术在广电行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去年在电影节也掀起不少震动。张艺谋导演的《归来》是国内首部完全使用4K数字拍摄制作并上映的主流影片。影片采用2台索尼F65 4K数字电影摄影机拍摄,搭载索尼8K CMOS成像器件,还有1台索尼PMW-F55 4K数字电影摄影机做辅助拍摄,索尼完善的4K制作解决方案十分抢眼。观众在影院内观看4K电影画面会更加清晰,精致,亲身感受大于言表。此外还有不少设备商瞄准4K技术,比如Blackmagic design除推出了Blackmagic Production Camera 4K外,还发布了不少针对4K的解决方案;还有放映厂商对4K放映技术日趋成熟的掌控,证明4K技术正试图大刀阔斧地迈入市场。

  中“坞”合作

  近年来中外合资的电影公司越来越多,华谊兄弟与传奇娱乐、华夏电影与Relativity Media影业等联合,中外合作影片亦将与观众见面。这类中国资本对好莱坞公司的控股及介入还在发酵,况且好莱坞接纳中企也另有打算,中外合拍片的方式能绕开进口配额限制,两者之间看似互利互惠关系。

  同时,业界也对中坞合拍片抱质疑态度,尤其指出文化输出的难度。至今为止已公映的合拍片多数无法将两者文化很好地融合,而是单一的倒向其中一方(多数为好莱坞方);此外某些行业标准,譬如预算、时间等契合度不高;国外观众对中国元素的接受水平相当有限,投资好莱坞是否真能取得口碑与效益也还是未知数。

  上市热潮

  自IPO开闸以来,多家影视企业纷纷集体冲击IPO申报上市,申报企业包括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等等,也有像海润影视通过申科股份借壳上市的案例,制作方与放映方等公司也不乏少数。在中国电影票房迅速拔升的背景下,各大文化企业谋求融资拓展的意图可以理解。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影视企业属于轻资产性质,风险较大,以致业绩波动,是否具备有力的持久度仍有待观察。

  资金融合成功的影视企业将更有力地占据市场份额,同时也加速了行业内部优胜劣汰,部分小型影视公司出于竞争压力,或会有走向规模化、联盟化的可能。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