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手卫生,可使外科ICU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从27‰降低到17‰,婴儿的感染率由2.65%下降到1.24%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100名住院病人中,发达国家有7名、发展中国家有10名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可见,全球医院感染防控形势严峻。如何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近日,《瞭望东方周刊》专访了从事多年感控工作的上海长征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张群。
医院感染防控,手卫生最重要
《瞭望东方周刊》:哪些行为可能会带来医院感染?
张群:从患者角度来说,高龄、重症、长期住院以及机体抵抗力差的人群感染的可能性较大。从医院方面来说,抗生素的使用、侵入性操作以及被污染的材料和环境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强微生物对抗菌素的耐药性,加重医疗护理工作负担,甚至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死亡。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需要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其中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做好手卫生。手卫生是被全球公认的减少外源性医院感染和控制耐药菌传播的首要方法。
《瞭望东方周刊》:手卫生在预防感染中为什么重要?
张群:在医院,90%的医院感染是接触性传播,如多重耐药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超级细菌”,很重要的传播途径就是接触传播。
手是医疗活动过程中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其中医护人员的手为病原菌传播的重要媒介之一。
按照国家规定,双手的细菌菌落数每平方厘米要小于10个才算合格,然而医护人员进行一个操作双手的细菌菌落数可能会达到50个甚至1000个。如果操作完成后没有洗手,病原体就可能污染下一个病人。
加强手卫生,可使外科ICU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从27‰降低到17‰,婴儿的感染率由2.65%下降到1.24%。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五个重要时刻
《瞭望东方周刊》:医学上手卫生具体指什么?
张群: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卫生手消毒指的是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过程。洗手就是用肥皂(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当手上有明显污迹时必须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如果没有明显污迹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干式洗手。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医务人员手卫生有“5个重要时刻”:接触患者前、清洁/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不仅是医护人员,患者和其家属也应注意手卫生。患者每天有近100万个带有病原体的皮屑会从正常皮肤脱落,病人的衣物、床单,床边的家具和其他周围环境都可能被细菌污染。
《瞭望东方周刊》: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手卫生产品?
张群:手卫生用品分为肥皂、普通皂液、抗菌皂液和手消毒剂。使用肥皂一定要注意保持其干燥,潮湿的肥皂细菌数高达200菌落数/平方厘米,同时皂化功能也受到影响,用其洗手等于是二次污染。
目前,医院常用的是皂液(普通或抗菌),还有手消毒剂。我们家庭平时选用普通皂液就可以达到清洗效果。
使用皂液需要注意的是:盛放皂液的容器最好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要经常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应及时更换。我们曾做过实验,如果采用复用容器,反复灌装皂液,3天后细菌菌落数就已多到无法计数。
手卫生可降低40%的医院感染
《瞭望东方周刊》:怎么样才能把手洗干净呢?
张群:洗手看似简单,却大有学问。许多人在洗手时,只是简单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任务,而大拇指、指尖、虎口等部分往往会被遗漏。正确的洗手应遵循六步洗手法:一是掌心对掌心搓揉;二是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三是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四是双手互握搓揉手指;五是拇指在掌中搓揉;六是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干手物品或者设施是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必备的工具,其染菌量直接影响医护人员手的清洁度,最易造成二次污染。擦手一定不要用公用毛巾或工作服,应使用一次性纸巾擦干或用干手器烘干。万一身边缺乏纸巾,又没有干手器,自动“风干”也不错。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手卫生的现状如何?
张群: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40%的医院感染,降低30%~40%的耐药菌感染,但手卫生的依从性目前仍是一个全球问题,世界范围内平均依从率估计低于40%。
每年的10月15日是国际洗手日。在国际上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手卫生,不仅制定了手卫生指南,而且手卫生设施非常完善。在欧美各国,医院里随处可见快速手消毒剂、纸巾。国外甚至让病人参与监督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情况。
中国在2009年出台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009年12月1日实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手卫生设施、手卫生效果都进行了明确规范。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口腔科等重点部位需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护理区全部选择非手触式水龙头。
另外,目前国家卫生计生委有针对手卫生情况的专项督查项目,并且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手卫生正确率纳入考核之中。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杨卓琦/上海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