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睡神们

  • 来源:天天爱科学
  • 关键字:大熊猫,考拉,鸵鸟
  • 发布时间:2015-03-10 13:29

  在2015年3月21日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睡眠成为热议的话题。睡眠是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睡眠可以帮助人们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其实不仅仅是对于人类,对于动物们来说睡眠同样重要。为了睡个好觉,动物们可谓是各显神通。它们不但睡姿千奇百怪,“赖床”程度更是超乎你的想象。

  大熊猫,吃饭睡觉两不误

  大熊猫是我们最熟悉的动物了。作为中国的国宝,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卖萌功夫一流,而睡觉则是其最重要的卖萌法宝之一。在睡眠方面,大熊猫绝对是不拘小节,它们几乎是走哪儿睡哪儿。它们不但趴着睡、躺着睡,有的甚至还爬到树枝上去睡觉。大熊猫一天睡眠能超过10个小时,不过它们的睡眠并不是连续的。大熊猫的睡眠是由其食物决定的,由于竹子的营养价值低,它们得不停地进食,所以睡一会儿就要起来吃东西。大熊猫通常都是先吃3至4个小时的竹子,然后睡2至3个小时。大熊猫的进食和睡眠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循环,它们睡觉是为了消化食物,同时还能够保持稳定的能量摄入,以便它们醒来就有力气去继续吃东西啦。大熊猫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吃了睡,睡了吃”的幸福生活!

  马,站着睡觉逃得快

  马是身形健美善于奔跑的动物,它们很早就被驯服并成为我们的好伙伴。在与马的相处过程中,人们发现它们竟然是站着睡觉的。当夜幕降临,马群就会聚集在一起。它们四脚站立,脑袋低垂,很快就进入了梦乡。马的睡眠时间并不长,一般为3至4个小时。即便在非常安静和安全的情况下,马的睡眠时间也才能达到6个小时。马之所以站着睡,与其生活的险恶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像虎、狼、豺这样的食肉动物常会在夜晚对睡眠中的马发动突然袭击。如果马躺卧睡觉则会延长反应时间,对逃生不利。而站着睡觉的姿势让马依然保持很高的警惕性,只要身边有什么风吹草动,它们就会拔腿逃跑。

  河马,水上水下一样睡

  河马是非洲大陆上的大型哺乳动物,尽管长着四肢,但是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水里。作为群居动物的河马,一个群体会保持20至30只的数量。整天待在水中的河马会觉得无所事事,于是睡觉就成了打发时间的好办法——它们一天睡眠的时间多达16个小时。河马的大部分睡眠都是在水下完成的,因此也练就了一身绝技。当潜入水中睡觉时,河马的鼻孔闭塞,耳朵折下以防止进水。当在水下氧气用完时,河马会浮出水面呼吸换气,然后再次潜入水中。它们每次潜入水中的时间大约在10分钟左右。频繁的潜水换气并没有妨碍河马睡觉,因为这一切都是在它们睡梦中不知不觉完成的。也就是说就算睡着了,河马也能够上浮换气和下潜憋气。正是具备了这种“全自动”的换气功能,河马在水上和水下都能自由酣睡。

  树袋熊,抱树长睡消耗少

  树袋熊又名考拉,它们是澳大利亚最可爱的动物。树袋熊是有袋类动物,它们的肚子上有一个育儿袋,能将小宝宝放在里面。树袋熊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树上,它们一天能睡近20个小时,绝对是动物世界中的睡神!树袋熊之所以如此能睡,这与它们的食物桉树叶有很大关系。桉树叶含纤维特别高,但营养价值特别低,树叶中甚至还含有有毒的化学物质,除了树袋熊外几乎没有动物会吃它。正是由于桉树叶的这些特性,树袋熊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吸收桉树叶里有限的营养物质。即便如此,树袋熊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只能达到25%。既然吃进去的东西消化吸收低,树袋熊获得的能量也就少,那还不如睡觉呢,如此一来既能减少体力的消耗又能有更多的时间消化肚子里的食物。如果你在桉树林中发现紧紧抱着树干睡大觉的树袋熊,请不要打扰它们,因为它们正在消化食物呢。

  蝙蝠,倒挂悬空睡得香

  蝙蝠是哺乳动物家族中唯一会飞的类群,它们依靠皮膜构成的双翼飞行,穿梭于夜空之中。蝙蝠有着独一无二的睡姿,那就是倒挂在洞穴和树枝上睡觉。每当黎明来临时,大群的蝙蝠就会返回栖身的洞穴,然后挤在一起,倒挂在岩壁上睡觉。蝙蝠的种类很多,据研究它们的睡眠时间都超过了12个小时。蝙蝠之所以选择如此奇特的睡眠方式,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四肢并不发达,无法在地面上快速移动,为了躲避天敌,上墙是个好办法。其实倒挂着睡觉的好处还很多:当身体悬空时,蝙蝠更容易张开双翼,可以随时起飞;当蝙蝠冬眠的时候,倒挂能让身体避免与冰冷的洞壁和地面接触,这样就减少了身体热量的散失。倒挂悬空的睡姿是蝙蝠在长期自然进化中创造出来的。除了它们,没有哪种动物可以做出如此高难度的睡眠动作。

  鸵鸟,无法察觉的睡眠

  鸵鸟是当今最大的鸟类,它长有一对长而健壮的腿,跑起来像风一样快。人们对于鸵鸟有很多误解,其中就包括当它们遇到危险的时候会将脑袋埋在沙土中。更有甚者,许多人相信鸵鸟会将脑袋埋在沙土中睡觉,这实际是不可能的,除非鸵鸟想把自己闷死。人们发现鸵鸟一天24小时都睁着大眼睛,它们好像从来都不睡觉。通过测量鸵鸟的脑电波,科学家们发现鸵鸟有两种不同的睡眠状态,并且这两种睡眠状态是相互交替进行的。虽然有时鸵鸟有点耷拉脑袋,但是在人们看来鸵鸟是清醒的。从睡觉方式来看,鸵鸟绝对称得上是秘密睡眠专家,往往就在看似清醒的状态下,它们已经做了好几个美梦了。

  猫,浅度睡眠占多数

  猫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动物啦!这种时而活泼敏捷,时而静卧冥想的动物博得了人类的喜爱。许多养猫的人都管自己养的猫叫“懒猫”,因为这些家伙们每天能睡14至18个小时,而且睡觉的时候还会摆出各种娇媚的造型。你是否注意过,当你轻轻从熟睡的猫咪身旁走过,它们会突然睁开双眼看着你。猫的睡眠分为浅度睡眠和深度睡眠两种。当它们入睡后,浅度睡眠和深度睡眠会不断交替进行,深度睡眠持续的时间约为5至6个小时。浅度睡眠中的猫咪只能算是在打盹儿,并且经常会起来换个姿势或是干点什么然后继续睡觉。作为夜行动物,猫咪总是在白天养精蓄锐。当晚上你上床睡觉后,猫咪们就会精神抖擞地盘算着今天夜里要搞点什么。

  鲸,睡觉只用半个脑

  鲸是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它们成群结队地遨游在广阔的海洋之中,享受着这个蓝色的世界。一生都待在海洋中的鲸无法到陆地上来,因此它们面对的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睡眠环境。当遇到大风浪等恶劣天气的时候,鲸会长时间保持清醒。遇到风平浪静的好天气时,成年鲸群会头向内尾巴向外围成一个圈,将幼鲸围在圈内,就这样漂浮在海面上进入睡眠状态——鲸群的这种队形便于固定身体位置,又能够保护幼鲸的安全。其实鲸在睡觉时只有半个大脑在休息,另外半个大脑则在继续工作以保持身体游泳的姿态,要不然它们会被淹死的。除了围在一起睡觉,鲸在平时也会以半个大脑工作半个大脑休息的方式缓解疲劳,调节身体机能。这种半脑休息的妙招达到了与睡眠一样的效果。

  文/江泓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