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视经济数字多个侧面

  2010年已经过去近半,在2009年中因应世界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政策已慢慢退出。2010年需要完全依靠内在的消费与出口因素发展,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低端产业面临升级换代,社会各个利益群体面对转型时期利益格局中的地位的冲突等,对在金融危机中大病初愈的中国经济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此时,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节奏,而核心是研究经济增长数字背后的真实现象,从容调控,统筹兼顾。

  过去的2009年,中国经济依托政府财政扶持、投资拉动、税收激励与宽松货币政策,遏制了经济衰退的下行因素。从数据上看,2009年12月份的GDP增速超过10%,已经与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元月相平,全年经济增长高达8.7%,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前所未有的224846亿元,比2008年增长高达30%。进出口形势明显好转,CPI与PPI数值也进入了中位数。

  但是数字有多重侧面,数据后面有更深层次的内涵,需要深入细心地解读,不能重表面而轻内涵,掉以轻心。

  关于4万亿元投资

  关于4万亿元投资,资料显示,80%的投资进入了“铁公基”领域(即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这里面,有两个方面需要审读。

  其一是能否管得严、管得住。每一个在市场上熟稔经济规则的人士比较清楚的是,当一份资金进入所在企业的名下时,即使监管极为严格,也未尝不能挪用一下,或者让其发挥一下作用。左口袋与右口袋移动一下实在不是难事。而现在的监管领域有众多不足,监管无力、屡禁不止已经为常态的情况下,国家投入资金是否被挪移需要核实。

  过去的2009年第二季度,市场上游资天量增加,房地产炒作一片火红,一些一线城市房价高涨60%,房屋一经开盘就告售罄,幕后资金来源何处,需要一个有说服力的解释。

  其二是这些投资项目效率评价。从2004年来我们出台了前所未有的强力拉动的房地产政策,每年财政收入有万亿以上的天量增幅。地方财政的腰包前所未有地鼓了起来,那么,这样宏大的财政收入支出在什么地方呢?在已有的政策规定范围内,保障性住房并没有大量投入,或者几乎未见增加供应。

  如此看来,最主要的就是“铁公基”等城市环境改造的投入。这些是合法的城市形象工程与政绩工程。但是这些工程大量开工的另一个背景是,给官员们的腐败带来了大量的机会。近五年中,大贪污犯必与大工程联系,80%的贪官来自于在“铁公基”工程项目贪腐受贿。工程不动,贿赂何来?近两年我们调研了许多城市,城市“铁公基”工程都有了超常的规模,一些城市尚未使用的“新城区”虽然仍是空地,但是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数十公里夜晚华灯闪亮,道路广阔,一些铁路公路项目,甚至五年后也未必有足够的人流车流。需要审视的是,我们的大量投资是否投在有效率的领域?

  关于GDP增速

  关于GDP增速的理解。GDP这个概念有多种含义。许多情况下并不代表财富增值。最核心的是要分清有效GDP与无效GDP。什么是无效GDP?就是忙忙碌碌,花了许多钱,办了许多事,但对经济实际增长并没有效果。假定一个城市,硬要把企业区与职工住宅区分隔为20公里,每天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职工上下班的费用,通勤费用,全是无效GDP。一条道路建设的时候,完全可以建设一个地下综合通道,通电、通气、排污、通电话、通网络、通上下水等,均可以在地下通道进行,既节约而且有效率。

  这种统筹安排早在110年前青岛城市建设时就如此安排。我们现在最常见的现象却是,工程拆了建,建了拆,道路建成了再挖开,缝合以后还有第三次、第四次开挖。创造的都是GDP。据笔者考察,许多一线城市近些年的GDP无效部分,或者叫作泡沫部分,至少已经超过10%,值得警惕。因而,在审读GDP数字的时候,应当对各类统计数字逐项分析。那些没有真实效用的GDP,其实就是浪费。

  关于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另类解读

  有数字显示,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是224846元。这个数字比往年增加了30%,已经超过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0%。这种增速,在一个城市尚可,但是用于一个国家时,有些令人担忧。因为这表示我们的增长是严重依赖投资的国民经济增长,它不是一个均衡增长,它体现出来的经济的倾斜发展非常严重,是一种严重不均衡的增长。

  如此严重不均衡的增长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一是它不能持续;二是产业机会不均等;三是社会畸形发展;四是贫富分化、两极对峙。

  细细分析我们国家的产业发展,可以说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房地产占尽天时地利,在许多地方,一切优惠政策无所不用其极,有敢与房地产开发商叫板或分解开发商优势的项目均被毫不留情地停止或禁行。央企进一步扩大垄断资源,垄断资本,在许多领域,众多的玻璃门将民企挡在门外。吉利汽车杀出重围,可以说是个案,在80%的民营企业领域,一片萧瑟,诸如服装食品机械等,年利润多数不超过3%,一些企业减员让利,艰难地维持运行。比较典型的情况是,2009年来北京炒房的资金大量来自于沿海的民营企业,目的不是谋求发展,而仅是保值。

  关于进出口指标数字背后的内涵

  关于进出口指标,2009年年底的数字显示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这个数字需要研究。

  它有六种情况可能不是好事而是坏事。其一,出口总量增长,但价格下降;其二,出口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本,勉强维持;其三,同行互相杀价,互相挤对,必不长久;其四,供应增长,外国相关企业存货增加,中国企业只有加大供应,才能保持产值平衡,这将逼迫中国资源越来越廉价出口;其五,企业由于亏损,无力进行技术投入,创新能力丧失;其六,员工收入下降,劳资矛盾加剧。因而,这些数字背后的问题反映了一个事实:失衡的经济发展不能持久,需要努力加以解决。

  关于外汇储备

  近些年来,我们在宣传上比较重视出口创汇情况,把外汇储备作为我们经济繁荣的成果之一,但外汇储备这个数字要客观看待,一面是成绩,一面是问题,不能专看一面。说得简单一点,外汇储备的真实含义就是出口以后,人家给了一张白条,是一张可以兑换成现金与物品的白条。而出口产品的国际用途,应该是实现比较优势。

  首先,外汇储备数量增长并不能说明我们比较优势的增长,有可能是价格下降。而价格下降对应的是同样的资源实现的价值低估,有可能是资源廉价出售。另一种情况是企业降低成本,如削减员工工资福利等,这显然不是好事。

  其次,外汇储备数量增长从另一面显示我们没有实现比较优势,即不能用外汇采购到急需且实用的产品或技术,它不利于我们长远发展。它表明,如果采购技术但是没有对接基础,说明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弱小,或政策引导出现问题,轻技术创新而过于重视量的增长,经济没有增长的后劲。

  此外,外汇储备数量增长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巨大风险。一方面,经济增长的背后是外汇的有效价值降低,属于社会经济总量增长导致贬值。20年前的10万元可以买到两套房屋,20年后只能买一个厕所。另一方面,外汇储备过多,实际上为海外提供了低廉的投资资金,实体的投资是增加了被投资国的就业机会与经济复兴。这些情况,对中国经济发展都是不利的。

  研究经济发展数字背后的内涵,掌握经济发展的多个层面的动量与质量,对调控尤为必要。风光的数字显示的仅是量的增长,它是一个短期结果,只有把促进长期发展与持续增长的度把控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