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智能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实践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与之带来的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安全问题频发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难题也相继出现。作为解决城市诟病、探索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12年开始,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日渐高涨。俯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版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南京、佛山、扬州成为创建智慧城市的领跑者,天津、武汉、无锡、大连、福州、杭州、成都、青岛等一批城市,成为创建智慧城市的追赶者。全国各地都已全面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城市功能。

  截止目前,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已对外公布了首批90个,第二批103个,共193个城市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各地政府根据自身特点纷纷提出特色各异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框架设计,城市的建设、管理、运行相对以前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绿色、和谐。

  智慧城市阐释

  1、智慧城市内涵与特点

  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是继数字城市之后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更高级形态。建设智慧城市,是我国“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举措。中国在经历了长时间的逆城市化进程后,在国家调控的市场经济中找到了更为健康的社会主义城市建设方法,十八大的召开,推进新型城市化也成为紧要而热门的话题。

  智慧城市的本质是建设全新的城市“大脑”系统,具有以下特征:一、空间化,利用“泛在信息智能空间化关联匹配技术”将时间、空间和状态属性进行关联,实现了基于时空地理信息的人、物、情的互联互通;二、智能化,通过在城市中建立传感网,对各类资源进行监测,并实时汇集信息,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的应急响应和智能决策能力;三、生态化,借助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建设绿色、低碳、可循环发展,并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生态城市。

  2、智慧城市建设思路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这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武大吉奥结合此精神,从地理信息工作者的角度给出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以资源为对象,以时空为手段,以管理为目标,构建以政府、企业、市民为主体的交互共享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空间化(时间、空间、状态)、智能化(感知、预警、处置)和生态化(低碳、绿色、循环),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从而打造资源集约、智能环保、自然宜居的智慧城市。

  总体设计

  1、智慧城市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总体架构由“1141”模式组成,即确立1个发展愿景,打造1个生态系统、构建4大核心体系,建设1套信息基础设施。首先通过建设覆盖城市的感知信息基础设施,整合地理信息资源打造城市资源信息云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建设包括产业体系、应用体系、运行体系和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共同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进而打造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

  2、智慧城市核心体现

  通过整合城市地理智能、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产品和新技术,建立海量的、精确的、动态的地理信息数据基础,探索智慧城市智能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共享模式和服务模式,实现智慧城市感知状态透彻化和空间分布智能化,大幅优化并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效益,同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市民幸福指数,全面促进城市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

  (1)一平台——城市智能云平台

  武大吉奥针对现代智慧城市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城市智能云”,所谓城市智能云就是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软件来构建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基础平台,以地理信息为智慧城市信息的载体,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可托管的虚拟化技术构建城市智能云体系,使平台有效推动城市建设、管理与运行,实现智慧城市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

  (2)一中心——城市智慧运行中心

  以城市智能云平台为基础,整合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专题数据,包括视频资源、经济统计信息、应急物资和重大项目,根据城市关键问题定制城市运行的体征参数,实时监测发现城市运行中的问题,提供更快、更有效的应急响应,做到平战结合,同时能协作深入预测分析,持续改进城市的生命线,真正成为城市信息的聚合者、智能决策的分析者、资源调配的指挥者。

  (3)行业应用

  重点开展民生、公共管理或城市管理、企业化运作三类示范应用,以政务协同、社会管理、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卫生医疗和生态环保为基础,围绕重点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新兴技术应用,突出信息共享和深度挖掘,大力推进以信息感知、业务协同、系统集成为重点的智能应用,通过应用示范带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推广,使城市运行更安全、经济发展更协调、政府管理更高效、公共服务更完善、市民生活更便捷。

  典型应用

  1、稳固智慧城市根基——天地图

  “天地图”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建设的地图服务门户网站,采用了武大吉奥自主研发的分布式云架构GeoGlobe软件产品平台,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节点地图资源分布管理、集中共享,提供全国范围内的矢量电子地图、遥感影像、地形和三维地图服务。通过在线应用方式,为城管、社管、公安、交通、旅游、气象和环保等20多个行业提供专题应用服务,进而促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

  2、构筑城市立体空间——智慧太原时空信息云平台

  智慧太原时空信息云平台基于分布式云架构的软件平台产品搭建,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手段,实时汇集城市各种时空信息而形成更透彻感知、更广泛互联、更智能决策、更灵性服务和更安全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为智慧城市建设及推动经济发展、生态环保、智能运行、可持续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地理信息服务。

  3、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江夏区政府数字行政中心

  江夏区政府数字行政中心建设作为智慧武汉的示范推广项目,是智慧运行中心核心内容。系统以一张图为基础,整合了江夏区54个政府职能部门的专题数据,实时监测发现城市运行中的问题,为领导直观的反映出城市各个职能部门的运行状况,使得政府职能从管理转变到服务企业和市民,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4、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国家认证认可地理信息平台

  在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建设了国家认证认可地理信息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对全国所有体系、产品、服务的认证证书、机构、企业和产品统一管理,能第一时间监管与追溯全国产品质量问题,以地图直观的表现手法清晰的展现各种空间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分析及统计成果,最终形成了“数据资源高度共享、信息服务功能齐全、决策支持科学高效”的监管平台,从而全面提升认监委服务水平和决策能力。

  5、促进集约节约用地——以地控税管理系统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以地控税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在及时正确把握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土资源局政策方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土资源部门在地理空间、土地范围面积等方面的数据优势,采用信息比对的方式,通过实时的宗地地籍信息对税源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核实确认,并对涉及“土地”开发利用的行为进行全过程监控,形成了信息采集、处理、交换、共享、分析为一体的服务体系,有效促进高效便捷的纳税服务。

  6、创新社区智慧服务——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东西湖区智能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以社区为单位,老龄人群为服务对象,企事业服务机构为网点,结合社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利用网格管理员、社区专干、志愿者义工等服务组织,建立智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形成了全方位的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能够满足老年人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养老需求,从而全面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

  智慧城市理念的出现为城市转型升级及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路径,随着以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加快转型升级。智慧城市延展和拓宽了城市信息化的新内涵,通过全面集成的智慧技术,建立充分结合、协同运行的城市管理应用系统,通过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有效地交换共享、更协作的关联应用、更深入的智能化,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交通流的协调高效运行,将会极大地推动建设新一代生态宜居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居住环境。

  文/谭成国、余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