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流芳 武汉美术馆再现老橱窗之美

  • 来源:TA生活家
  • 关键字:历程,记录,武汉
  • 发布时间:2015-03-27 13:32

  武汉位于全国的中心城市,因商而兴。商业是这座城市的骄傲,而橱窗是这座城市的亮点。

  由武汉美术馆主办的“为工农兵服务——武汉美术馆藏麻建雄捐赠武汉老橱窗照片展(1950-1980年代初)”于2014年11月22日在武汉美术馆隆重开幕。作为文化部“201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活动”入选项目,此次展览的举办对于武汉市更是一份珍贵的城市记忆,是一份横跨了近30多年历史的武汉城市记忆的视觉文献。

  老橱窗,记忆和见证

  此次武汉老橱窗照片展均为麻建雄先生所拍摄的上世纪50-80年代的武汉老橱窗摄影作品,展览从商业橱窗视觉图像方面着眼,与前两项展是在共同的地域语境下,互为补充又相互独立。此次展览筹备了一年之久,其三百余张老照片均为私人收藏家麻建雄先生经半个世纪以来拍摄的关于武汉老橱窗的珍贵影像,麻建雄现将所有作品无偿捐赠予武汉美术馆馆藏,这些影像作品也是首次公开问世。

  展览通过对50-80年代初期间橱窗的原稿手稿和布置的商品展示、原件与复制放大件、更有直观的由湖北艺术学院师生按比例制作的橱窗微缩模型生动呈现。不仅呈现出50-80年代老橱窗的情态风貌,更从商业美术之“窗”考察本地域社会图景的变迁,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可供探究的材料和议题,弥补对武汉乃至中国橱窗设计及相关领域理论研究未能加以重视的现状。同时,美术馆也推出了“为工农兵服务”系列推广或活动,公开向武汉市文艺界、商业界知名人士和我市广大市民征集这个时期老物件,如:上世纪中期至80年代初的商品家电、搪瓷制品、铝制品、玻璃制品、纺织、五金等常见橱窗内展示的商品等,对曾经的共同记忆重新唤起和激活。

  据策展人顾铮介绍,展览是有关新中国商业史与商业美术史的重要历史文献。因为这些珍贵的视觉文献的存在,武汉的城市记忆与中国商业美术史都变得更为具体、真切与可感。老橱窗是一种在今天的时代下看来“另类”的展示形式,但它真实地记录下了城市从小农经济转向小工业经济转型的历程。而武汉美术馆馆长樊枫称,在曾经精神食粮匮乏的境况下,橱窗占据着城市生活中很重要的位置,橱窗被视为新产品、新思想的流行风向标,也成为了物质丰饶的一个缩影和象征。在特定时代中,橱窗设计集社会意识形态与视觉审美于一体,成为了一项综合艺术形式。

  影像藏品的优势

  虽然摄影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目前国内美术馆对于影像作品的收藏、展示、研究相较于其他门类稍显薄弱。武汉美术馆自建馆以来,始终致力于独特的摄影品牌展览。在建馆五年内,共承办有10余个国内外知名的摄影展。如《此与彼——霍斯特·瓦克巴特作品展》、《直觉的瞬息:马克·吕布摄影回顾展》等。通过这些展览的举办,不断积累办展经验并对于藏品的深入挖掘与研究、陈列与展示、藏品推广等一系列管理中不断的梳理和完善展览系统,逐步建立属于本地独特的摄影品牌系列展览。

  而本土地域的城市影像更是收藏的重点,2013年,《江风如影:1858~1910武汉影像》、《武汉:1978—2013谢国安纪实影像作品展》两项影像展为本土摄影的自主品牌,而此次《为工农兵服务——武汉美术馆藏麻建雄捐赠武汉老橱窗照片展》与前两项展是在共同的地域语境下,互为补充又相互独立。

  通过“武汉影像”系列客观而深入梳理本地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社会民生、视觉图像等各方面,挖掘本地域文化生态,是武汉美术馆作为本土影响不懈追求的目标。夯实武汉精神,以更多的形式记录“武汉每天不一样”的城市发展历程。

  文/徐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