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期部分日企撤离中国现象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 来源:当代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日企,经贸关系,投资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09 14:28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日本企业撤离中国现象时常见诸报端,各种议论纷繁复杂。认真厘清、客观看待并妥善应对该现象,对中国推动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更好运筹两国关系、促进中国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都大有裨益。
部分日企出现撤离中国的现象
近年,日企对中国投资总体呈下滑态势。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2014年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跌至43.3亿美元,同比减少38.8%。与此同时,部分日企撤离中国的现象不断发生。总的看,日企撤离呈现三个特点。
第一,对中国投资意愿下降,部分大企业撤离意愿明显。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最新调查显示,2014年7.5%的受访日企表示将缩小(包括向第三国转移)在华经营规模,比2011年(4.4%)增加3.1个百分点;选择扩大在华规模的企业由2011年的66.8%降至2014年的46.5%,16年来首次跌破50%。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日本从中国撤资的上市企业有12家,2013年已增至76家。近期,松下、大金、夏普、西铁城等代表性企业纷纷决定将部分在中国产能调整回日本本土工厂或转移至东南亚国家,更具有明显导向性。
第二,低附加值行业是撤离主力。调查显示,9.2%的受访制造业企业和4.7%的非制造业企业拟缩小(包括撤出)在中国规模,包括服装加工、一般电动机械、一般精密机械、建筑业、通信软件业等,多为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或出口型行业。相反,瞄准中国市场发展潜力的内销型企业,诸如金融保险、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对华投资均呈逆势攀升态势。
第三,撤离相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调查显示,广东、上海、山东、辽宁、天津、江苏等沿海地区是日企撤离的主要区域。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分析指出,已有77.9%的受访日企在中国设厂,特别是2013年以后,日本制造业对中国投资已跨过峰值,今后日企对中国新增投资空间将逐渐缩小。沿海地区曾是吸引日企比较集中的省份,也正成为新一轮日企对中国投资战略调整的直接波及对象。
日企撤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要素成本上升是主因。一是劳动力成本明显上升。中国社科院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制造业平均工资已超过大多数东南亚国家和南亚国家,最高超过东南亚国家六倍多:同时招工难特别是高级技工招工难现象日益突出。二是土地租金不断上涨。中国沿海地区厂房店铺租金已数倍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三是能源价格不断攀升。近年来中国不断进行价格调整,水电煤气等能源资源价格已较前大幅提升。四是环保标准不断提高。化工类相关行业受影响最大,2014年投资额减幅超过60%,为各行业之最。这些生产要素类成本的明显上升,日益加重了低附加值企业的生存压力,挤压了其生存空间。JBIC调查显示,自2013年开始,中国在日本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已跌至印度、印尼之后。
第二,竞争激烈、雪上加霜。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在中国的日企既要面对日益发展壮大的中国民族企业的竞争,也要同欧美在中国的企业及其他在中国的日本同行展开激烈竞争,三种竞争相互叠加,导致部分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低附加值型在中国的日企营收呈逐年下滑态势。JETRO调查显示,2011年以来新设立的在中国的日企赤字率接近50%。日本经产省统计显示,在中国的日企销售额自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保持同比正增长,但增幅已从最高的27.3%(2014年第一季度)逐渐收窄到0.5%(同年第三季度),表明在中国的日企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第三,“安倍经济学”的召唤。迄今日本大多数制造企业采取“海外设点生产、部分产品返销日本”的发展策略,导致日本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日本国内就业和经济发展出现严重困难。为盘活日本经济,“安倍经济学”三箭齐发,强力推进诸项改革,引导制造业有序回归。一是日元大幅贬值政策。安倍重新执政以来,日元兑人民币汇率跌幅约四成,这使得以人民币支付工资和运营成本的在中国的日企,向以日元计价的日本本土出售产品和服务时严重受损,汇率因素促使其回归本土。二是逐步改善国内营商环境。综合运用财税手段,营造更宽松经营环境,特别是削减法人税等措施对企业削减综合成本有一定吸引力。三是日本国内市场依然对部分行业和产品存在一定需求。据野村证券调查显示,当前日企海外资本支出已呈放缓趋势,日本国内资本支出增速已超过海外支出增速,整体呈缓慢向日国内聚敛态势。
第四,政治关系影响不容小觑。近年中日政治关系持续僵冷,对日企在中国的经营积极性形成一定冲击,特别是2012年9月持续约一周的大规模涉日游行活动使很多日企至今记忆犹新。JBIC调查显示,12.2%的受访企业对中日关系走向有顾虑,且日本对中国投资递减的年份与中日关系恶化的时间段基本一致。日本部分媒体还片面炒作中国国内涉日游行打砸日企产品、有关部门对部分日企不正当竞争作出处罚等事件,营造出“中国正全方位打压日企”等消极印象。越来越多的日企认为,按传统做法向中国集中投资已不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必须转移部分投资,规避所谓“中国风险”。
几点思考和建议
总的看,日本等国制造企业撤离,主要是市场规律使然。共同社等日本主流媒体驻华机构负责人表示,目前日本大企业在华投资的收益水平仍高于其他投资目的地,且东南亚、南亚等国的投资环境短期内难以赶上中国,大部分日企的中长期策略仍是重视和坚持在中国发展。因此,中国宜着眼大局和长远,客观研究判断和理性应对部分日企撤离现象。
第一,客观看待日企撤离。部分日企撤离中国是日企投资中国的衍生品,必然会伴随着日企投资中国的全过程。总体看,部分日企撤离是企业自身从市场规律出发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生产布局的市场行为,某种意义上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结果。短期看,部分日企撤离将对中国部分行业的发展乃至个别地区的社会稳定形成一定负面影响,但从中长期看,这也有利于为中国民族企业发展壮大拓展空间。
第二,妥善做好后续工作。一是按照市场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原则妥善处理好撤资善后事宜,避免双方媒体炒作,进而影响两国关系和社会稳定。二是加强对外资的甄选,内部可考虑建立可能撤离的外资企业梯级目录,做到未雨绸缪,有序管控,并积极引导、鼓励中国有条件企业及时补位。三是对包括日企在内的外资撤离进行动态跟踪、分析和研究判断,做好预案,防范各种负面因素叠加可能引发的金融和社会风险。
第三,继续全面深化改革。一是继续做好中国境内各类企业摸排工作,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坚持由低到高的梯级转移和优化国内产能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和推动中国企业有序走出去,通过在国际市场打拼来找准定位,做强自身。二是落实好打造经济升级版各项举措,利用中国巨大国内市场的规模效应,通过技术、模式、业态等创新驱动,培育中国民族企业“弯道超车”的能力。三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产业结构向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行业有序调整。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法制建设,优化投资环境。
李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