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之家:打造牙医综合服务垂直平台

  • 来源:世纪人物
  • 关键字:朋友圈,牙医,QQ群
  • 发布时间:2015-04-10 14:50

  围绕国内牙医人群这个及其细分的领域,寄生于医考在线培训,依托于牙医社群潜在变现价值,打造一个服务牙医群体的垂直平台有多大市场?

  口腔之家创建于2008年,是一个做医考在线培训的平台。创始人宋士岐,牙医出身,在医考在线培训领域深耕6年,如今将方向定位为牙医服务垂直平台。

  采访当天,宋士岐的朋友圈状态是这样,“从今天开始要忘掉口腔之家之前的一切,我们从零起步。所有的方向、态度,目标都将重新规划。再次感谢一直鼓励我们的朋友!”

  “之所以发这样的朋友圈,原因是目前口腔之家的模式正在调整。面对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我们必须转型。”采访前,宋士岐这样回答记者抛出的朋友圈疑问。

  以下为宋士岐口述:

  2008年,我从医院进修出来,想要找一份合适的口腔医院工作,但需要考一个行医资格证,即口腔执业证。因为备考过程中有很多难点想要与人沟通,就加了几个牙医QQ群,起初就想和大家交流交流问题,比如看哪些教材、视频教程,以及怎样押题等。深接触后发现,原来有很多人面对医考跟我有同样的需求,因此萌发了创建一个牙医交流平台的想法,就是后来的口腔之家。

  口腔之家致力于医考在线培训,所承担的角色是桥梁式的,一边是需要考试和课程的学生,一边是资深牙医群体。中专生和大专生是主要用户群,具体操作是,为学生提供资料和讲师资源,帮助他们通过考试,拿下口腔执业证。为资深牙医讲师们提供授课机会,提升其知名度。

  因为当时口腔之家定义为公益组织,所以刚开始都是免费的,包括请老师讲课。起初这些老师会以案例的形式发到群里,但没有互动和交流。

  QQ群交流主要是打字,很麻烦,后来有了YY语音平台,我们就开始导流,但这并不容易,我们花钱买一些课程和资料,免费共享,以此来吸引牙医,经过导流,短时间吸引了大量的牙医资源。

  团购火起来后,我们就按照团购的模式运营,线上授课,线下组织活动、培训。起初,大家一起筹钱买一个大的课程、资料等,那时还没有众筹这个词。虽然当年只盈利两三万,但几乎没有投入多大人力和财力。

  2013年是一个转折,因为从那年的3月到9月,我们创收翻了几十倍,而这些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做的。

  团队短板

  经过这些年的运营我发现,技术一直是我们的短板。虽然口腔之家已经是一个围绕8万多牙医人群提供服务的平台,但是我们一直没有专业的技术团队,这要追溯到创建之初。

  2008年,口腔之家项目推出后,几天时间就从两三个QQ群发展到五六个QQ群,汇集几千名牙医,而真正运营QQ群的只有不到十个人。

  2009年,一个懂网站技术的牙医朋友加入进来,彼时,口腔之家以论坛、网站形式为主,我负责运营,他负责网站,主要收集一些资料上传网站给学员免费共享,包括请老师讲课。

  我是网站的主要负责人,运营的费用主要由我承担,我这个朋友主要负责网站架构,当时团队规模13个人,大家都是牙医,彼此为了同一个兴趣经营着口腔之家。

  后来,因为各种信息不对称,经营思路出现分歧,2011年我这个朋友从团队分流出去。

  自此,技术一直是我们团队的短板,加上这些年我们一直是一种草根模式运作,没有形成公司规模运营,这导致我们团队不健全,也影响了我们的发展。

  类O2O模式

  口腔之家现在以微信、微社区为主要运营渠道,授课渠道在YY语音平台,线下不定期组织活动和培训。2013年我们开始做一些个性化教学,所谓个性,就是让学员互动起来,让老师和学生产生交流。2014年,我们真正推出了自己的课程,并改成一站式服务。眼下的盈利模式主要是跟材料商对接,在微信、QQ群里帮其推广产品。

  我们的模式这两年在不断改进,医考培训这块市场在未来会越来越小,我们现在需要以医考为跳板,将来服务整个中国牙医群体。

  近期目标是,对接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从医考报名开始,利用口腔之家平台,为其提供个性化复习,直至学员考下证件之后找到工作,以及今后在工作中的技术上的进修,我们可以推出一些线上的视频课程,线下培训收费。医考培训我们关注的是最底层的学生,这个模式其实类似于O2O。

  远期目标是,帮助学员联系门诊找工作,我们希望从最底层开始慢慢往上延伸,做一些牙医周边的服务,这个服务包括门诊的运营,耗材的引进,以及后期帮助他们开门诊等等。

  目前,我们在医考培训基础上做了一个小的延伸,主要是对接学生和门诊。因为有好多学员为了考证在家学习,但是有一个现象是,学员考完试后,门诊招不到人,学员找不着合适工作,因为中间没有一个对接平台。

  我们做了这个对接,发现还是很有市场的,2014年一年我们的营收达到百万左右,虽然大部分还是来自医考付费课程,接下来就是把医考这块跳板站稳,做更广的延伸。

  用户体验

  做医考培训,体验式的课堂是最好的,先让用户听听你的课,跟着课程走一下,然后再做付费的模式。还有一种是抓用户痛点,就是要了解用户需要什么。线下我们做过很多小的活动,前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龙虎榜”,在学员考完试后,我们拿出一些小的奖品给学生以资鼓励,大概有200多人参与,20天的时间就达到约50万的点击。

  2014年,腾讯举办第九届互联网创业大赛,我们在微社区做了一个“我是牙医我为口腔之家代言”的活动,点击量也从2万涨到50万,得到了那次商业大赛最具人气奖。彼时,我们在微社区做的活动已经得到了240万锦旗。

  一个隐患是,每年考试后我们运营的QQ群就会“死掉”,不再有人活跃,因此,2012年我们开始做微信公众号,当时只是把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一个广告平台。2013年底,我们请了网络管理员,专门负责推送内容,把QQ群导流到微信。到2014年初,平台上已经有8万多牙医。有时候一篇好的文章的阅读量能到近10万左右,平时则是一两万,最低也有1000阅读量。

  因为有强大的牙医人群,我们就有巨大的变现潜力。

  屡次“引狼入室”

  创建口腔之家的过程给我带来了使命感和荣誉感,但也经历了很多挫折。口腔市场是有潜力的,因为好多学生考完试之后还需要一些技术提升,而我们平台是最好的对接。

  2013年,我们找到一个比较知名的老师,与其合作,轻易就帮他做了50万的业绩,结果是,他把学生资源挖走之后另立了门户。

  包括之前想和一个圈内人合作,做一个“口腔类”的APP,结果他拿了我们的创意自己去研发了。

  像这样引狼入室的事情不止一次,但是吃亏难免,因为互联网是很开放的。最大的遗憾是自己曾经很看重的一个讲师分流出去了,我培养了很多年的讲师,出去自立门户,这个是我最大的遗憾。

  夹缝中求生存

  目前,医考培训仍然是口腔之家的主要营收来源,但是随着各种大型在线教育平台的出现,口腔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要不断推出新的东西来吸引用户,但是因为公司小,资金有限,害怕被很多大的公司模仿超越。

  目前,最为担心的是国家一系列政策的改变。中专生和大专生是我们主要用户群,2012年以后就不再有口腔中专了,这对我们是一个大的冲击。我们平台垂直性太强,所以受冲击也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型,今年和明年,会是我们的转折点。

  我们给自己定位,一个是做互联网的医医交互,另一个是医患交互。医患交互我们暂时不想进入,因为利用微信或微社区加强医生和患者的沟通,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虽然国内也有很多大的网站在做医考培训及相关业务,比如说像中域、医考网、张博士、文都、金英杰等,但是我调查过他们在口腔这块的牙医资源,结果是还没有我们多。任何平台里只要做在线直播,目前来说都没有我们拥有的用户群多。

  我们最新YY在线数据是七八百人,每天都会在线,大型的公开课2000多人,平均下来每天应该在七百人左右在线,这个数据是保持上升的。我们运营的QQ群里大约有十几万用户,除去一些患者,至少有十万左右的牙医,但未来怎么能做大这个服务项目,我们也在找突破点。

  医考培训竞争各有所长,我们处于夹缝中,不会被淘汰,甚至可能会活的很好,因为我们足够垂直。

  未来的未来

  口腔市场很大,有很多人都在做,包括医考、培训、耗材、加工等,但是没有一家平台能把这些全部联系起来,系统化,能为牙医提供一个全面的服务。

  口腔之家未来希望能做成类似于口腔学院的网站,从学生走出校园那一刻就开始服务他,包括他想学技术,我们可以为其提供在线培训;想开门诊,我们可以帮忙选址;想买什么材料可以给他发货,绕过中间商。

  我们希望将来整个行业能活跃起来,能有资本介入。有一个良性的循环,形成一个生态圈,让这些医生不再盲目,因为口腔医生比较特殊,每天都在重复一样的事情,做两年就没有职业方向了,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

  未来最重要的方向是做垂直的牙医平台,以医考作为切入点增强牙医之间的交互,因为像春雨,阿里健康这样的网站,他们做的是轻问诊与药品的介入,即使是丁香园这样的大社区,其牙医交流占比也非常小,所以我认为专注于牙医的交流平台还是有生存空间的。

  我的观念是服务好中国牙医才能服务好患者,增强牙医之间的交互才能更好的实现医患交互。

  其实这些年做网站一直在烧钱,也遇到过很多挫折,曾经一度想放弃,但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又有了新的方向。我希望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能把整个行业带动起来,让最基层的牙医被认可,医生的技术能提升,这是我们最大的愿景。

  本刊记者/林琳李雪曼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