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2014年净利润增速不足1%,而公司主营业务单一且面临强大的竞争对手,未来主营产品市场可能遭竞争对手进一步蚕食,上市后业绩面临下滑风险。
主营药品单一的风险正在西安万隆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隆制药”)的业绩中体现。
万隆药业于2015年4月发布招股说明书,拟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营抗细菌药物的生产与销售,其中奥硝唑类药物是公司的主要盈利产品,近年来销售收入占比都在80%以上。由于2014年该类药品的销售增速出现停滞,直接导致了公司2014年业绩增速的下滑,净利润同比增长不到1%。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公司拟募资3亿元,主要用于生产基地改造项目。募资完成后,公司相关药品产能将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主营药物奥硝唑类制剂,产能将出现1倍以上的增长。
从公司募资计划看,奥硝唑类药物的扩产是公司的最主要项目。那么,新增产能能否被市场消化?主营业务过于单一将给公司带来哪些风险?为了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当前的经营情况,《投资者报》记者就以上问题于4月13日向公司发出采访提纲,并致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公司表示将尽快关注邮件,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由于未得到公司就相关问题的解释,记者只能通过招股书等公开资料进行解读。
主营业务单一业绩停滞
对公司经营业绩而言,主营业务单一往往是一把“双刃剑”。
当单一药品市场增速快的时候,公司的业绩也将实现快速增长;可一旦该药品市场增速放缓,公司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对此,万隆制药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2013年~2014年,奥硝唑系列制剂销售收入为1.8亿元和1.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82%和80%;占同期业务毛利总额的89%和88%。
正是由于奥硝唑销售收入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公司2014年营收与净利润增长的停滞。对此,万隆制药也坦言,公司存在主导产品较为集中的风险。
那么,公司计划如何解决主营药品单一的风险呢?
从招股书中的药品批文看,万隆制药和子公司拥有50个药品生产批文,但目前仅生产了其中的18种药品。万隆制药表示,“其他产品限于产能和资金的原因没有生产。”
但随着募资的完成,产能问题将得到一定改善。其中,复方右旋糖酐40注射液与乌龙散都将实现一倍以上的产能扩张,从而协调了药品销售单一的现状。但是,以上两种药品2014年的收入合计为0.23亿元,与奥硝唑类药物1.74亿元的营收存在较大差距。
可见,由于公司其他药物收入贡献极小,即使产能提升一倍依然无法撼动奥硝唑药品的核心地位,而公司主营业务单一的风险在上市后恐怕也将持续,值得投资者注意。
当然,从公司当前情况看,选择奥硝唑药品的扩产恐怕也是最好选择了,而信心主要来源于该药品的产销率。
2014年,公司两种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产销率都达到100%,奥硝唑胶囊则为90%左右,产销率都保持在较高水平。那么,公司完成上市募资以后,扩产后的该药品是否依然能保持较高的产销率呢?将成为影响公司业绩的决定性因素。
行业增速慢主营产品市场遭蚕食
就当前市场状况来看,公司主营产品面临行业增速慢、市场遭强劲对手蚕食的局面。
从我国奥硝唑历年市场销售份额看,2008年~2010年销售额分别为21.5亿元、27.6亿元和33.1亿元,是该药品的快速增长期。2011年~2013年销售额分别为34.3亿元、32.1亿元和36.2亿元,需求增速开始放缓,而同期万隆制药净利润增速均保持在12%左右,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未来市场对该药品的需求有多大呢?由于该药品占硝基咪唑类药物的市场份额常年保持在60%左右,《投资者报》记者根据相关数据测算出该药品2014年~2016年的需求量分别为37.3亿元,39.4亿元和41.6亿元。
可见,该药品未来两年市场增速约在7%左右,单独依靠市场扩容显然无法消化公司的新增产能,而抢夺竞争对手的“地盘”恐怕就在所难免了。
从当前市场占比看,奥硝唑药品市场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2013年,万隆制药占比24%、圣和药业占比22%、科伦药业占比21%,共计瓜分了67%的国内市场,但三家之间的差距很小。
万隆制药也表示,与同业公司相比较,公司在研发技术、产品营销等方面存在一定优势,但经营规模小、融资渠道单一则是不足之处。
公司募资扩产最终能否击败竞争对手,扩大市场份额呢?从当前的情况看并不乐观。
首先,近年来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在小幅下降。2012年万隆制药的市场占有率为26.2%,而这一数字在2013年下降至23.9%。而科伦药业则从2011年的16.8%一举上升至21.2%。可见,公司在竞争中优势不大。
其次,公司募资完成投产需要两年时间,而这两年中公司的市场份额可能会遭到其他公司进一步蚕食。科伦药业表示,公司2014年加大了对奥硝唑注射液的市场推广力度。同时,科伦药业广东分公司于2014年7月完成了扩建技改项目,可实现奥硝唑注射液2400万瓶的实际年产量。
在整体市场份额增速较慢,同时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公司未来的经营情况恐怕不太乐观。对此,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上市当年经营业绩可能出现下滑。
《投资者报》记者 李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