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式“神”技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神剧,惊悚,口碑
  • 发布时间:2015-04-29 13:00

  媒体近来忙着盘点抗战神剧,问责“神”剧导演。有统计显示,近一两年“神迹”不断的抗战剧里,有不少导演来自我国港台地区。

  把神剧的惊悚口碑全归功于港台导演,显然武断。毕竟,目前还没有个人或机构对近年来出现的所有神剧做过完整统计。一旦做过,我相信这些剧集的导演恐怕还是来自内地的居多。只是神剧中有一些“神迹”,必然会涉及特技,港台导演这方面历来比较擅长,说“专业对口”,倒也不算凭空编造。

  有一点毋庸置疑,从徐克开始,港台导演把人拍成了飞来飞去的“神仙”(或妖怪),黄飞鸿也好,金庸古龙笔下的人物也罢,从此成了只负责向观众提供视觉享受的载体。不管出于何种原因,人在天上飞,一挥手就是一团烟雾或响雷,人在享乐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智力贬回学龄前,这其实就是当年鲁迅调侃和批判过的还珠楼主之类作者笔下“剑仙”的问题。而这些经过徐克、程小东的特技发明,伴随李安《卧虎藏龙》的“寻根”,以及张艺谋让一代暴君嘴里阵阵有辞的“和平”,开始以票房的名义,攻占青少年的大脑。

  倚仗特技,把英雄人物拍成“非人”,这种事欧美电影也爱干,近二十年来著名的有施瓦辛格的《蒸发密令》、吕克·贝松执导的《企业战士》、昆汀·塔伦蒂诺的《无耻混蛋》等,但内地乃至整个华语影视的区别在于,片种、剧型过于单调,且素有跟风的热情。欧美的神片拍了就拍了,观众看完也不当一回事。华语片的神片、神剧拍完后阴魂不散,派生出一系列徒子徒孙。这大约是带特技进入内地的徐克们自己没有想到的,抑或想到了却没有严肃自问过的。

  把黄飞鸿这样一个清末民间武师,境界拔高得比陈天华、孙中山还高,这虽然是国人“高大全”思维在商业模式下的新产物,但勉强还可以用人性深处的意淫心理解释。到了吴宇森,用长得既不像中原人也不像湖广人、倒有几分日韩气质的金城武出演诸葛亮,仅仅用导演对明星和演技的关注来解释已经无法说通。吴宇森底蕴里显然没有经过中国古典名著的熏陶。同理,只有童年或上一代在无意识下经过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教育和洗脑的人,才会觉得《色戒》是部在华语语境下导向没有问题的电影。知道《色戒》为什么会在威尼斯拿奖吗?那里可是“法西斯”这个词的祖国!环境和潜意识是最说不清的话题,但又确实会影响到文艺作品的创作。

  这么例举,当然不是为声讨港台影人的思想境界。而是想提醒来内地拍摄作品的港台影人,尽快补足有关中华文化的功课,否则特技只会催生众多笑料。况且外来导演中正面例子也有,比如前段因执导“手撕鬼子”剧集而被媒体点名的香港导演,因与制作方理念不合,人家拍了几天就离开了,“手撕鬼子”恰恰是后来内地导演脑洞大开的产物。

  所以说,没文化真是可怕,不管是“港台式‘神’技”,还是“内地式俗技”。

  文/徐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