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深度贫困之殇

  • 来源:中国扶贫
  • 关键字:贫困,丕且莫,鲁奎山
  • 发布时间:2015-05-28 14:02

  云南省扎实推进深度贫困人口扶贫攻坚

  160.2万,这是2010年云南省深度贫困人口的规模。云南省直面深度贫困,勇啃“硬骨头”。通过实施整乡推进、“雨露计划”、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安居工程等措施,截至2013年底,全省深度贫困人口下降到120万。

  破解深度贫困之殇,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确保到2020年深度贫困人口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云南在攻坚。

  丕且莫新生

  丕且莫是彝语,原意是厚皮树下的村子,指的是只有耐旱的厚皮树才能生长的地方。丕且莫村曾是云南省117个重点扶贫村和玉溪市24个少数民族特困村之一。

  从扬武镇出发,沿着崎岖陡峭的矿山土路,踏着漫天飞扬的灰尘,开车约50分钟,我们来到了丕且莫村的旧址。这里已经没有村民居住,只剩下一个稍具当代气息的村委会和一间间废弃的土木房。这些房子有的三层,有的两层。镇上工作人员形象地介绍说:“一楼是畜牧局(养家畜),二楼是人事局(人居住),三楼是粮食局(晒粮食)。”

  昔日丕且莫

  丕且莫村委会旧址位于玉溪市新平县扬武镇以东的鲁奎山山顶,距镇政府驻地21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244户941人,耕地面积1092亩,人均耕地1.16亩。境内最高海拔2389米,最低海拔750米,相对高差达1639米,年平均气温仅12℃,年降雨量不足700毫米。丕且莫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无法留住地表水,即使是雨季,洼地里的积水也会很快渗漏到地下,全年有3至4个月的人畜饮水靠车辆运输供给。

  全村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粮食生产以种植包谷、洋芋、荞子、杂粮为主,人均产粮不足300公斤,养殖以饲养猪、鸡、黄牛和山羊为主,无农业支柱产业,群众收入主要来自零星的捡矿收入。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78元,与全镇平均水平5158元相差4007元,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是一个典型的自然条件差,人多耕地少的高寒冷凉特困村。陡峭的山坡、寒冷的气候、极度匮乏的水资源、脆弱的环境,成为制约丕且莫村生存和发展难以逾越的瓶颈。

  由于连续干旱和矿山开采,鲁奎山上水资源逐渐枯竭,生存条件更加恶化,一直居住在鲁奎山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仍没有彻底改变,部分村民开始自发搬迁到扬武镇等地,有的购房居住,有的则在当地租房。自发搬迁农户一方面依靠矿山、企业打工,一方面依靠租种搬迁地村组田地发展生产和打零工,居住条件和家庭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生产生活成本降低了,眼界也开阔了。留在山上的群众要求搬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易地获新生

  2012年,通过新平县政府和扬武镇政府协调和组织,搬迁土地得以落实。然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投入大,资金是一个难题。

  “为减轻群众和县级财政负担,玉溪市把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和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有机整合起来,按照群众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整合各类项目资金4800多万元,专项用于搬迁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资金整体使用效能,解决了搬得出的问题,也走出了一条以扶贫资金为主体,其他项目配套资金为补充的‘统筹安排、统一规划、资金整合、集中优势、重点突破、加快发展’的扶贫搬迁新路子。”玉溪市扶贫办党组书记刘应华说。

  2014年春节,丕且莫村整体搬迁到了阿金咪、鲁奎新村两个安置点,老百姓的愿望变为了现实,当地党委政府也了却了多年来的一块心病。这两个安置点均位于扬武镇规划区内,老国道213线旁,交通便利,生产生活条件优越。

  在安置点上我们看到,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新居坐落在新修的水泥路两旁,清澈干净的自来水通到家家户户,一台台新装的太阳能热水器在房顶上矗立,彝族传统文化习俗宣传画遍布新居的墙上。

  扬武镇党委书记杨文举介绍说:“此次搬迁安居房的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整体要求,在全面完成197套安居房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实施了水电路、绿化美化亮化、活动场所建设、特色民居改造等后续工程,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交通便利了,住房美观了,环境卫生了,就医安全了,上学方便了,搬迁农户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在搬迁户张文学家,我们一起聊起了他家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张文学的新房自筹了3万元,目前只盖了一层,但留出了加盖二层的空间。在张文学的记忆中,旧村缺水是一个大问题。“过去每年四五月间,山泉水几乎干涸,全部村民都得到别的地方挑水,来回一趟得要三四个小时,即便是壮劳力一天也只能挑上一趟水。一家人用一盆水洗脸、洗脚,最后还留着喂牲口,洗澡更是奢侈的愿望。”张文学说,“现在自来水直接通到了家里,还装上了太阳能热水器,生活太方便了。”张文学因为有病在家待着,他的妻子和儿子在镇上打工,每个月差不多各有2000元的收入,日子逐渐过得红火起来。他说,用不了多久自己家的二楼就能盖起来了。

  丕且莫,一个曾近乎陷入绝望的村庄,因易地扶贫搬迁挪出了穷窝,获得了新生,如今已成为扬武镇高速路旁一道靓丽的风景。

  多源谋发展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才是扶贫搬迁的最终目的,也是保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持续发展的源泉。

  为让搬迁点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扬武镇在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积极协调农业、科技、扶贫部门对群众进行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搬迁群众外出务工;积极协调镇域内14家企业实施帮扶,使搬迁群众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被招用;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林权流转机制,引进种植、养殖大户承包经营土地、林地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生态农业,重点发展紫洋芋、三七种植,规模养殖猪牛羊,重振鲁奎山紫洋芋、腊肉等生态特色品牌,加快发展三七、重楼等生态高效种植业。通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科学规划、精心指导,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发展种养业、开展劳务输出等,进一步拓宽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实现了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搬迁群众纷纷表示,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对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

  丕且莫村支部书记范文学说:“现在村里1845岁的村民基本在工厂上班,月均工资1800元,还有各种保险,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搬迁后,迁出区土地流转得到快速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群众思想观念迅速更新、市场意识显著增强、劳动技能逐步提高、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了提升,实现了‘下山才一年,胜过几十年’的历史性跨越。”

  决战小凉山

  宁蒗县位于滇西北高原横断山脉中部川滇交界处,紧邻藏区和大凉山,俗称“小凉山”。小凉山山美水美、人热情,但是美丽的背后还有深度的贫困。

  宁蒗大会战

  宁蒗县是丽江市下辖的5县(区)中最落后的地区,也是云南省较大的彝族聚居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宁蒗的县情特点可以概括为“山、少、偏、穷、特”五个字:

  “山”就是山区面积大,占总面积的98.4%,境内平均海拔3000米,属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

  “少”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境内有彝、汉、摩梭、普米、傈僳等12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3万,占总人口的83.4%。

  “偏”就是区位偏僻。宁蒗县交通闭塞,远离中心城市,离丽江市约130公里,离昆明市600多公里。

  “穷”就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宁蒗县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治理的特困县,2001年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按新的扶贫标准计算,至今仍有20.9万贫困人口,其中深度贫困人口5.2万人。

  “特”就是社会发展背景特殊。宁蒗县是一个从原始共耕制、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并存的多种社会形态,经民主改革“隔夜不同天,一步跨千年”,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县份。解放前夕,金沙江边的傈僳族还保留着刀耕火种、游牧游耕的原始共耕制,凉山彝族保留着完整的奴隶制,坝区和半山区的摩梭人、普米族等则处于封建领主制。

  2010年,宁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387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60%。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在高寒山区,生存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收入水平低下,生活质量极差,不少地方已不适宜人居住。

  打一场对特困群众进行整体扶贫的攻坚战,绝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2011年10月30日,云南省政府在宁蒗县召开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暨宁蒗县扶贫攻坚工作会议,标志着“宁蒗扶贫攻坚大会战”正式启动。大会战计划投入3.61亿元资金,实施105个深度贫困村综合发展项目,对以宁蒗县为主的小凉山地区的2.5万深度贫困人口实施综合扶贫。项目规划区涉及15个乡镇77个村委会105个村民小组25143人,其中就地改造涉及15个乡镇96个村民小组22982人,易地搬迁涉及4个乡9个村民小组581户2161人。大会战重点围绕安居温饱、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社会事业、素质提升、生态环境保护6大工程展开,把扶贫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农村保障性安居工程、乡村规划和旅游开发等工作紧密结合,以项目实施促进整村、整乡推进。对丧失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深度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迁出区,实施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实现“人下山、树上山”。

  宁蒗县扶贫办主任沙国强介绍说,宁蒗县将通过4年的大会战,使105个深度贫困自然村基本实现“四通”,即村内通路、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信网络;“七有”,即有饭吃、有水喝、有房住、有学上、有低保、有医疗、有产业,基本解决深度贫困人口的温饱。再用2年左右时间,巩固提升大会战成果,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农村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农村平均水平,到2017年宁蒗县深度贫困人口稳定解决温饱。

  中良子巨变

  到宁蒗的第二天早上,下起了小雨。从县城出发,穿山涉水,蜿蜒而行,转过几个山头,一个蓝瓦白墙、干净清爽的村庄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新营盘乡东风村委会中良子自然村。

  2012年11月6日,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扶贫攻坚大会战深度贫困村综合发展项目在新营盘乡东风村正式启动。

  东风村曾是新营盘乡最穷的村委会。中良子自然村距离村委会约5公里,属于半山区。全村有农户58户192人,有耕地560亩,林地1400亩,海拔2800米,年平均气温24℃,年降水量831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洋芋、荞麦等农作物。

  2013年12月17日,中良子村深度贫困村综合发展项目启动实施。58户人家住上了安居房,并新建了厕所、沼气池和畜厩,实现了人畜分离。村内道路硬化了,村民外出方便了,发展经济的意识觉醒了,开始种植核桃、绿肥草,养殖山羊等,增加收入。

  在村民刘亩干家,市里、县里的干部在水泥院坝上算起了他家通过深度贫困村综合发展项目得到的补助:2013年,建新房获得安居工程补助3万元,太阳能洗澡间建设补助2000元,卫生间建设补助3000元,圈舍改造补助8000元。刘亩干家共5口人,2个孩子外出打工,夫妻俩在家种点药材,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东风村村支部书记马一辉说:“原来村年人均纯收入500-800元。现在村里外出的道路修好了,吃水和用电问题也解决了,村民通过发展种养业,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000多元。”

  走在村子的水泥路上,丽江市扶贫办副主任胡革荣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说:“20年前我在这个乡当乡长,当时就常来这个村。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木板房、土墙,吃水、用电无法保障。下雨天根本进不了村子,农户院里面遍布猪牛马粪,就靠种点玉米、洋芋过活,没什么经济收入。经过这几年的扶贫开发,这个村子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啊!”

  中良子的巨变仅仅是云南省对以宁蒗县为主的小凉山地区的2.5万深度贫困人口实施综合扶贫的一个缩影,也是云南省扎实解决120万深度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的一次重要实践。

  宁蒗扶贫攻坚大会战启动以来,在数年如一日的大力投入之下,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丽江通往宁蒗的二级公路正在改扩建,明年宁蒗泸沽湖机场也将建成。宁蒗的发展将翻开新的篇章,小凉山的人民也将迎来幸福的生活!

  “双推进”促发展

  “扶贫开发到哪里,基层党建就跟进到哪里,扶贫开发抓硬件,基层党建抓软件。”2013年以来,云南省在116个乡镇启动实施了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

  丽江市宁蒗县宁利乡是云南省“双推进”工作的试点乡。宁利乡按照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总体要求,以“规划统筹引领、城乡统筹联动、区域统筹互促”三个统筹为保障,以“组织资源、政策资源、项目资源、社会资源”四个整合为支撑,在“项目建设与组织建设、群众脱贫与集体增收、项目管理与民主监督、设施建设与管理使用、基础提升与优化服务效能”五个方面实施双向推动、双推共赢,实现共同发展。

  项目建设与组织建设双推共赢。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干部优势、人才优势和组织优势、宣传优势引领、服务、推动扶贫项目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充分发挥扶贫开发项目的项目整合、资源共享、实战平台优势,促进基层党建科学发展。一是发挥项目整合优势。依托扶贫开发社会事业建设投入,整合组织、民政、文化、体育、卫生、环保、金融等部门配套资金,实现了基层组织活动场所的基础提升和功能配套;依托扶贫开发素质提升工程投入,整合农业、林业、政法、人社、科技等部门配套资金,完成了村组干部轮训和800多名党员群众的技能培训,实现了每名党员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培养目标。二是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在扶贫开发项目大整合、资金大配套、资源大共享的格局下,积极争取扶贫开发地方配套资金扶持,确保党建工作项目的顺利实施。三是发挥实战平台优势。把引领、服务、推动扶贫开发整乡推进作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总载体和总抓手,建立《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目标责任制》,细化目标,明确职责,强化监督考核。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依托扶贫开发实战平台锻炼、培养、造就党员干部,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实绩丰富、完善、检验基层组织,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群众脱贫与集体增收双推共赢。把群众脱贫和集体增收作为“双推进”工作的硬指标,创新工作方式,切实统筹推进,确保互促共赢。一是实施“土地流转+红色股份”模式。在地广人稀的山区,将撂荒地集中流转给大户或合作社进行药材产业规模开发,并由村党组织投入一定股份或基金扶持其发展,同时返聘失地群众为其打工。如:林茂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在宁利村三道沟投资250万开发种植500亩黄山药、重楼和玛咖,富农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在宁利村火头自然村投资200万种植400亩秦艽,先松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在牛窝子村黄家坪开发种植500亩玛咖。二是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红色股份”模式。在人口集中的坝区,将党支部建在合作社,加强党组织对产业的领导,直接指导合作社党支部带动825户、4125人发展2504亩秦艽、草乌等特色中药材。三是实施“订单生产+红色信贷”模式。在贫困人口较多的半山区,引进药材企业,由村党组织组织农户与其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并通过党组织和信用社为贫困党员和农户提供红色信贷,扶持其发展生产。如:玉龙鲁甸山芸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与牛窝子村合作开发了近300亩云木香。

  项目管理与民主监督双推共赢。一是项目集体发包。制定《宁利乡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建立由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人大主席、纪委书记及乡其它党委委员为成员的扶贫项目发包工作领导小组,集体讨论决策统一招标范围外的建设工程项目发包和扶贫物资采购。二是资金统一管理。严格按照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扶贫项目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封闭运行、民主监督。三是民主监督实施。充分发挥项目建设点乡村干部和党员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督。

  设施建设与管理使用双推共赢。坚持建、管、用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公共设施效益发挥和党员群众长期受益。一是明确管理职责。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要求,建立公共设施属地管理责任机制,明确各村民委员会为辖区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责任单位,工程建设完成后,及时划定责任边界,明确管理维护责任,组织资产移交。二是配套管理机制。资产移交后,由村“三委”及时组织召开村民大会,研究制定共用共管的村规民约,规范管理维护责任和义务,分类制定统一投工投劳的定期维护制度、分段包干的责任维护制度和监督处罚办法,确保公共基础设施的正常使用。三是创新管理模式。对一些具有经营价值和条件的公共基础设施,由村集体采取市场化方式,将其发包给个人进行经营,以经营促管理、以租金保投入。

  基础提升与优化服务效能双推共赢。坚持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配套的原则,依托扶贫开发,在完善党组织服务设施、搭建服务平台的同时,进一步健全服务机制,切实提升基层服务群众的工作效能。一是健全服务体系。依托扶贫开发项目配套整合,完成乡级为民服务中心、村为民服务站(群众工作站)、组为民服务点服务大厅建设和办公服务设施的配套,为建设乡、村、组“三级”服务体系,开展民事代办、全程代理等定点服务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构建服务平台。争取资金,在全乡5个村建设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为解决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农村为民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打下了坚实基础。三是创新服务机制。依托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创新服务机制和方式,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及时开通“5812371”党员为民服务专线电话,全天候受理群众诉求,抽调86名党员干部,建立了农村120、农村110、民事代办、预防腐败等14个党员服务队,在全乡范围开展急诊急救、抢险救灾、民事代办、纠纷调解、现场执法和举报查处等上门服务。不仅较好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为扶贫开发整乡推进建立起了全民参与、民主监督、跟踪问效、举报查处的桥梁。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宁利乡修建了一条宽4.5米、长20公里的水泥路,一条条通村路正在施工,村民住上了新建的特色安居房,不少人家的房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田间种的是成片的中药材……

  云南省通过实施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既推出了农民红火的好日子,增强了农村的发展后劲,又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堡垒,赢得了“双丰收”。

  李新平:啃下“硬骨头”打好歼灭战

  2010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决定打一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扶贫攻坚战,并下发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进程的决定》,加快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脱贫进程。

  深度贫困群体涵盖了哪些人群,五年来他们的脱贫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成效。就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云南省扶贫办主任李新平。

  找出最穷的人

  记者: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打一场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扶贫攻坚战。深度贫困是怎么界定的?哪些人属于深度贫困群体?

  李新平:2010年,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省发改委、省扶贫办、省民委依据我省农村贫困监测、农村住户调查、农业普查数据,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785元、人均有粮低于300公斤为标准,对深度贫困人口进行了测算,并经州市县反复核实、上报确认,当时全省有160.2万农村深度贫困人口,扶贫开发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截至2013年底,深度贫困人口下降到120万人。

  记者:这些深度贫困人口人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李新平:我省现有的深度贫困人口,以“插花”或者相对集中地分布在边境一线、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深山区、石山区、干热河谷地区、沿江一线和高寒冷凉地区。涉及16个州市105个县市区的1025个乡(镇)、5204个建制村、1.37万个特困自然村,占这些地区农村总人口408.4万的37.6%,涵盖了全省各地最为困难的各种人族群,是穷人中的穷人。

  记者:对于那些不在这个范围内的贫困人口,云南省在脱贫上是怎么考虑的?

  李新平:考虑到民族宗教地区的特殊性,当时我们把收入略高于785元,但综合发展能力弱的一些地区的贫困人口也纳入到了重点帮扶的范围。

  致贫原因复杂

  记者:云南省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多的深度贫困人口,并且贫困程度如此之深?

  李新平:总体上看,这些地区大多远离集镇,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脆弱,公共服务水平低,生产力发展滞后,致贫因素复杂多样,不少深度贫困对象生活在“直过区”,社会发育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低下,因病因学致贫现象突出,条件型与素质型贫困叠加凸现,是我省扶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具体来说,深度贫困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教育科技水平低。这些深度贫困人口大多数生活在边境一线和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区域大多与老挝、越南、缅甸接壤,有壮、傣、彝、哈尼、苗、瑶等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等诸多原因,劳动力人均受教育程度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受自身条件制约,难以掌握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市场经济规律,自我发展能力十分有限。

  二是社会发育程度低。我省深度贫困人口主要有景颇、傈僳、独龙、怒、佤、布朗、基诺、德昂等“直过民族”。这些少数民族以传统农业为主,基本延续着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有的还保留着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商品意识淡漠,“直过区”社会发育不健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日益显现,生产力发展难以跟上全国、全省水平,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

  三是脱贫与固边戍边任务重。我省深度贫困人口很多居住在4000多公里的国境线上,不仅是我省贫困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还是禁毒防艾的主要地区,同时宗教问题的国际性特征较为突出,是反渗透反分裂的最前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任务十分艰巨。

  明确工作思路

  记者:在帮助深度贫困人口脱贫上,云南省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实施的成效如何?

  李新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深度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专项帮扶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宁蒗县深度贫困自然村综合扶贫开发、独龙江整乡推进整族帮扶、怒江州深度贫困群体扶贫攻坚,并对莽人、克木人、山瑶支系、拉祜族、景颇族、僰人、勒墨人、山苏人支系等深度贫困群体实施了重点帮扶。经过多年的帮扶,深度贫困人口逐年减少,深度贫困人口聚居区的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面貌发生新变化,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基础设施明显加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但是,要到2020年基本解决深度贫困人口脱贫发展问题,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记者:深度贫困人口可谓是穷人中的穷人。在国家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后,云南省在帮助深度贫困人口脱贫上进行了哪些探索?

  李新平:在广泛深入调研思考、总结吸收各地经验、科学研判形势任务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12355”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思路,作为我省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基本遵循。

  “1”就是围绕一个目标。全面完成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制定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

  “2”就是突出两个重点。同步推进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两个重点,区域开发主要依靠行业部门,精准扶贫主要依靠专项扶贫措施,切实做到两个“轮子”一起转。

  “3”就是三个层次的脱贫路径。对贫困地区年轻一代着力加强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转移,对留守人员着力培育产业增强发展能力推动脱贫,对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着力完善社保实施“托底”。

  第一个“5”就是“五句话工作思路”,即“做大蛋糕、找准平台、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合力推进”。

  第二个“5”就是打造“五大扶贫品牌”,围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基本队伍的要求,着力实施整乡推进、“雨露计划”、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安居工程。

  记者:云南省对深度贫困人口扶贫攻坚确实是进行了精细谋划,明确了总体思路,制定了具体措施。请具体谈一谈,云南省将怎样通过实施“五大扶贫品牌”实现深度贫困人口脱贫?

  李新平:我省将通过打造“五大扶贫品牌”,聚焦深度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乡因族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夯实深度贫困地区全面小康基础。

  一是实施整乡推进筑平台。把整乡推进作为推进片区开发和精准扶贫的有效平台抓手,对深度贫困地区全面实施整乡推进。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以整乡推进为例,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在一个乡的投入约为2000万元,按照1:5的比例进行整合,从实际结果来看,整合资金基本都超过了1亿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大力开展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整乡“双推进”,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整乡推进模式,扶贫开发到哪里,基层党建就跟进到哪里,扶贫开发抓硬件,基层党建抓软件,为全省乃至全国开展区域扶贫开发、精准扶贫和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二是实施“雨露计划”拔穷根。把加强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治本之策,力争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有1人接受职业教育或技能培训。要提高补助标准,制定特惠政策,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增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让有能力、有意愿、有条件的贫困群众稳定转移就业。

  三是实施产业扶贫创富业。围绕高原特色农业,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让每个建档立卡贫困乡有支柱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四是实施金融扶贫增投入。充分发挥好金融扶贫“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倍增扶贫资金的投入,加大信贷扶贫投入力度,力争每年撬动扶贫贷款250亿元以上,支持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发展。

  五是实施安居工程治穷窝。着力解决好贫困群众基本住房困难问题,全面完成10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85万人易地搬迁任务。要整合资金,大幅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改造建设补助标准,切实解决好真正的贫困户无力建房、无力搬迁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住上安全抗震、各具特色、宜业宜居的住房,解决好“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

  确保同步小康

  记者:现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不到六年的时间了,云南还有贫困程度如此之深、数量如此之大的贫困人口,这部分人群的小康梦能否如期实现?

  李新平:深度贫困人口从160.2万减少到去年底的120万,剩下了最难啃的“硬骨头”。为打好深度贫困人口歼灭战,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我省扶贫开发确定了更加明确的目标,明确了更加具体的任务,实施了更加有效的举措,效果正在逐渐显现。

  更加明确的目标,即深度贫困人口,不容回避,一定要实现减贫、摘帽、增收,要同步实现小康。

  更加具体的任务,即必须有到村到户项目的保障,水、电、路、能源、住房、素质提高、产业发展是最直接、最现实、最基础的要求。

  更加有效的举措,即坚持“12355”的新时期扶贫开发思路,瞄准建档立卡扶贫对象,聚焦深度贫困人口,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资源整合、目标倒逼,编制实施好“十三五”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并列入同级重大发展专项规划和行业部门专项规划,精确配置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资源,全面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扶贫工作格局。

  我们坚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云南省一定能够啃下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戮力同心打赢这场歼灭战,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

  □本刊记者 张峰 董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