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决定”由谁定?

  传统观点认为,在人们死前一刻,心脏扮演着重要角色:心脏停止跳动之后,血液开始停止流动,身体剩下的部位因此渐渐停止运作。但新研究认为,这种观点可能有误,或许是大脑作出了“最后的决定”。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让实验鼠呼吸二氧化碳或注射致命物质,造成它们心脏骤停,然后通过脑电图和心电图观察实验鼠的大脑和心脏活动,测量心脏和大脑中的化学信号。死亡过程开始时,老鼠的心跳急剧下降,接着,大脑活动的降幅逐渐与心脏同步。此时,研究人员观察到大量化学物质——让人感到快乐的多巴胺、让人迟钝的去甲肾上腺素等被释放出来。这一连串信号给心脏造成了致命的损害,并导致了实验鼠的最终死亡。当研究人员将这些信号阻断之后,心脏存活的时间变久了。

  根据美国急救中心的数据,在心脏骤停的病例中,只有10%的人能经抢救存活下来。如果人体在濒死时也会经历类似的过程,医护人员也许能通过阻断大脑发出的化学信号,增加心脏骤停的病人的存活率。(占邵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