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金投资,做真财富管理

  • 来源:经理人
  • 关键字:财富管理,通金投资,通联金融
  • 发布时间:2015-06-27 08:34

  金融机构们都看中了财富管理这块巨大的市场蛋糕,但大部分金融机构只是把诸多金融产品简单堆砌并行销,而不是站在客户的利益角度。通金投资决定打破行规,聚焦于为客户提供“真的”财富管理,让客户得到中国最专业、最客观的财富管理服务。

  公募精英奔私募已是一种常态。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基金经理离职人数达到213人,而2013年、2012年则分别为138位和111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常态,舆论都集中于四大原因:其一是年薪有巨大差异;其二是基金经理自己不能炒股,否则涉嫌老鼠仓;其三是基金排名压力;其四是与所在公司理念不符。但是,现任上海通金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通金投资”)执行总裁刘璟却表示,这四大原因只是外界对基金经理离职的片面理解,而不是全部。

  刘璟1997年~2012年就职于兴业证券,并历任研发、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2013年2月,他以前兴业证券财富管理总部副总经理的身份,加盟通金投资并出任执行总裁。按照他的话说,自己“由公转私”,是想在中国打造出一个真正的财富管理公司,而通金投资恰是一个绝佳的平台。

  《经理人》查到,在2011年由兴业证券举办的“投资策略展望暨优理宝财富管理年度峰会”上,刘璟曾有过一段公开演讲,他这样说过:“中国证券市场体系经过20年的发展,正在不断完善,证券公司从交易服务主导模式向财富管理主导模式转型的基础也日益稳固,在中国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证券行业的产业升级也是大势所趋。”

  显然,刘璟“由公转私”是想跳出原有的藩篱,并借助通金投资的平台,意图做出真正的财富管理。可是,通金投资为何就能支撑刘璟的理想?

  追本溯源

  从公开资料显示,通金投资和一般私募公司并无二致。但是,经过追根溯源,《经理人》却发现通金投资是一家具有纯正金融血统的公司,而且2014年3月即获得首批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不能不说机运极佳。

  通金投资的母公司—上海通联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简称“通联金融”)是通联支付网络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通联支付”)旗下从事金融IT服务的专业化公司。而通联金融的第一大股东通联支付,是目前国内实力最为雄厚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此外,通联金融还在2012年引入了战略投资者—世界500强企业NTTDATA。

  另外,通金投资的核心管理层成员均为金融圈大佬。董事长傅建华为国内著名银行家,先后担任过中国建设银行信贷部总经理、上海银行行长及董事长、浦发银行行长及浦发硅谷银行董事长;总裁黄兴海,则先后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际司和国家开发银行,并曾任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副总裁徐燕,曾经担任过人总行研究局宏观经济研究处副处长、银联法律合规部总经理;至于执行总裁刘璟本人,除了其在兴业证券的16年职业实战背景之外,还曾任证监会《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起草专家组组长、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者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兼职教授。

  除此,刘璟还找来自己多年的朋友,曾任光大期货和淳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彭立博士担任公司风控总监。由此,通金投资领导团队实际具备了财富管理所涉及的银行、信托、券商、期货等各领域研究、决策和实战能力。此外,由刘璟亲自挂帅,并邀请到兴业资产管理总部前投资部经理朱卫群、交易部经理陈概及曾负责财富管理总部创新业务的蒋仲谋等昔日同僚,共同组建了现在的通金投资业务团队。而有多年近百亿公募基金及专户管理经验的李为冰博士也于2015年初正式入队。因此,通金投资虽新,但资历却深。

  解构利益

  尽管通金投资的“身体”中含有国资基因,但通金投资的运行则完全按照市场行为来运作。问题是,刘璟及原兴业证券系的伙伴们为什么一定要为通金投资干?这就涉及到利益与内部制度的关系。

  按照刘璟对《经理人》的表述,他和伙伴们之于通金投资类似于信托关系,就是通金投资把公司具体运营全权委托给他们,而他们为投资行为和收益负责。除此,内部团队成员之间则实行内部合伙人制。

  每个团队、每个公司对于合伙人制有不同的理解和玩法。由于公司带有国资成分,因此刘璟和伙伴们在公司并不将“合伙人制度”视为一种权力制度,而是视为公司的内在动力机制。他们和公司的关系是,不享股权,只享有分红权。按照这种关系,通金投资实际上对股东权、管理权进行了两权分离,使得刘璟和伙伴们在公司拥有较大的战略决策权,从而减少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并确保客户、公司以及股东的长期利益。

  当然,合伙人制度的另一个核心纽带,就是利益如何分配。实际上,刘璟和朱卫群、陈概、李为冰、蒋仲谋等五人团队,每个人都是通金投资的基金经理。一方面,他们必须对自己负责的产品进行跟投,将自己的利益和客户的利益进行捆绑;另一方面所有的投研人员均混合在一起运作,如果获得收益就按一定比例统分,这就意味着成员不但希望自己努力,同时愿意帮助到整个团队。由此,在尊重每个人利益基础上,将各自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使得大家共同将利益最大化。

  事实上,正是因为公司的管理制度、财富管理理念,使得旗下每个基金经理、每个产品都表现不俗,不但所有产品在建仓期后都跑赢市场,而且所有集合产品最大亏损不超过1%!

  明确内部合伙人制度之后,接下来就是战略和策略的定位。按照通金投资的业务类别,主要是资产管理、投融业务、私募股权投资等三大业务。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资产管理几乎占到整个业务收入结构的9成以上,而且资产管理中的主要收入又是来自股票型基金。那么,这和刘璟当初转投通金投资,立志要做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似乎相去甚远。

  对此,刘璟向《经理人》表示,通金投资要做财富管理的既定战略没有改变,但在策略上需要顺序性的成长。“实际上,通金投资自我们加盟开始才算真正运作起来。第一年要生存,而资管业务性质决定当期没有收入,因此我们第一年的收入主要来自投融中介服务;第2年资产管理业务业绩体现出来了,差不多占到公司收入的80%;而今年随着市场对我们的认可及产品规模的大幅提升,公司收入超过1亿元应该没有问题,为真正的财富管理业务奠定了物质基础。”刘璟表示,股票型基金只是通金投资大资产管理业务基础产品中的一部分,目前正在组建对冲团队、债券团队、投行资管产品团队,为今后的全面财富管理酝酿完善的基础产品链。

  就财富管理目标人群而言,刘璟认为,做超高净值的客户一定是通金投资明确的方向。目前,通金投资一方面做产品和品牌价值,一方面也吸收了部分超高净值的客户。但正如刘璟自己所言,私人财富管理,在中国刚刚开始,无论是市场产品,还是信用程度都出现两难。前者是理财产品不丰富,各产品的发行机构相互设置壁垒;后者是由于本土财富管理公司刚刚兴起,正处于百舸争流阶段,相比美林、高盛这样的全球知名金融品牌,很难在全面财富管理方面取得本土超高净值客户的信赖。

  为开展第一笔超高净值客户的财富管理,刘璟首先是向自己熟悉的一个家族进行了游说。登门三次,赖于面子,该家族给了通金投资带有试验性的1000万元。两年后,刘璟及其团队将该笔资金增值到了6000多万元。

  出于对该家族的保密,刘璟没有透露具体计划。但他表示,通金投资能给客户带来较好的收益,和公司管理制度、财富管理理念有密切的关联:第一、从股权角度,业务团队实际是依托在通金投资的一支创业团队,只对业务负责,股东对之没有业绩驱使和强迫性指标;第二、业务团队中多数成员实际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财务自由,同时通过内部合伙人制度,确立利益捆绑关系,因此无须也无法去损害客户利益。

  刘璟还向《经理人》透露,经过这次给客户带来巨大利益之后,该家族摈弃了短期投资收益的考量,正式向通金投资提出了真正意义的财富管理诉求:要求通金投资在家族传承、养老方面对家族的所有财产给予全面规划和设计。而这正是刘璟及其团队想在通金投资意图打造的下一步蓝图。

  市场不乏知音,除已合作的国泰君安、中信建投和长江证券之外,中信、银河、东方、民生等证券公司,工行、招行、平安等银行,四川信托、渤海信托等信托公司都走在和通金投资合作的路上。

  文/沈伟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