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五杰”——毕晓民

  • 来源:中国商会
  • 关键字:毕晓民,国画
  • 发布时间:2015-06-29 08:45

  毕晓民,自幼天资聪颖,喜爱国画,临池不缀,工作之余,长期关注首都艺术界各种活动和国内外艺术展览,多次参与书画展,并多次获得各种奖项。

  2014年,作品《江山千古秀豪气满乾坤》在政协礼堂展出并被收藏;

  2014年,作品《坚韧赴万里豪气染千峰》入选“中国梦漕河杯全国名家书画艺术大展”,并获得“金鼎奖”;

  2014年,作品《富贵图》入选“中国梦庆祝澳门回归十五周年全国名家书画大展”,在澳门展出;

  2014年,作品《竹报平安》、《富贵如意》入选“全国百位名家书画邀请展”,分别在澳门和太原展出。

  毕晓民结识了不少画坛著名人士,并向他们虚心讨教,得到国画大师于志学老师的悉心指导,并得到了著名画家龙瑞、李宝林、胡宝利和李东辉等诸先生点拨,作品被中南海、大会堂、权威机构、艺术界学者和专家收藏,并在《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文化报》、《全国政协报》等媒体多次刊登作品。将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理解与诠释付诸于笔墨,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作品笔墨流畅、生动自然、热情奔放。

  于志学老师点评

  毕晓民是一位勤于思考、敬业的艺术家,从事中国画多年,主要以山水和花鸟画为多为主,产生了不少令人喜欢、称赞的作品。一个画家要取得成功,大概要付出三个十年功夫,还要“切忌早誉”。这一点晓民同志做得很优秀,他主张绘画先从做人开始,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学艺。我坚信,他在今后漫长的艺术创作生涯中必将硕果纷呈!

  毕晓民艺术观点汇:

  观点一: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有所建树,这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千百年来,前辈流传下来的作品可以说浩如烟海,如果我的作品能成为沧海一滴,那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苛求,在前人的基础上,吸取众家之长,激发自己的兴趣和强烈的绘画欲望。

  观点二:有个性的画家在艺术上有排他性是十分正常的,但作为画家,绝不能将排他性带入创作中,而要对所有画派、画家的画风和艺术追求都应给予充分尊重,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都不能以自己的喜爱去左右对绘画的态度,这是作为画家非常难能可贵的精神。

  观点三:我曾经将画家能否成功与企业能否发展壮大做过横向比较,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它的成功秘诀就在于:“它能够生产出人人都需要,而又是自己说不出来的产品,否则必然被市场淘汰”。

  观点四:画家的天职是:将本属于人类的大自然,通过画笔展现在他们面前!满足人们压抑已久的回归愿望,减轻与缓解社会、工作、生活带给他们的压力!我坚信,只要自己能够做到以大自然为师,越是前人没有画过的题材,越要大胆的去画,就更容易使作品贴近生活,如实反映大自然,就一定会得到认可与成功!因为人类本身就来自于大自然,属于大自然,但是由于社会变迁、工作、生活等原因将其与大自然强行的分开!然而,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渴望是永远抹杀不掉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