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热话
- 来源:汽车测试报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表展,百达翡丽,巴塞尔表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6-30 12:46
到表展采访,除了看表,另一个目的就是见人。每年只有这个机会能在短短五日里见齐差不多所有品牌的公关和销售要员,当中有新知有旧雨,有些一年只碰一次面。除了见人,更重要的是被见。让人家知道你还在这个圈里混,还未消声匿迹,还在抢饭吃。
一天工作完毕到中餐馆吃晚饭(市内只有两间中餐馆,其实还有另一间,但已很久没去,不知有没有倒闭),店里几乎全都是看着眼熟的黄面孔,有在品牌工作的,有在零售商工作的,有香港媒体,有内地和台湾媒体。人面广的,交友多的,德高望重的,爱吹牛的,去到自己那张桌子随时都要花十几分钟,因为途中要不停打招呼。我?我得走半个钟头。
每次碰面其实都只是寒暄几句而已,几时到?几时走?住在哪儿?再约,拜拜!熟一点的,真的很喜欢表的,才会问关于新表的事。好了,现在来写表。
不像百达翡丽的PP
过去几年在巴塞尔,大家最关注的品牌,应该是Harry Winston。自从由2001年开始推出Opus系列,每年都找独立制表大师合作,研制史无前例和只此一款的古灵精怪作品,Harry Winston成为传媒心目中最好奇最想知道其新表情报的品牌。但从去年开始,Swatch Group收购了Harry Winston。他们可能要改革啦,要重整架构,Opus系列便暂停了一年,今年也没看到他们的Opus新表。据说Opus 14会在今年最后一季才发表,大家到时留意吧。
没有Opus,还有其他的。一开始就引起大家关注的,自然是重量级的品牌。展前去参观芝柏厂,跟同行闲聊,话题扯到过两天就举行的表展,席间谈论得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百达翡丽。很多人都好奇,去年是他们的175周年,十月发表了史上最复杂的打簧表5175,还有史无前例跳时跳分跳秒的5275,又有两个男女计时款式,又有新的世界时间,好像所有最厉害的压箱本钱都已经倾巢而出,今年还有什么惊喜可以带给大家呢?而结果又真的可以叫大家完全意想不到。我18号到巴塞尔,未到会场已有人问我对百达翡丽新表的看法。大家从网上都知道他们今年其中一枚重点作品就是5524,飞行员表的造型,很多人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一点不像PP。但其实他们以前也造过飞行员表,只是量很少,大家到他们的博物馆就可以找到这枚旧作,而新表也参考了那枚旧作的设计。难得的是新表一点也不大,不像很多直径很大的飞行员表,大概是考虑到因为用白金壳,如果直径太大就会很重。5524直径42mm,跟Aquanaut 5164一样用自动的324机芯,备第二时区时针,加减键调校,同时有本地和原居地的日夜显示。功能实用,而且用起来也很方便。可是它最大的卖点不是功能,品牌当然是卖点,样子也实在俊朗,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它的罕有。
一来不像过去几年的百达翡丽款式,事实上他们也真的很少造这种飞行员表,罕有就好,不像一贯的PP则更妙。另外市场上也确实很少有白金的飞行员腕表。有些收藏家就是只买贵金属的表,过去一直想买一枚飞行员腕表,但苦无选择,见到这枚,他们不会放过的。
定价也很吸引人,大概三十余万。普遍认为5524就只会是5524,不是Nautilus,不像Aquanaut,不是一个系列,估计不会再有同类型的款式推出,于是大家都预测它将来会成为Collectible,像5100和5070那样。你们认为呢?
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劳力士
百达翡丽够份量,劳力士也是另一个重量级品牌。展前有人放出消息,说品牌前年推出了百事可乐蓝红的GMT Master II,今年会推出可口可乐的黑红圈,逗得我特别紧张,几乎想去借钱,等表展开幕就立刻冲进去交订金。然后大家又猜,过去几年劳力士都陆陆续续为不同系列翻新,差不多个个型号都有新一代的替代版,还有哪个型号没有改头换面呢?会轮到Daytona吗?会推出手动上链版本吗?我之前已经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2013年才推出50周年的铂金纪念版。假如要造新款,当年就应该推出,不会等到今天。于是又有人猜,会是Explorer One吗?这时又有人提出,既然有人放消息说会推出黑红圈GMT Master II,应该不假,可能真的是有内幕消息的人士特意爆料,期望大家在展前展开热切期待的讨论。
怎知结果完全出乎大家意料之外,新表是Yachtmaster和Day-Date II。
我知道劳力士是第一个推出日历显示的品牌,而网上数据就说原来第一枚星期(全写)和日历显示的作品也是出自劳力士的手笔。第一款Day-Date在1956年面世,2013年时推出过一系列颜色的Day-Date,不同材质的金壳配不同色面,直径36mm,编号118135/118138/118139。再之前也已经把款式更新过,推出41mm直径的新款Day-Date II,编号218235/218238/218239。新表编号228235/228238/228239,还有冰蓝面的铂金版。最明显的改变是直径缩少了一点,变回40mm。表盘的设计也改了,少了罗马数字,甚至有完全不用罗马数字的版本。而最大的改变是换了新机芯,新机芯有70小时动力储备。我喜欢新款,36mm太细,41mm又好像太大,虽然只是小了1mm,但感觉就是完美。我也喜欢没有罗马数字的表盘。不计钻石版本,不计铂金款式,定价大概由33000至36000瑞士法郎之间。我喜欢40mm的Day-Date II,那么Yachtmaster又如何?下次再写吧。(不熟悉表展的,请留意,表展是不卖表的,我乱说罢了。)
人人都爱史努比
继百达翡丽的5524和劳力士的新Day-Date II之后,另一枚最多人谈及的新表,就是欧米茄的Snoopy。新表当然其实不是叫史努比,它是Speedmaster Professional的手动上链版本,重启传奇的1861机芯。早在2003年时品牌已推出过史努比的特别版,黑色表面,9点小秒针位和表底有彩色的史努比图画。故事由1968年作为起点,当年美国太空总署部署登月计划,找来很多合作伙伴,而每个合作伙伴都会获颁发感谢状和一个名为Snoopy Award的嘉许,以多谢他们对登月计划的贡献。Academy Award颁的是一座奥斯卡奖座,而NASA颁的就是一枚银制的史努比襟章,襟章上就是史努比两耳飘飘手舞足蹈的样子。2003年是庆祝开展登月计划的35周年,而今年则是庆祝1970年登月成功的45周年。新的Speedmaster Apollo 13 Silver Snoopy Award,白色表面,9点位同样有史努比,不过这次就换成夜光,和一副懒洋洋的样子。而表底就是当年那个银制襟章的浮雕,背景更是蓝色珐琅,42mm直径钢壳配布带。
表展回来后,有人问我,干嘛人人都嚷着要买史努比?不错,我当时也和很多人一样说想要。真的个个都是花生漫画迷?我不知道,我也不相信有多少人真的看过或迷花生漫画。不过史努比一向都讨人欢心,也有不分老少年纪的怀旧情愫,史努比是属于所有人的童年回忆,约四十岁的人会很有共鸣,我小时就有一件史努比T裇。再加上把卡通漫画角色放在腕表上的款式从来就不多,以前有Gerald Genta的米奇老鼠,近年RomainJerome的Pac-man和Space Invaders勉强也可说同类型(那枚Hello Kitty就真的比较勉强)。史努比更老一点,又童真一点,又中性一点,所以这一枚男女均可。以表论表,虽然机芯跟Moon Watch一样,都是用1861,但又有史努比,又有浮雕,又有珐琅彩,又限量1970枚。Moon Watch定价三万余,史努比约五万余,我当然买史努比啦。而且新的史努比,我也觉得比2003年的更精致更漂亮。拜托,说了那么多好话,真的要留一枚给我呀。
表坛巨人下
Tag Heuer豪雅今年推出了定价约15万港币的陀飞轮,惹得全行业议论纷纷。
虽未见到真表,只看到计时的版本,但造型应该跟新推出Carrera系列的Calibre Heuer 01十分相似,你可以想象把6点位置的12小时累计挪走,换上陀飞轮,将来的Calibre Heuer 02 Tourbillon就会类似这个样子。镂空表面的设计,45mm的钛金属表壳,做工依然是高级水平,但竟然只售约15万港币。同业都窃窃私语,觉得这样做是稳赔不赚的吧。
除了还未真正曝光的陀飞轮,品牌还有另一个重大消息在展览期间公布,那就是他们将会跟谷歌和英特尔合作,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就会发表他们合作研制的智能手表。哇!这消息实在太震撼了,不是手机厂商推出智能手表,是真正腕表生产商制作智能手表,会成功吗?会有什么功能呢?可以跟苹果的智能手表一较高下吗?会影响传统的机械表吗?会为市场带来什么冲击呢?之后我去到其他视豪雅为直接竞争对手的品牌,他们的高层都纷纷问我对未来智能手表发展的意见,可想而知智能手表的确已成为了今后腕表发展的其中一个重点,豪雅的决定也着实触动了整个行业的神经。关于智能手表,我想强调一件事,那就是豪雅的厉害,其实应该更斩钉截铁的说是Jean-Claude Biver先生的厉害。
我曾经说过造就新世纪的机械表盛世实有赖几位表坛巨人的高瞻远瞩,而Biver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购入Blancpain和Frederic Piguet机芯厂,对复兴机械表功不可没。之后加入Swatch Group,在90年代把欧米茄推到史无前例的高峰。Biver不但精于产品开发,他更是市场推广的高手,几乎点石成金。到2005年时,他又把一度沉寂的宇舶起死回生,品牌在2008年被LVMH收购,今天他更是集团腕表部的总裁。先将宇舶革新,再继而对豪雅进行改革,也许那枚只售15万的Calibre Heuer 02 Tourbillon真的会赔本,那个智能手表成功与否也是未知之数,但假如你换一个角度,把赔了的钱作为宣传经费,几千万一个全球战略也未必效果理想,但今天表都没造,钱也没赔,在表展期间我们已不停喊着豪雅的名字,同样曾经一度沉寂的名字又再一次在我们脑海里响起,让我们印象深刻。表都没见,但豪雅已胜出漂亮的一仗,Biver先生就是有这等本事。再顺带一提,同样由他带领的宇舶展馆竟然有两层地库。我去了表展15年,从来没见过任何品牌的展馆是有地库的,我不知道宇舶展馆的总面积有多少,但至少那总共有五层的展馆,层数就肯定是全场之冠。香港的地产商再霸道,政府也未至于让他们在维多利亚港中心盖房子吧。但如果真的有一天其中一个地产商可以成功在维港中心兴建毫宅,这个地产商一定很牛吧。今天的Biver先生,可以在会场兴建地库,他就是有如此牛气。
到巴塞尔表展采访期间,我们同行之间谈论得最多的就是以上几件事。其他表?我们不谈,没时间嘛,我也没时间写这么多。其他表?下次再写吧。
文:佘宗明(《明表》总编辑及出版人)/图:杨文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