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光远:甲醇汽车期盼“醇动力”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 关键字:甲醇汽车,工信部,推广
  • 发布时间:2015-07-07 13:09

  去年8月,工信部再次扩大甲醇汽车试点范围,将甘肃和贵州列入全国甲醇汽车试点行列。今年5月,山西省出台《新能源汽车营销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提出给予甲醇汽车每辆车0.2万元至1万元不等的补助金额,此举有望进一步推动甲醇汽车运营规模。

  记者日前从甲醇汽车试点专家组获悉,辽宁和山东两省正在等待工信部释放信号的审批,积极争取加入试点行列。

  从作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正式提出,到中德合作的10辆大众桑塔纳甲醇汽车行驶在京城内,再到工信部2012年42号文确定“两省一市”试点运营,甲醇汽车在中国历经四次沉浮,甚至比我国启动电动汽车技术研究早了18年。

  此次,甲醇汽车试点迎来第五次发展,它能否乘势而上?制约甲醇汽车走向产业化、市场化的症结在哪里,它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新能源汽车报》记者为此采访了甲醇汽车试点专家组组长、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

  《新能源汽车报》:在国家自上而下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形势下,甲醇汽车也迎来了第五次发展。您认为此次甲醇汽车试点项目的用意何在?

  何光远:为什么叫“甲醇汽车试点”。甲醇作为替代汽车燃料,目前一些部门依然存在不同意见,其中理由是甲醇的获得依托于煤炭,中国的煤炭资源也是有限的。这是“以缺补缺”。但是国家赞成用乙醇替代,因为乙醇是可再生资源。

  实际上从粮食中制取乙醇,再应用于汽车的这套理论是在效仿美国,但与美国不同的是,虽然现在国家粮食谈不上危机,也还是每年从国外进口一部分,所以用乙醇作为一种替代汽车燃料已经不是出路了。

  现在工信部组织了甲醇汽车试点项目,主要推广高比例的M85和M100(甲醇含量占85%、100%)的甲醇汽车,加大了对甲醇作为新能源的支持,同时减少了与传统能源的矛盾。总的来说现在形势很好,贵州已经成为后起之秀,甘肃也有积极性,山东和辽宁还在等待工信部的正式审批。

  《新能源汽车报》:但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上来看,电动汽车发展速度更快。您认为继续推广甲醇汽车的重要性是什么?

  何光远:中国的矿产资源形势是缺油、少气,相对富煤。近年来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一直徘徊在66%-70%,同时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有持续增长的趋势,2013年达到58.1%,2014年增长到59.5%。从国家安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煤炭的清洁利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出路。

  现在国家支持电动汽车的力度很大,电动汽车利用低谷电充电,可以局部改善城市环境,这是个好事。但是电动汽车只是替代能源的一种,只能代替一小部分,靠它在近期解决国家能源安全,代替汽油、柴油是不可能的事。根本解决国家能源安全问题,还是需要一种批量比较大,而且符合中国资源条件的替代燃料。

  甲醇汽车,说到底是能源资源转化、利用方式和路径选择的问题。对中国来说,是减少石油依赖,立足自身,解决国家能源安全的问题。山西省近期出台了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确定电动汽车、甲醇汽车、燃气汽车三种车都是新能源汽车,都有支持的优惠政策。

  《新能源汽车报》:那么甲醇作为替代燃料,它的优势在哪里?

  何光远:甲醇,它的分子式是CH3OH,按原子量计算可燃物质是16,含氧量也是16,也就是说甲醇燃料本身含氧量50%,它与柴油混合燃烧后,尾气排放量将大大降低。同时,甲醇在转化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能,降低了发动机的燃烧温度,从而减少了氮氧化物的生成和排放。

  再说说发动机的成本情况。传统汽车的尾气净化装置中有一套尿素罐和加尿素的控制设备(安装在卡车上,经过发动机循环,使尾气排放达到国IV标准),如果往发动机喷甲醇,那么这套设备就可以省去了,节省了约13000~14000元。现在市场上一个甲醇箱和系统控制器整套设备大概7000~8000元。

  另外,甲醇与柴油的销售价格也不一样。前年我去陕西考察,榆林甲醇价格是1.7元/升。西安是2.9元/升,宝鸡3.1元/升,现在都降到2.7~2.8元/升。显然,与汽油、柴油相比,汽车使用甲醇燃料的费用大大节省,而且尾气排放、氮氧化物也减少了。所以甲醇具备节能、减排、省钱的基本条件。

  《新能源汽车报》:这次工信部试点的是高比例甲醇汽车,那么在技术上能否突破?

  何光远:与汽油相比,甲醇汽车在技术上的关键点有冷启动、抗腐蚀、尾气排放三方面。2005年前后国家确定采用“汽油点火、热机切换”的技术路线(采用汽油点火、预热,自动切换到甲醇状态)。从能够保障商业化正常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对整车系统的检测数据看,这个技术路线基本成熟。但总体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甲醇汽车,技术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据我了解,参与工信部甲醇汽车试点的厂家有吉利、奇瑞、陕汽等7个汽车厂家,目前共推出8款车,14个车型。现在争取上公告的汽车品牌有一汽奔腾、华晨中华,而且北汽也想拿出一个车型。但是这三家都不走“汽油点火、热机切换”的技术路线。

  原来的油箱设计是一个大油箱装甲醇和一个小油箱装汽油,一汽和华晨的技术路线是不再进行油箱改装,全部利用甲醇燃料驱动汽车启动和正常行驶。现阶段的实验结果是,在黑龙江漠河、黑河、内蒙古牙克石这些地区,冬季零下28℃的条件下,M85甲醇汽车冷启动没问题,M100暂时还不能启动。实际上,甲醇确实有一个冷启动性能比较差的问题。

  最近我在研究德国的一辆车,这辆车曾经在中国参加试点,发动机百分之百烧甲醇,没有任何添加剂。我也到现场考察过,现在这辆车的发动机仍然能启动,而且响应快。这个技术路线有可能解决冷启动的问题。

  另外甲醇还有个缺点,它的毒性跟汽油差不多,早前国家主持甲醇替代汽油、柴油项目,大家谈“甲醇”色变,而现在卫生部门、环保部门对甲醇应用于汽车的观念已经转变了,采取了认可的态度。

  《新能源汽车报》:目前甲醇汽车还停留在试点阶段,关于甲醇汽车普及,请谈谈您的意见和建议。

  何光远:山西省晋中市提交了一份关于甲醇汽车试运行满一年的检测报告。从数据采集报告、车辆检测及整车推进情况看,试点运行平稳正常,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经济性方面,甲醇汽车的燃料费用是汽油车的55%左右;环保性方面,各项指标比国Ⅳ标准的限额值低40%至50%,部分指标达到国Ⅴ标准;安全性方面,通过环境监测和人员体检,没有发现对试点涉醇人员有影响;对争议较大的甲醛排放,经检测最高值为工信部给定限额值的7%。

  从舒适性和可靠性方面看,整车检测中最高车速、加速性能、爬坡性能均与设计指标相当,日常维修情况也与其他车辆基本相当。

  在经济、性能、安全已经达到实用化水平的基础上,今后政府推动甲醇汽车更主要是对于市场的鼓励与规范。

  从政策上来看,甲醇汽车的生产和甲醇燃料的生产相对容易,但是把甲醇汽车的使用和甲醇燃料的供给输配两者系统化,就是一个市场问题,必须借助市场的力量。同时,还要有政策的鼓励和税收的优惠,这个光靠工信部一家还不行。比如,电动汽车的推广同样需要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协调组织工作。

  从推广路径来看,其发展路径是“改装在先,促进整车企业跟进”的发展模式。完全依靠新车上市这种路径的主要问题是,使用者的付出比较大——必须买一辆新车;从汽车生产角度看,没有明确的市场预期,激发不起整车企业介入的积极性。开发一个车型少说要几千万元,市场预期不明确,企业就不愿意做这个

  投入。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优先发展“在用车改造”,先把市场培育起来。改装一辆甲醇汽车的成本约为几百元或者1000元,是一辆新车投入的1/80或1/100,改装车的投入成本在很短时间内就能收回,之后就是收益。这种做法代价小,市场易于接受;没有甲醇还可以加汽油,使用不受影响。同时,改装车的关键是后期服务要跟上,不是一改了之。例如,改装之后的保险、维修等问题都要有衔接。

  本报实习记者 朱龄|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