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会:数据智能 跨界互联
-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软件,大数据,医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07 13:26
6月19日,以“数据智能,跨界互联”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简称:中国软交会)在大连圆满落幕。记者注意到,本届展会上,电动汽车首次进驻,彰显“智能、互联”新气象。
“大而全”是记者对展会的第一印象。本届中国软交会展览面积达到30000平方米,其中2.2万平方米为软件和信息服务展区,0.8万平方米为IT人才展区。中外参展厂商665家,人才招聘企业135家,参展观摩的海内外团组共72个。同期举行会议活动50项,涉及30多个行业领域,海外客商超过3000人,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端演讲嘉宾近千位,专业会议及行业用户代表超过20000人次,参观观众30000余人次。60%的参展客商在软交会期间达成交易意向。
“互联网+”引领跨界融合
作为引领产业发展风向标的中国软交会,探寻软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呈现出聚焦“大数据、智慧城市、跨界融合、移动互联”产业发展的新气象,力推产业融合、跨界合作,再一次重新定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互联网+制造。大连光洋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四驱四轮电动车亮相本届软交会,这款车只要触动车辆显示屏上的平移模式,它的车轮可扭转180°,可以横着行进或泊进车位,还可以任意角度转向车轮。此外,他们还展示了自主研发的传感器系统,这种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的智慧型机床,可以雕刻出非常精细的雕花,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更多的人工成本。
互联网+智能产品。本届软交会中,互联网+软件的创新应用无处不在。展览现场基于大健康、智慧城市、数字家庭、生活体验的产品,都被融入了互联网+软件的概念,这些互动体验式的展示手段,将互联网时代的智能应用体现得可触摸、可娱乐,又具有亲和性和人性化。
互联网+智慧家居。辽宁(大连)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的展位全面展示大连市数字家庭产业的创新成果、解决方案及应用案例,把数字家庭体验带进了软交会现场。在软交会现场,中国华录集团展示了华录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和新研发的大容量蓝光光盘库产品。在展区内,参观者体验着中国华录100寸短焦距大屏幕激光投影电视带来的震撼,感受智慧社区和智慧养老带来的便捷生活服务和民生服务,还可了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医疗。东软集团在互联网+医疗方面,以“健康云”为核心,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突破传统医疗服务的时空限制,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与沟通。神谷中医围绕互联网+一带一路和互联网+中医药,搭建远程医疗平台,将传统中医药与互联网相结合,更好的展开对一带一路国家中医药的合作。
互联网改变着许多传统的商业模式,也在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本届软交会高峰论坛中,围绕“数据智能,跨界互联”这一主题,众多演讲嘉宾阐释了他们的看法。
著名预言家、《失控》作者凯文·凯利说,科技在未来二三十年有着一些必然的发展,而这个发展有四个推动力:分享、互动、流动、认知。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认为,所谓互联,已包括物和人的连接、物和物的连接、物和平台的连接,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越来越多的宽带,越来越多的芯片放在日用消费品中。“这是一个充分连接的时代,要不断创造连接,不断创造忠诚连接,创造连接已成为一种投资、一种艺术,创造连接就是创造企业的价值。”他说。
英特尔软件与服务事业部大数据技术中心全球总经理马子雅表示,互联网现在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当中。但互联网本身只是一个载体,其功能要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出来,还需通过软件尽可能地对各种数据进行运算,这是互联网+软件最大的一个优势。
交易对接创造平台价值
中国软交会在互动的旗帜下,各种交易对接活动有声有色。
合作项目集中签约。辽宁省省长陈求发等省市领导出席软交会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并亲自为企业助签,见证了包括大连市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项目,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智慧产业战略合作项目,与华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项目等15个大连市互联网信息产业经济合作项目的签约。
中韩企业深入对接。在第一届中韩高新技术产业园企业家峰会上,来自中国的十余家企业代表和韩国五家企业代表就企业自身的优势,以及今后中韩企业双方的合作与发展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与交流。会议上大连地球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韩国五家代表企业签署了中韩产业园入驻意向书,与韩国和友业务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中韩新城市建设合作论坛中有38家中国企业及12家韩国企业参加对接,共有7个合作项目进行意向签约,共计2721万美元。
国内外渠道广开。在中外企业对接洽谈会上,欧美工商会组织了涉及新兴技术、云计算、应用软件、手机终端、嵌入式软件等相关技术领域的30家国内外企业进行对接洽谈;2015中国软件交易渠道年会更是不断帮助企业开拓新的销售渠道,邀请了70多家来自全国各地的软件开发商、软件代理商、系统集成商、服务提供商以及部分省市的软件协会、软件园区的代表共150多人出席会议进行互动交流,并现场达成50多个合作意向。
千人买家创造商机。在本届展会的千人买家团商务对接活动区,分别开展了国内物流行业信息化、国内制造业信息化、广东省买家团专场、一带一路国际IT企业专场、国内供热行业信息化、大连地区医疗行业信息化、国内出版印刷行业信息化7个买家团体专场对接活动。其中,大连新锐天地传媒有限公司与河北天明传媒有限公司、厦门美源德(和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合作意向;大连天奥科技有限公司与肯尼亚政府部门所属企业、北京利达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云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客商分别建立了采购或合作意向。
交易意向成果显著。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软交会现场,超过60%的参展客商签订了千余个项目合作意向。不少团组和参展参会客商都兴奋地向组委会汇报了他们的丰硕成果。广东展团有18个项目签订意向金额4060多万元;江苏展团有41个项目签订意向金额5800多万元;山东展团有15个项目签订意向金额3750多万元;上海展团有9个项目签订意向金额2450万元;辽宁展团有13个项目签订意向金额1220多万元;宁波展团有7个项目签订意向金额300多万。创新创业展区一开场就被围的水泄不通,多款创新产品赢得了用户的青睐,现场订单达120多笔;智能应用创新馆一共有31个项目签订意向,意向金额6100多万元;移动互联展区有15个项目签订意向,意向金额3550万元;韩国展团的卡通设计公司签订了16份协议,协议金额900余万;piestuio公司卖出60台设备,合同金额35万元;oznetworks公司的信息恢复产品现场签订多笔订单;还有一家做室内高尔夫项目的企业签署了110万的代理协议。
高端论坛呈现思想盛宴
展会期间,组委会共与国家级行业协会、海外机构和优质渠道伙伴,合作组织会议论坛活动50余场。其中,2015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层论坛暨企业家峰会于6月16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举行,规模达1000人。邀请了来自国家部委、辽宁省、大连市和海内外业界十余位顶级专家、企业家发表演讲。此外,展会期间还举行了包括政策趋势发布会、外包年会、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等10场趋势论坛;涉及医疗、供热、集成电路等行业的10场应用论坛,覆盖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等领域的10场技术论坛,包括韩国、一带一路国家、国内省市在内的10场合作对接会,以及千人买家团、年度发布会、秘书长沙龙等10场商务活动。各类会议活动精彩纷呈,既专业又有实效,会场几乎场场爆满,吸引了来自海内外各行业、各层级的嘉宾到场聆听。
赛迪顾问总裁李树翀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政策趋势论坛上表示,全球的IT产业发展已进入到大生态时代,大融合、全开放、强关联、价值传递的多方向是这一时代的四大典型特征。
谈到大数据,不少与会专家都认为大数据会在未来的时间里保持它强劲的发展势头,将成为更好的体现智能应用的基础。对于企业如何利用和发掘大数据的价值,IBM服务整合中心亚洲区总经理马修表示,企业应该关注大数据的内部,大数据的内部其实就是分析,使用数据分析,用一种结构性的方式才能推动更好的创新。
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总工程师胡善勇表示,大数据是对行为的最有效的模拟、量化,相应的软件必须具备对人的行为进行判断的功能,这将成为整个产品设计的基础。
IDC亚太区行业研究总裁克里斯托弗·霍尔姆斯说,“互联网+”其实和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在拥抱数据,因为“互联网+”实际上都是要和最终用户打交道来提高效力,使产品服务更加个性化、定制化。
联合国工业发展署IPv6项目主任、中国联通首席科学家傅承鹏谈到,当物联网大时代来临,“互联网+”到底能带来什么?互联网加产业变成智慧产业,加行业是智慧行业,加城市变成智慧城市。“互联网+”的基石又是什么?他提出,当2020年全世界终端达到500亿部的时候,那就是万物互联的时代。
“万物互联的时代,无论是飞机、电脑,任何的固网终端、手机终端、移动终端、传感器都将充分地互联,互联互通将带来一场全新的盛宴。”傅承鹏说。
本报记者 哲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