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讨

  • 来源:教育研究
  • 关键字: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思维
  • 发布时间:2015-07-13 12:29

  创新教育是新世纪教育的重点,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创新理论,广泛吸纳创新思想,真正树立创新观念,切实增强创新意识。这就要求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的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现代高科技和人才的激烈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竞争,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小学体育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及策略。

  1、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发展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也是衡量教育水平和成效的重要标志。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的观点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观点之一。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运动场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总是把学生当作需要接收教育的被动者。教师主要是依靠重复、强化和外在诱惑甚至肉体的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产生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它不仅使学习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主体性教学思想,真正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建立良好、平等的师生关系。

  2、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和好奇心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习兴趣会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和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给予学生适度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可见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氛围,学生时时处于被动、压抑状态,谈不上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经常参加他们的游戏,做学生的“大朋友”,把自己摆到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喜爱的情感。其次,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帮助,树立团结、友爱的良好风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关爱和友情。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融洽、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所谓心理自由就是使学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可以自主决定自己行为的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安全就是感到自己被人承认、信任、理解的一种心理感受。满足了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学生才会抛弃胆怯,自信的、自由的发挥自己的思维想象力。小学体育教学,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这样的条件和环境,形成一种重视创新,尊重别人的创新表现,互相鼓励、互相交流的氛围。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评价要适当延迟,一定要多鼓励。

  4、尊重、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创造性首先强调要尊重、培养学生独立人格。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整齐划一模式,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尊重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的进行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自然被调动起来了。

  5、情景质疑,多种解答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体育教师在传授新的动作时,不要按固定的联系方式进行,而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准备好器材,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去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虽然可能不够合理、正确、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是采取引导、诱导的方式。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设疑提问,学生通过个人和集体的努力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的答案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

  6、鼓励学生进行改造和创新,自编自创

  体育技术动作有其固定的规律,但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让学生去创造新的、有新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潜能。这里的创新包括体育动作顺序、体育规则、游戏练习方法、简单器材的创造等等。一种创新活动可能派生出另一种创新活动,此种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发现了学生的许多新点子和新方法。学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提高,拓展了思维的空间。

  7、转变观念,开设新的项目

  新的课程标准给予了教师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体育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不要固守竞技体育的范畴,应该求新、求异,寻求变化,应该拓展体育项目,开展一些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更能培养创新思维的项目。

  8、加强左侧肢体练习

  科学家发现,人的右半脑在创造性思维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根据大脑两半脑对身体两侧交叉支配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加强左侧肢体部位的练习,如左脚各种跳跃、摆动、踢球。左手运球、投篮、打排球、打乒乓球,左侧平衡等。实现对全脑的开发尤其右脑机能的促进培育和左、右脑密切配合协调发展,利于人的潜在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9、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各学科都在不同程度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与学。小学体育学科作为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为一体的学科,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它更好的激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现代小学体育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进.体育心理学[M].广西出版社,2000

  2、罗维涛.创造性思维的原理与方法[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6

  张锡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