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比萨

  • 来源:海外文摘
  • 关键字:比萨,那不勒斯,美食
  • 发布时间:2015-07-14 15:25

  那不勒斯就像比萨一样,外表花里胡哨,甚至有些杂乱无章,内在却是坚实厚道。乔万尼·因普洛特家的第三代比萨师说:“有人只看见比萨的馅料,其实比萨最重要的地方是面饼。”

  那不勒斯历史悠久的比萨街由一条条小巷组成,像一座迷宫,阳光撒在广场上,古老的宫殿和中世纪的长方形建筑古朴而美丽。迷宫内总是半明半暗,因为16-17世纪高大民居的遮挡,阳光几乎无法照到路面。一楼充斥着商店、酒吧和比萨饼店,店铺前排列着数不清的小摊位,像大摇大摆的炫耀者。当地人出售鱼类、海产品、水果和蔬菜,来自非洲的移民兜售着仿制的手提包、太阳镜和廉价服装。这幅画面的尽头是一只只满满的垃圾箱,飘扬在头顶的衣服(那不勒斯人至今仍习惯在房子间拉扯绳子晾晒衣服)和熙熙攘攘的人群;走在路上难免碰到别人的肩头,大多数巷子只能步行,但是飚车族一点儿也不在乎,每分钟都会有不带头盔的冒失鬼从身旁呼啸而过。

  “丰富多彩,是吧?我们这里从不寂寞……”42岁的那不勒斯人、22号比萨饼店店主乔万尼说——店的名字取自它在当地主要街道皮格纳瑟卡的门牌号,“真让人眼花缭乱!顾客看菜单时常会说出同样的话。我建议他们不要选择饼馅太多的,比萨最好吃的地方是面饼。”

  乔万尼走得很快,来往人群丝毫妨碍不到他。他不时放慢脚步,与站在台阶上的店铺老板们问好寒暄:“马尔可,你好!怎么样啊,亲爱的?”“很好!你怎么样?天气真不错!”

  空气中香味四溢,混合着浓咖啡、甜面包、鲜鱼和大海的味道。早上10点,零上20度,柔和的太阳高挂在湛蓝的天空,典型的那不勒斯冬天!一支用当地方言演唱的歌儿不知从谁家的窗口飘出:“女人啊,你好迷人好残酷……”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乔万尼微笑着说,“总是一派忙碌景象:人们相聚,分别,喝咖啡,吃比萨。我在这里出生长大,生活和工作,无法想象去别的地方会是什么样子。”

  “凯比萨!”

  “我的父亲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了这家饼店,我又从我的父亲那里继承了这份家业,”乔万尼说,“1935年,我的祖父开了22号饼店,但他不爱吃比萨,更别说做了。玛丽亚祖母负责经营,她雇用了一个年轻的天才比萨师,正是他后来把这门手艺教给了我父亲和我。祖母是上帝派到我家的企业家。”

  巷子突然中断,我们来到但丁广场对面的主干道托莱多街。路上水泄不通,就连莫斯科都望尘莫及,车辆自顾行驶,信号灯形同虚设。意大利电视节目主持人卢西亚诺·德·克雷申佐幽默地评价说:“在那不勒斯,红灯的意思不是禁止通行,而是酌情通行。”

  “凯比萨!”乔万尼看着杂乱无章的车流叫道。他笑着解释说,这句话在意大利民间的意思是“真无聊!”字面意思则是“什么破比萨!”是从电影爱好者那里流传过来的,他们在评论一部乏味的电影时常这么说,因为电影碟片从形状到尺寸都很像比萨。

  “看,我的母校。”乔万尼说。他不理睬鸣笛的车辆,径直穿过马路,走到一座18世纪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前。“早先这里是耶稣会学院,现在一部分是普通学校,一部分是贫穷家庭孩子的寄宿学校。”乔万尼小时候就在家里的饼店帮忙:给客人上餐,刷盘子,边看边学。现在他的两个小女儿也做这些,但他仍希望把买卖交给姐姐的两个儿子去做,因为这份工作劳动量很大,不是女孩子能承担得了的。不过现在女性比萨师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看,这是我们家的圣嘉勒圣殿,属方济各会。”乔万尼在Gesu nuovo广场上一座14世纪简约长方形建筑前停下脚步。意大利还保留着天主教传统,遇有婚丧嫁娶添丁生子这类事人们都喜欢去教堂,大多数6到14岁孩子上主日学校。与对面的耶稣堂比起来,这座方形圣嘉勒显得尤为朴素,但乔万尼说,选择教堂跟挑选生活伴侣一样,不能仅看外表。“我父母在这里结婚,我跟我姐姐还有我们的孩子也在这里第一次领圣餐,当地神父都按教规生活。”

  “最好把背包挂在肩上,”目送着两个从旁边慢慢驶过的骑车少年,乔万尼突然改变话题,“他们光天化日下抢东西……特别要当心飞车党,通常他们骑两辆车同时下手,第一辆车抢包,扔给第二辆车的同伙,得手后扬长而去。”

  真窃贼?

  “现在沿岸街上的游客很少,”乔万尼边说边指着宽阔的街道,18-19世纪精美的房子,大海和系在岸边的快艇,“夏天游人很多,水泄不通。”当地居民在河岸上跑步、遛狗,游人在巨大的蛋堡前扣动相机,蛋堡是那不勒斯最古老的建筑,自12世纪砌成第一块石头起到现在,见证了城市历史的变迁。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所有房子都经过整修,北方意大利人不无恶意地说它是“整个城市最欧洲化的区域”,他们不喜欢那不勒斯肮脏混乱的街道,不喜欢人们无视法律法规,把那不勒斯人称为“我们的摩洛哥人”。北方意大利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如果不做那不勒斯人,那不勒斯还是很美的。”

  “我们大多数人想过文明的生活:遵纪守法,把废品扔进垃圾箱……但是有一小部分害群之马,”乔万尼第一次露出忧郁的神色,“遗憾的是,我们品尝了历史的恶果,因为贫穷,那不勒斯的犯罪率居高不下,黑帮盛行,一代又一代儿童在父亲坐牢时独自长大,以偷窃为生,也教自己的后代偷盗,这种情况持续至今……”

  那不勒斯黑帮发端于中世纪,二战后极度泛滥。意大利政府更多地关注于北方的经济发展,那里是铁矿和其它矿产的蕴藏地,有很多大企业;南方则停留在农业经济时代,居民收入不高。黑手党利用国家领导层的不作为,在那不勒斯作威作福,到现在为止,黑帮的存在仍是意大利南部最大的不幸。

  “黑手党常到我的饼店来,”乔万尼回忆道,“但从不威胁也不敲诈,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比萨好吃。”今天没有“敌人”到乔万尼的店里来,来的都是朋友,大家都在等待店家赠送的小食:一小杯苦酒或是一块自家做的烤饼。那不勒斯人的慷慨好客世界闻名,就连傲慢的北方同胞也不认为在“肮脏的”那不勒斯度假是件可耻的事,在那不勒斯,大多数游客是意大利人。

  去圣埃莫堡(意大利南部要塞,建于14世纪)的路上风景秀丽,可以看见那不勒斯湾和维苏威火山,我们随着乔万尼走进了他喜爱的酒吧。

  “巴沃洛,给我们来点咖啡!”比萨饼店主一进门就高兴地喊道。朋友们隔着柜台热情拥抱,仿佛久别重逢一样。“每天早晨我送大女儿上学时,总要跟其他家长在这里喝点咖啡。”

  “不,不,我请客。”酒吧老板巴沃洛坚决拒收我们喝咖啡的钱,但是收了乔万尼90分“待用咖啡”钱,这是那不勒斯的古老传统:人们好心地多付一杯咖啡钱,口袋空空的人可以在店内免费享用。

  非物质比萨

  那不勒斯人慷慨大方,而且对故乡怀有深刻的自豪感。他们先为那不勒斯向联合国争取到历史保护中心的地位,现在又为比萨申请。2011年,乔万尼所在的那不勒斯现代比萨协会向联合国递交申请,将比萨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该协会确定了制作正宗比萨的统一标准,欧盟已经授予其“意大利传统品质菜肴”的官方称号。

  “联合国会给予肯定答复的,毕竟比萨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乔万尼说,“在那不勒斯,它是我们的一日三餐,真正的那不勒斯人早上不吃甜面包,他们吃玛格丽塔比萨。”

  比萨协会的主要工作是向世界各地的比萨制作爱好者传授技艺,这些爱好者来自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乔万尼是教员之一。“10天的课程结束后,我们会向学员发放证书,证明他们会做正宗的那不勒斯比萨,但证书也可能被收回。”乔万尼说,“我们会匿名造访比萨店,一眼就能看出那里的比萨水准,不久前我们刚从巴西、日本,甚至那不勒斯本地撤回过证书。”

  面饼的秘密

  乔万尼一天的工作从早上八点开始,这正是为当日晚餐准备面饼的时间,而每日午餐的面饼通常在前一天傍晚开始准备。

  “比萨的成分有水,盐,酵母和面粉。西红柿、奶酪、油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面饼。”乔万尼挽起袖子,把面粉倒进搅拌器。面团发酵或称成熟至少需要12个小时。“两个小时左右面团就会膨胀,”乔万尼把水混进面粉,“但是要让它成熟就需要时间了!这是个漫长的过程,要使复合碳水化合物转变成简单碳水化合物,让面团吸收空气,变软,充分消化。你发现没,有时吃完比萨后会觉得口渴?这是面没有发好的典型表现,消化复合碳水化合物需要消耗大量液体。”

  按照乔万尼的观点,做好面饼等于成功了49%,其他的就取决于烤炉了。真正的那不勒斯比萨只在木火上烤制,虽然比萨师认为用烤箱也能做出美味的比萨。

  饼馅上的西红柿,用新鲜的或罐装的都可以,但只能是萨莱诺地区生长的“圣巴尔沙诺”西红柿(类似圣女果)或维苏威山脚下的“皮耶诺拉”柿子。油一定要用特级初榨橄榄油,奶酪要用水牛奶制成的马苏里拉奶酪。

  “这是正宗那不勒斯比萨的原则和标准,”乔万尼解下围裙,结束了面团的制作,“其它的饼馅可以随意搭配,但是对那不勒斯人来说,真正的好比萨是玛格丽塔比萨和大力水手比萨,后者由西红柿、洋葱、牛至叶和橄榄油制成,水手们在出海时喜欢带上这种比萨,因此而得名。”丰富馅料是现代社会的特别赐予,但是乔万尼认为,混合的馅料太多,就丧失了比萨本来的味道,对胃肠也没有好处。

  乔万尼看着我,似乎猜透了我的疑虑,笑着说:“是的,那不勒斯也一样,很多东西混沌不清,让人倒胃口。我想说的是,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城市,常常惊叹于它们比那不勒斯优秀的地方:干净整洁,引领时尚。但是我认为这都是表面现象,而内里是什么样的,我并不知道。作为那不勒斯人,我非常清楚它的内在是什么,是豁达和爱。我们这里有幸福生活必备的一切元素:历史,文化,美食,大海,阳光和人,这就够了,一个幸福的人总是满足于他所拥有的东西。那不勒斯人的幸福流淌在血液中。”

  伊莲娜·布列斯季/文 郭丽姝/译

  [译自俄罗斯《环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