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亚野生动物王国的魔力
- 来源:海外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肯尼亚,野生动物,野生鸟类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14 15:35
编者按:1989年,自然地理摄影师边缘先生相信自己的艺术知觉与羽翼的缘分,选择拍摄野生鸟类题材。
25年来,他行走在中国及五大洲追踪拍摄野生鸟类,先后去澳洲拜见黑天鹅,到非洲动物王国感受腾飞时映红半边天的火烈鸟,穿越德雷克海峡、在信天翁的陪伴中抵达南极半岛神会岛主企鹅,乘核动力破冰船挤压3米厚的冰层挺进北极点约见北极燕鸥,深入美洲赤道加拉帕戈斯群岛追寻达尔文的足迹……每一时期他都有代表作诞生。
他的鸟类摄影艺术作品,画面构图大胆,焦点准确,透过镜头扑捉鸟在大自然中的节奏韵律,让人感受到影像语言本身的绝妙表现力。
2015年5月,他的鸟类摄影艺术作品集出版。其摄影艺术作品承载着深厚博大的环保意识。先后荣获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中国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森林文化奖和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自然奖。
追踪拍摄野生鸟类17个年头,虽然去过中国4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跑过美洲,澳洲,欧洲等地,但从未有过非洲之行的感受。回到家中连续7天夜里的梦境全是非洲场景,我真不知这种梦境何时消失。睡不着时,索性打开笔记本电脑,逐一回放此行拍摄的8000多张数码图片,回味着圣洁、骄傲、野性、慷慨的非洲大陆,思索着动物们的生存哲学。
非洲犹如巨大的无形磁场强烈地吸引着我,我对去非洲进行摄影艺术创作期待了很久,9年前就买了去非洲拍摄野生动物的工作裤。肯尼亚当地时间2007年2月5日上午9点40分,我踏上了非洲大陆,实现了我梦寐以求到非洲拍摄野生动物的夙愿。
第一张照片是在内罗毕机场与司机的合影。他叫阿尤布(音译),印度血统,是肯尼亚44个民族中的一分子,从事旅游观光服务驾车28年。
我很幸运,遇见这位驾驶技术十分娴熟、经验丰富的司机。在与他一起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他驾车从不当开路先锋,从不超速,从不走没有车辙的路,他的严谨使我一直放心地投入拍摄。
我的车与肯尼亚的旅游观光车结构一样,都是经过改装的四驱面包车或越野车,车的底盘添加上了金属防护板,车体用钢管在四周加固,为观光车顶开了天窗,每台车还配有大功率的无线电台,据说在肯尼亚任何一地都可以联系上。
公园之间路况不好,用沙石夯成。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相隔270公里的路程需要颠簸8个小时,即使这样我也没有丝毫的悔意。
沿途车辆被陷住已习以为常了,尽管这样也抵御不了纷至踏来的游客。
颠簸泥泞的道路是为了阻止大批游客涌入这片纯净的土地,还是让每一位来客体验没有被沥青污染的自然之路,答案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得到。
我携带4台照相机,7支镜头,3个硬盘,2个云台,一台DV,1台笔记本电脑,还有光盘和胶卷等。
每天,我都贪婪地想把看见的大象、狮子、猎豹、长颈鹿、斑马等野生动物都装进我的相机里,把这片地域的自然景观和野生动物变成一幅幅摄影艺术珍品。
我是幸运的,我在纳库鲁湖山顶透过晨曦,拍到了火烈鸟在湖中游弋可望不可及的美景,这是非洲慷慨的馈赠。
我无数次地按下快门,为捕捉到时而出现的精彩而激动忘形。我真的有些着魔了,当狮子走到我的车下阴影处纳凉时,我竟探出半个身体去拍狮子,幸亏阿尤布及时制止了我,否则后果难以想象。
这次肯尼亚之行,改变了以往媒体给我烙下的一些印象,我感触到的是非洲大地的辽阔、神秘、纯美、独特而多样。
以前脑海中一直存在非洲酷热难耐的印象,这次我赶上了好季节,每天是10-20多度令人心爽的温差,白天拍摄穿短袖,晚上入睡盖毛毯,即使是下雨也是晚上下早晨晴。
干爽的风夹带着辛辣的草味轻轻地抚摸原野,吹拂着我,一望无际的厚厚青草在蓝天白云映照下十分和谐,这里的能见度绝佳,能看到很远。
阿尤布带我驶入安布塞利国家公园,霞光映照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山的顶峰雪线变成粉红。山下的丛林草原,不时隐现以下奇景:斑马奔驰追逐,野牛不语低头咀嚼青草,大象扇着硕大耳朵呵护着小象沐浴,一群群羚羊摇摆着短短的尾巴边吃边摇,可爱的狒狒在相互嬉闹。
绕行到纳库鲁湖国家公园,10万只火烈鸟在纳库鲁湖畔觅食和飞翔,水天一色;金丝鸟鸣叫着忙着筑巢,一只白犀牛慢腾腾地重复甩动着它那坚硬的角,不厌其烦地给小犀牛示范防御和生存搏斗的要领。驾车穿行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树荫下机警的猎豹时而小睡,时而抬头张望,长草中的狮子慵懒地在自己的领地避暑,河马在河中有节奏地将鼻子探出水面呼吸,长颈鹿悠闲地散步,野兔在草中捉迷藏。这是一幅山水与千万生灵共同组成的巨大自然画卷。
我端详着一幅幅图片,试图解读其语言:母狮群体围捕猎物,共同分享;猎豹当天捕食只能两次发起冲锋;角马与斑马一起为生存默契合作而形影不离,角马能找到水源,而斑马识路,能够最先找到迁徙目的地;大象过着家族群居的生活,行进中总是老公象开路,众象护驾小象其中,再有公象断后,为了繁衍,象不近亲繁殖,公象要远离家族到另一象群中寻找配偶;羚羊们的生存中只有防御,它们在吃草时总有羚羊在外围执勤,执勤的羚羊是不进食的,高昂着头,不时地跺着前蹄发出信号,维护着群体的生命。
我十分想近距离地拍摄马赛人,他们鲜艳的服饰包裹着刚强和温柔,无论男女,他们不论是坐是立是行,对我来说都是一幅幅人文画卷。我欲再克隆一个我,哪怕专门去记录他们的生活,他们的舞蹈。我只能叹息,没有预留拍摄人文的日程。这段逝去的历史将会作为再去非洲的引子。
镜头中的鸟语
在浩渺的宇宙中,我借上帝之眼俯瞰地球;
于壮阔的天地间,我借飞鸟之翼遨游长空。
我与鸟一起振翅蓝天,感受喷辉的日月星辰;
我同鸟同时飞跃山岭,体悟奔腾的江河湖海。
暗夜中,肩头月影婆娑,繁星相伴;
白昼里,眼前阳光送暖,白云随行。
我看到了人类用智勇创造的奇迹,感到了和谐、欢腾、康乐;
我目睹了人类用双手破坏的自然,望到了战争、疮痍、哭泣。
白云与我相伴,清风暖流为我助力,鼓荡我的羽翼,吹拂我的脸颊;
乌云将我包围,狂风冰雨向我袭来,冻僵我的翅膀,遮蔽我的眼睛。
当年,视野中——
迁徙,无数只枪口对准了我;
栖息,森林变成混凝土城市;
繁衍,胆战心惊电线杆筑巢;
觅食,无法鉴别觅食地药残;
雀跃,千万片网具低空拦截;
飞舞,高压线让我折翅难飞。
北极万年冰川覆上污雪,
南极千年冰山飘来雾霾,
赤道百万动物濒临灾难。
仰望苍穹,天空霹雳。
俯瞰大地,地动山摇。
凝望海洋,惊涛骇浪。
如今,眼帘里——
迁徙,无数只镜头对准了我;
栖息,森林回归鸟儿的息地;
繁衍,无忧无虑保护区安家;
觅食,不再担心食物链药残;
雀跃,千万顷耕地退田还湖;
飞舞,天地间让我自由飞翔。
北极千里冰川晶莹剔透,
南极秀美冰山飘下白雪,
赤道动物王国穿越迁徙。
仰望苍穹,晴空万里。
俯瞰大地,似锦如绣。
凝望海洋,如玉似翠。
我在中国辽宁的丹东市诞生,
我在空军战鹰的双翼下长大;
我在空军部队的熔炉中锤炼,
我在南北航空的环境里成熟。
我与鸟相伴50载,
我与鸟同飞25年。
我用相机记录朱鹮、遗鸥、丹顶鹤、褐马鸡百鸟齐鸣的瞬间,
我用图片展示企鹅、鹦鹉、火烈鸟、信天翁蹁跹起舞的姿态。
徜徉在东西方文化的艺术领域,
磨砺出摄影家独有的视觉表现。
春秋间,我为信念展翅八方,
岁月里,我为理想遨游世界。
时空中,留下了我深情飞过的痕迹,
——我是边缘!
地球上,延展着我艺术追求的壮阔,
——没有边缘!
边缘 摄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