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亟待补课

  近期,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网络安全事故呈现频发趋势。5月28日,我国最大在线旅游公司携程的部分服务器疑遭不明攻击,导致其官方网站及APP一时无法正常使用,也给用户造成各种慌乱与猜疑。而在一天前,支付宝因一处光缆被挖断导致部分用户不能使用,也造成类似影响。

  当然,恐慌之后,这些事故造成的实际损失有限。携程表示用户数据没有丢失,正在调查事故原因。尽管如此,网络瘫痪事件的集中出现也为全社会敲响了警钟,提醒大家需要全面认识和应对新时代的网络安全挑战。

  网络企业扮演着一种全新的社会角色。很多互联网企业和移动支付公司拥有极庞大的用户群体,直接关系着许多公民的个人信息与隐私安全,乃至于财产安全。严重的网络安全事件可能给各方都造成巨大的利益损失。但由于网络企业的专业性,所以在它们与用户之间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用户难以像对传统行业那样对它们加以有效监督,“用脚投票”的空间也有限。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这些网络巨头已经不能被作为普通企业来看待。他们扮演着重要的公共角色,承担着巨大的责任。所以,政府也应当通过严格的网络安全监管,督促企业负起自身的公共责任。

  就自律性管理方面而言,在发生紧急事件时,互联网企业有必要及时快速地处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及时止损,并及时查清原因和进行整改,严厉处理责任人。企业不能因危机的过去而产生侥幸心理,应在日常运行中始终保持风险意识,做好信息资料备份等工作,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体系和严厉的责任制,不给潜在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就政府监管方面而言,有关机构应该严格要求网络企业弥补内部的技术漏洞和管理漏洞,防止“黑客”或内部人员从中渔利。我国已经有一些调整信息安全的法规,对于严重危害网络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应当及时介入。同时,我国规范网络安全、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规本身应当继续不断完善。

  就社会监督方面而言,网络用户可以通过消协等组织要求网络企业负起责任,各地消协也可根据新形势为建立新部门,为网络消费者维权提供专门服务和便利。当然风险不可能被完全消除,如果与网络安全有关的保险产品能得到开发与普及,也将成为一种可行的保障手段,中和不可避免的风险。而且,当保险企业的利益涉入其中时,它们也可以扮演重要的监督者角色,弥补普通消费者力量分散、弱小的劣势。

  网络在带来巨大便利、增进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在今天,互联网和移动支付企业提供的不是简单的服务,而是一种信息基础设施,是一种公共产品。同时,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未来,只有互联网企业保持安全高效,“互联网+”等新思维才有大展身手的舞台。纵观世界各国,互联网技术最发达、产业最成熟的国家,无不高度重视,并以各种手段维护网络安全,后发的我国也应该尽快补上这一课。

  文/安宁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