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湾》上映背后的推手战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海豚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05 16:08
上映《海豚湾》的共有22家电影院,在日本文化设施中占了1%多一点,算不上多,但能够顶住新右翼的封杀,可见日本的舆论自由程度比起两年前有了一点进步
从7月3日开始,尽管比预定的时间晚了一个星期,但美国纪录片《海豚湾》(The cove)还是在日本上映了。
反对上映《海豚湾》的新右翼等团体在各种场合摆出了最强的抗议阵势。得知横滨新剧场要放映这部纪录片,东京的几个反对上映的团体立即赶到了这里。
《海豚湾》上映与否,支持派与反对派在日本已经有过几次交手。电影院知道一旦上映便会有人来抗议,于是事先和法院达成协议,上映该影片期间任何团体不得在距离影院建筑物100米范围内发表演讲,反对者亦不得假扮观众进入影院抗议。
从东京等地赶来的50多人,只能在100米开外的地方高呼口号抗议。
在反对上映《海豚湾》的呼声特别高的时候,似乎这部被新右翼及一些保守团体扣上“反日电影”帽子的纪录片已经没有上映的可能了。但日本毕竟是个要显示民主化和舆论自由的国家,所以最终经历了上映、禁映、推迟上映几个回合的博弈之后,《海豚湾》还是得以上映了。由是观之,日本社会的保守化也开始向新的方向转变。
新右翼人数不多,但活动能力很大
在刚刚有消息说《海豚湾》可能上映时,新右翼立即表示反对。
6月,记者在东京看到了所谓的“新右翼”,只有30余人,打出鲜红煞白的日本国旗,夹杂着几面日本军旗,差不多每人都是一身西服,整整齐齐地系着领带,不剃光头,留着常见的发式。他们高呼反对上映电影《海豚湾》的口号,说它是“反日”电影。不过他们没有老右翼那声嘶力竭的呼喊,也不像老右翼那样身穿迷彩服。从服装穿戴上,新右翼更接近日本普通市民。
东京都目黑区内的住宅和办公楼以静谧高档、文化色彩浓厚而著称。但自从2010年4月,在这里办公的影片发行企业“按普拉谷特”公司决定引进《海豚湾》以后,目黑区就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麻烦。游行的人虽然不多,但漫天乱舞的国旗、军旗,实在让公司的职员受不了。
日本媒体则特别地关心这场反对“反日’‘电影的游行,各种报道常常见诸报端。30来人的行动经过这样一番连续报道,似乎要显示日本反对上映《海豚湾》的呼声很大。
不过,按普拉谷特公司很有些骨气,虽然有抗议者不断来公司门前或者去公司总经理家门口高呼口号,它还是决定从6月26日开始在东京和大阪的26家影院上映《海豚湾》。
此后,抗议活动开始转向那些准备上映《海豚湾》的影院。特别是位于东京闹市的年轻人最爱的“涩谷影院”决定从26日开始连续上映6周后,便如同捅了马蜂窝,抗议不仅有国旗、军旗,还多了网络、电话等新方式。
最终,这家影院因为“怕给周围的商店等造成麻烦”,在6月4日撤回了先前的决定,从此与《(海豚湾》无缘。很快,6月5日另一家决定首映该影片的东京“六本木影院’,也决定中止播放。接着,准备在大阪做首映的影院也收回了先前的申请。
婶还特别提到:“两年前,中国导演通过日中合作的方式拍摄的以靖国神社为主题的纪录片就因为右翼团体在街头不断进行抗议活动而中止了上映。反复出现这种情况,实在让人遗憾。”
太地町渔业协会认为“侵犯肖像权”
但仅仅用政治口号来禁演一部电影,在日本是难以真正服人的。反对上映《海豚湾》需要从法律层面,从枝枝叶叶的细节上找到“理由”。
《海豚湾》是导演路易·西霍尤斯花了3年时间拍摄的心血之作,记录了日本和歌山县太地町渔民捕杀海豚的全过程。渔民们首先敲击海水,将海豚赶到一个小海湾内,然后找那些外观好的“半岛海豚”捕获,以每头1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世界各国的水族馆。剩下的那些观赏价值不是很高的海豚,则使用长把砍刀——砍死。
受伤的海豚血流成河,将整个海湾变成了血的海洋。等海豚血流殆尽后,渔民们再将它们拉上小船。渔民不仅自己食用这些海豚,还以出售“鲸鱼肉”的方式,把它们卖给餐馆等其他有需求的地方。
摄影过程如同在上演一场真人版007。导演拍摄虐杀海豚的过程,并没有获得太地町渔民的许可,并且需要摆脱日本警察的跟踪。摄制方于是把伪装好的摄影机事先安装在岩石上,还曾潜人海底去拍摄痛苦死去的海豚。而最难的莫过于采访渔民了——为了获取他们最真实坦率的观点,摄制方不可能正面采访,而是采取了偷拍等非正常手法。
因此,太地町渔业工会认为,《海豚湾》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绝对不能在日本上映。“侵犯肖像权”这个“法律问题”,成了另一个要求禁演该影片的理由。
2010年3月6日,位于东京的立教大学准备在校内放映已经在2009年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几项大奖的《海豚湾》。太地町政府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给大学去函,表示这是一部在法律层面出了问题的电影,特别是侵犯了该地渔民的肖像权,校方不该上映。
日本大学特别强调自治,军队和警察是不能随意进入校园的,在文化思想方面,更有非常大的自主权。但是法律问题非同一般,立教大学收到太地町的来函后,乖乖取消了放映会。
日本六大著名私立大学之一的明治大学,情况则更富戏剧性。6月17日,明治大学预定举行《海豚湾》放映会,为此片中演员里克·奥巴里特意在这一天来到了明治大学。但放映前,明治校方说,由于主办方是“突然”向校方申请使用场馆的,大学方面来不及批准,因此未能让《海豚湾》如期放映。明治大学这所曾经在学生运动中特别强调思想自由的大学特别强调说,未能放映与反对上映该影片没有任何关系。
针对这个问题,日本影院最终上映时,给渔民脸上打了马赛克。而就算是过了肖像权一关,还有另一道法律关是《海豚湾》难以逾越的。
按照日本不成文的习惯,如果演员触犯了法律,那么该演员参加拍摄的影片通常就不会被放映。在中国颇有名气的演员酒井法子,因为吸食大麻被警察带走后,她主演的电影当天就开始从电影院和租赁电影光盘的商店里消失了。
在《海豚湾》中出演了角色的波尔·瓦德逊是反对日本商业捕鲸运动的一员。瓦德逊曾有“骚扰日本捕鲸船”的行动,日本政府已经开出了逮捕证,在追捕他。尽管瓦德逊在纪录片中算不上主角,但他已经在日本政府追捕范围内,那么《海豚湾》上映就有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日本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演员触犯了法律,该演员出演的电影作品就一概不得上映。发行《海豚湾》的按普拉谷特公司坚持说,“该影片在日本上映,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水银问题”被质疑
《海豚湾》在影片中还强调,大量食用海豚及鲸鱼,会带来毛发中水银含量的增加,而水银超标会广泛损坏大脑皮质感觉、破坏神经,最后以水银中毒(水俣病)的形式显现出来。电影中指出的这个“冰银问题”,也成为一些反对派反对上映的理由。
食用鲸鱼及海豚,会不会造成摄取水银过多?日本环境省国立水俣病综合研究所曾对太地町居民进行过调查。
5月9日,水俣病研究所就调查结果举行了发布会。通过对太地町及日本其它类似地方9039人的调查,太地町男性居民头发中的水银的平均含量是其他地方居民的4.5倍,女性也有4倍左右。
在现场采访的日本记者长谷川熙告诉本刊记者,“听到这个结果,教育长非常恼火,对记者大发脾气,说‘这里没有(水银中毒的)水俣病,绝对不准许把我们这里写成水银污染区’。”
当然研究所也声明,太地町的居民虽然水银含量超过了普通日本人,但大多数没有超过国际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最低值。
不过,《海豚湾》片中引用的太地町居民水银污染数据,与当地调查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日本一些评论家于是又开始质疑该影片在数据使用上的准确性,要借水银问题来禁映《海豚湾》。
但纪录片中个别数据或者是结论不准确,并不能成为禁映的根据。按普拉谷特公司决定通过在影片上打字幕的方式阐述日本的观点,堵住了这些人的嘴。
NHK攻击《海豚湾》“造假”
7月3日,《海豚湾》终于在日本22家电影院开始上映,但位于闹市、有较大影响的电影馆不多,主要是小众影院。
小众影院的观众本来并不多,如果没有新右翼的炒作,估计会像往日数不清的小众电影一样,并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但新右翼一出来吵嚷,反而让不少观众想去看个究竟。
横滨新影院公映的第一天,新右翼就在电影馆100米开外的地方抗议,但50名观众并不介意,还是买了票进去。一位58岁的观众回答《朝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讨论该不该捕杀海豚,也得看完电影再说,不准许放映,这样的抗议毫无道理。”
但新右翼和日本一些媒体仍然没有放松对《海豚湾》的攻击。“(《海豚湾》)以纪录片之名来攻击日本的意图非常清楚,无论如何不能容忍这样的电影在日本上映。”抗议活动的急先锋西村修平说。
西村的幕后智囊是原东京大学教授酒井信彦,后者则把对《海豚湾》的攻击上升到了一个理论高度:“瓦德逊曾用暴力来阻挠日本捕鲸,《海豚湾》是以发布电影信息的方式行使的另外一种暴力。他们以言论自由为自己的盾牌,是一群言论恐隋主义者。”
7月6日,日本国家电视台NHK在电影放映期间,以焦点访谈的形式,把6月新右翼在法律方面、水银数据方面的话题拿出来,再次历数《海豚湾》“造假’,多处谈到影片在拍摄过程中的采访申请与后来编辑内容“大相径庭”。
《创》杂志主编筱田博之因此在日本的一次讨论会上说:“日本社会中舆论自由的环境已经变得非常脆弱。”他担心的是,很多电影只要一打上“反日”烙印,就永远别想在日本上映。两年前的纪录片《靖国》就因为自民党政治家出来叫骂,最后未能在日本正式上映。
日本笔会会长、小说家阿刀田高也出来说话了。在电影正式上映前的6月15日,阿刀田会长发表声明说:“本该自由的舆论,现在出现了种种让人遗憾的现象,电影院、大学及公用设施,不该屈服于某种压力,应该(为《海豚湾》)提供上映的机会。”日本律师会会长宇都宫健儿也表态说:“要求上映(《海豚湾》)。”
《海豚湾》最终在日本上映了。日本把上映电影、演出戏剧的场馆定义为文化设施,全日本共有将近2000家文化设施。22家电影院在日本文化设施中占了1%多一点,算不上有多大,但能够顶住新右翼的封杀,让《海豚湾》在日本上映,可见日本的舆论自由程度比起两年前有了一点进步。
……
从7月3日开始,尽管比预定的时间晚了一个星期,但美国纪录片《海豚湾》(The cove)还是在日本上映了。
反对上映《海豚湾》的新右翼等团体在各种场合摆出了最强的抗议阵势。得知横滨新剧场要放映这部纪录片,东京的几个反对上映的团体立即赶到了这里。
《海豚湾》上映与否,支持派与反对派在日本已经有过几次交手。电影院知道一旦上映便会有人来抗议,于是事先和法院达成协议,上映该影片期间任何团体不得在距离影院建筑物100米范围内发表演讲,反对者亦不得假扮观众进入影院抗议。
从东京等地赶来的50多人,只能在100米开外的地方高呼口号抗议。
在反对上映《海豚湾》的呼声特别高的时候,似乎这部被新右翼及一些保守团体扣上“反日电影”帽子的纪录片已经没有上映的可能了。但日本毕竟是个要显示民主化和舆论自由的国家,所以最终经历了上映、禁映、推迟上映几个回合的博弈之后,《海豚湾》还是得以上映了。由是观之,日本社会的保守化也开始向新的方向转变。
新右翼人数不多,但活动能力很大
在刚刚有消息说《海豚湾》可能上映时,新右翼立即表示反对。
6月,记者在东京看到了所谓的“新右翼”,只有30余人,打出鲜红煞白的日本国旗,夹杂着几面日本军旗,差不多每人都是一身西服,整整齐齐地系着领带,不剃光头,留着常见的发式。他们高呼反对上映电影《海豚湾》的口号,说它是“反日”电影。不过他们没有老右翼那声嘶力竭的呼喊,也不像老右翼那样身穿迷彩服。从服装穿戴上,新右翼更接近日本普通市民。
东京都目黑区内的住宅和办公楼以静谧高档、文化色彩浓厚而著称。但自从2010年4月,在这里办公的影片发行企业“按普拉谷特”公司决定引进《海豚湾》以后,目黑区就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麻烦。游行的人虽然不多,但漫天乱舞的国旗、军旗,实在让公司的职员受不了。
日本媒体则特别地关心这场反对“反日’‘电影的游行,各种报道常常见诸报端。30来人的行动经过这样一番连续报道,似乎要显示日本反对上映《海豚湾》的呼声很大。
不过,按普拉谷特公司很有些骨气,虽然有抗议者不断来公司门前或者去公司总经理家门口高呼口号,它还是决定从6月26日开始在东京和大阪的26家影院上映《海豚湾》。
此后,抗议活动开始转向那些准备上映《海豚湾》的影院。特别是位于东京闹市的年轻人最爱的“涩谷影院”决定从26日开始连续上映6周后,便如同捅了马蜂窝,抗议不仅有国旗、军旗,还多了网络、电话等新方式。
最终,这家影院因为“怕给周围的商店等造成麻烦”,在6月4日撤回了先前的决定,从此与《(海豚湾》无缘。很快,6月5日另一家决定首映该影片的东京“六本木影院’,也决定中止播放。接着,准备在大阪做首映的影院也收回了先前的申请。
婶还特别提到:“两年前,中国导演通过日中合作的方式拍摄的以靖国神社为主题的纪录片就因为右翼团体在街头不断进行抗议活动而中止了上映。反复出现这种情况,实在让人遗憾。”
太地町渔业协会认为“侵犯肖像权”
但仅仅用政治口号来禁演一部电影,在日本是难以真正服人的。反对上映《海豚湾》需要从法律层面,从枝枝叶叶的细节上找到“理由”。
《海豚湾》是导演路易·西霍尤斯花了3年时间拍摄的心血之作,记录了日本和歌山县太地町渔民捕杀海豚的全过程。渔民们首先敲击海水,将海豚赶到一个小海湾内,然后找那些外观好的“半岛海豚”捕获,以每头1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世界各国的水族馆。剩下的那些观赏价值不是很高的海豚,则使用长把砍刀——砍死。
受伤的海豚血流成河,将整个海湾变成了血的海洋。等海豚血流殆尽后,渔民们再将它们拉上小船。渔民不仅自己食用这些海豚,还以出售“鲸鱼肉”的方式,把它们卖给餐馆等其他有需求的地方。
摄影过程如同在上演一场真人版007。导演拍摄虐杀海豚的过程,并没有获得太地町渔民的许可,并且需要摆脱日本警察的跟踪。摄制方于是把伪装好的摄影机事先安装在岩石上,还曾潜人海底去拍摄痛苦死去的海豚。而最难的莫过于采访渔民了——为了获取他们最真实坦率的观点,摄制方不可能正面采访,而是采取了偷拍等非正常手法。
因此,太地町渔业工会认为,《海豚湾》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绝对不能在日本上映。“侵犯肖像权”这个“法律问题”,成了另一个要求禁演该影片的理由。
2010年3月6日,位于东京的立教大学准备在校内放映已经在2009年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几项大奖的《海豚湾》。太地町政府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给大学去函,表示这是一部在法律层面出了问题的电影,特别是侵犯了该地渔民的肖像权,校方不该上映。
日本大学特别强调自治,军队和警察是不能随意进入校园的,在文化思想方面,更有非常大的自主权。但是法律问题非同一般,立教大学收到太地町的来函后,乖乖取消了放映会。
日本六大著名私立大学之一的明治大学,情况则更富戏剧性。6月17日,明治大学预定举行《海豚湾》放映会,为此片中演员里克·奥巴里特意在这一天来到了明治大学。但放映前,明治校方说,由于主办方是“突然”向校方申请使用场馆的,大学方面来不及批准,因此未能让《海豚湾》如期放映。明治大学这所曾经在学生运动中特别强调思想自由的大学特别强调说,未能放映与反对上映该影片没有任何关系。
针对这个问题,日本影院最终上映时,给渔民脸上打了马赛克。而就算是过了肖像权一关,还有另一道法律关是《海豚湾》难以逾越的。
按照日本不成文的习惯,如果演员触犯了法律,那么该演员参加拍摄的影片通常就不会被放映。在中国颇有名气的演员酒井法子,因为吸食大麻被警察带走后,她主演的电影当天就开始从电影院和租赁电影光盘的商店里消失了。
在《海豚湾》中出演了角色的波尔·瓦德逊是反对日本商业捕鲸运动的一员。瓦德逊曾有“骚扰日本捕鲸船”的行动,日本政府已经开出了逮捕证,在追捕他。尽管瓦德逊在纪录片中算不上主角,但他已经在日本政府追捕范围内,那么《海豚湾》上映就有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日本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演员触犯了法律,该演员出演的电影作品就一概不得上映。发行《海豚湾》的按普拉谷特公司坚持说,“该影片在日本上映,没有这方面的问题。”
“水银问题”被质疑
《海豚湾》在影片中还强调,大量食用海豚及鲸鱼,会带来毛发中水银含量的增加,而水银超标会广泛损坏大脑皮质感觉、破坏神经,最后以水银中毒(水俣病)的形式显现出来。电影中指出的这个“冰银问题”,也成为一些反对派反对上映的理由。
食用鲸鱼及海豚,会不会造成摄取水银过多?日本环境省国立水俣病综合研究所曾对太地町居民进行过调查。
5月9日,水俣病研究所就调查结果举行了发布会。通过对太地町及日本其它类似地方9039人的调查,太地町男性居民头发中的水银的平均含量是其他地方居民的4.5倍,女性也有4倍左右。
在现场采访的日本记者长谷川熙告诉本刊记者,“听到这个结果,教育长非常恼火,对记者大发脾气,说‘这里没有(水银中毒的)水俣病,绝对不准许把我们这里写成水银污染区’。”
当然研究所也声明,太地町的居民虽然水银含量超过了普通日本人,但大多数没有超过国际卫生组织(WHO)规定的最低值。
不过,《海豚湾》片中引用的太地町居民水银污染数据,与当地调查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日本一些评论家于是又开始质疑该影片在数据使用上的准确性,要借水银问题来禁映《海豚湾》。
但纪录片中个别数据或者是结论不准确,并不能成为禁映的根据。按普拉谷特公司决定通过在影片上打字幕的方式阐述日本的观点,堵住了这些人的嘴。
NHK攻击《海豚湾》“造假”
7月3日,《海豚湾》终于在日本22家电影院开始上映,但位于闹市、有较大影响的电影馆不多,主要是小众影院。
小众影院的观众本来并不多,如果没有新右翼的炒作,估计会像往日数不清的小众电影一样,并不会有太多的影响。但新右翼一出来吵嚷,反而让不少观众想去看个究竟。
横滨新影院公映的第一天,新右翼就在电影馆100米开外的地方抗议,但50名观众并不介意,还是买了票进去。一位58岁的观众回答《朝日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讨论该不该捕杀海豚,也得看完电影再说,不准许放映,这样的抗议毫无道理。”
但新右翼和日本一些媒体仍然没有放松对《海豚湾》的攻击。“(《海豚湾》)以纪录片之名来攻击日本的意图非常清楚,无论如何不能容忍这样的电影在日本上映。”抗议活动的急先锋西村修平说。
西村的幕后智囊是原东京大学教授酒井信彦,后者则把对《海豚湾》的攻击上升到了一个理论高度:“瓦德逊曾用暴力来阻挠日本捕鲸,《海豚湾》是以发布电影信息的方式行使的另外一种暴力。他们以言论自由为自己的盾牌,是一群言论恐隋主义者。”
7月6日,日本国家电视台NHK在电影放映期间,以焦点访谈的形式,把6月新右翼在法律方面、水银数据方面的话题拿出来,再次历数《海豚湾》“造假’,多处谈到影片在拍摄过程中的采访申请与后来编辑内容“大相径庭”。
《创》杂志主编筱田博之因此在日本的一次讨论会上说:“日本社会中舆论自由的环境已经变得非常脆弱。”他担心的是,很多电影只要一打上“反日”烙印,就永远别想在日本上映。两年前的纪录片《靖国》就因为自民党政治家出来叫骂,最后未能在日本正式上映。
日本笔会会长、小说家阿刀田高也出来说话了。在电影正式上映前的6月15日,阿刀田会长发表声明说:“本该自由的舆论,现在出现了种种让人遗憾的现象,电影院、大学及公用设施,不该屈服于某种压力,应该(为《海豚湾》)提供上映的机会。”日本律师会会长宇都宫健儿也表态说:“要求上映(《海豚湾》)。”
《海豚湾》最终在日本上映了。日本把上映电影、演出戏剧的场馆定义为文化设施,全日本共有将近2000家文化设施。22家电影院在日本文化设施中占了1%多一点,算不上有多大,但能够顶住新右翼的封杀,让《海豚湾》在日本上映,可见日本的舆论自由程度比起两年前有了一点进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