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为甩掉火炉桂冠而努力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武汉,甩掉,火炉,桂冠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8-10 16:18
从可追溯的那一页历史开始翻起,武汉人就始终在为甩掉“火炉”的桂冠而努力着。但这或许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
文|周范才
夏日的武汉是沉寂的。
烈日当头,街道边的花草绿植都呈现出怏怏的疲态,这让惯常热情的武汉人开始变得慵懒。然而,熟悉武汉的人都知道,这时的沉寂不过是片刻的,它更像是爆发前的蛰伏。
武汉以“火炉”著称于世,不仅如此,“火炉”也熔铸了武汉人,锻造了“湖北佬”的性格。然而,总是有太多人在梦想着甩掉“火炉”的桂冠。到夏天,每当又一次热浪袭来的时候,武汉本土的媒体总不忘去宣扬这个城市的宜居。
但,珞瑜路上飞驰的公交车,江滩上衣着清凉的女子,以及夜幕降临时,在汉口老租界区居住的人们光着膀子纳凉的身影,这一切无不昭示着夏日的武汉是一个因热而生、与火结缘的都市。
一代炉魁
武汉是从何时开始被称为“火炉”的,这早已不可考。但武汉和重庆、南京三个城市一起被称为“三大火炉”,却早已是坊间公认的。
近年来,长沙或者南昌等后起之秀也被推举到了“火炉”的行列之中,于是,“四大火炉”的说法也早已不胫而走。
但不管如何,“火炉”武汉犹如她有着悠远的历史传承、厚重的人文环境一样,在“三大火炉”抑或是“四大火炉”的排序中,始终占据着“一代炉魁”的地位。
显然,“火炉”是与“宜居”相对的。
由此,从可追溯的那一页历史开始翻起,武汉人就始终在为甩掉“火炉”的桂冠,进入“宜居”城市队列而努力着。
这是公认的“三大火炉”先后宣布各自告别“火炉”的时间记录:2004年7月,武汉宣布告别“火炉”;2004年11月,重庆宣布告别“火炉”称号; 2005年6月,南京宣布告别“火炉”。
这中间,“一代炉魁”武汉是最早告别火炉的。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为此罗列了一系列统计学上的数据来进行说明。
武汉当地气象部门的统计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前,武汉平均10年出现1次“凉夏”;而之后的80~90年代,平均2~3年出现1次“凉夏”,极端高温天气明显减少,还出现了7个“极凉年”。
科学的数据似乎证明了上述的论断,这也让武汉人欢饮鼓舞。就在两年前的夏天,武汉一家名为《楚天金报》的本土报纸还用通栏大标题兴高采烈地宣布:武汉“火炉”已丢给长沙。
然而,探究武汉“火炉”的成因就不难发现,这或许不过是武汉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夏日的武汉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多为晴天。同时,由于其天然的地理位置让武汉身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腹地,三面环山,加上有着“千湖之国”美誉的武汉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水汽蒸发剧烈,因而才形成了武汉“高温高湿”的显著气候特征。
人好脾气犟,天热火气大
与夏日的酷热相应,武汉的冬天同样是严寒难耐。这种极端的气候环境自然也会渗入到武汉人的风味和性格之中。
武汉人火气大、喜欢骂人是闻名全国的。“武汉天气热,人心里躁,脾气也就大。”这是推测武汉人脾气火爆的最简单逻辑。
“你搞么斯啊!”“你管捏!”类似的开场白总是出现在武汉人的日常对话中,这也是引起一场场吵骂几乎通用的开头语。
菜市场、公交车上、长江边,只要是夏日的武汉有着烈日暴晒的地方,漫无目的甚至是毫无恶意的对骂时时刻刻都在上演。这期间,武汉人的“汉骂”和首都北京人的“京骂”一样,不仅闻名全国,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
有极端评论甚至认为,武汉人的骂人水平,“全国第一”。很多外地人初次到武汉,听着老百姓日常的武汉话对话,常常以为人家是在吵架。
在“汉骂”中,最常用和最通用的主要是“婊子养的”,其次是“个板马”,据称二者在日常武汉人嘴中的使用频率甚至比“国骂”(他妈的)还要高出许多。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是说“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罪魁祸首就是这句“婊子养的”。不过,在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看来,这句话并不一定总是意味着在粗俗地骂人,有些时候它可能就是一句口头禅。
比方说刚刚结束的南非世界杯,武汉人在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队进球后,就会手舞足蹈地说:“个婊子养的,好清爽呢!”有的武汉母亲甚至有时也会对子女说:“你个婊子养的!”听到类似的对话,外地人是要瞠目结舌的,但在武汉人的眼里,这是很日常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在武汉本土女作家池莉的小说《不谈爱情》中就可以得到印证。书中吉玲姐妹就是这样互称的,每听到这句话时,吉玲的妈总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应一句:“你妈我没当过婊子。”
武汉人如此的性格体现到武汉的民风上来,自然就有了“彪悍”的特点。
关于这一点,任何一个外地人只要在武汉繁忙的街道上站上半个小时就可以明白。在武汉,开车的人都有一个经典的调侃:除了红灯和路中间的铁栅栏不敢闯之外,没有什么是应该遵守的。
永远拥挤不堪的武昌街道口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这条双向八车道近100米宽的交通干道上,道路中间的虚线总是形同虚设。遇上前方路口红灯时,你只要站在天桥上看下去,路面上各种汽车永远是横七竖八地摆放着。
“抢”,是永远的主题;“乱”,是永恒的动力。身量娇小的私家车在抢,车体庞大的公交车也在抢。在武汉,任何一个公交站台可能仅有数米长,但实际上公交站可能绵延开数十米。因为武汉的公交车从来都是不懂得进站停车的。在首都北京,每个公交站台为每条线路在地面上划出标志,公交车进站时严格把车门对准标志线方才停车开门。但武汉的公交车司机却是完全的不管不顾。只要看到前边有车进站了,下一路的公交车隔老远就会在马路上停下来打开车门等乘客上下车。于是,每个公交站台你总是能看到提着大包小包的乘客--无论是刚上街买好菜回家的大妈,还是撑着阳伞的时髦姑娘--一个个呼啸在马路上追着公交车赛跑。
不过,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武汉的公交车司机车技好、脾气急、开车快。武汉有着一条举国闻名的公交线路,521路。关于这条“武汉最牛逼的公交车”,互联网上有着近200万条帖子。
前几年,著名的天涯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名为《公交牛B之最--武汉521》热帖,迄今热度不减。帖子中非常形象的描述:“521 超出租车那算不了什么壮观,壮观的是521 超521!如果4 辆521 在洪山广场做环形运动的话,足以在上空打开一个时空门了。再多一辆肯定会造成重力失常,磁场混乱,火车出轨,轮船触礁,飞机失事,地震,山崩,海啸,酸雨,泥石流,龙卷风,太阳黑子爆发,小行星撞击地球……甚至把外星人招来。”
武汉人耳熟能详的这条公交线路,到底神奇到什么程度,有两个“神话”可以参考:一个是有一次521 司机飚车的时候车轮起火了;另一个是521刹车的时候一个乘客把那根直的铁扶手拉弯了……
有好事者甚至还在网上贴出“521使用注意事项”,提醒乘客决不能坐在最后一排的中间位子,因为有人曾经坐那时,由于司机突然急刹车把他甩到前门砸碎了挡风玻璃!
“火炉”炼出来的武汉人
武汉素以“大”而著称,这点在武汉三镇密布的高等学校数量就可见一斑。武汉以拥有69所普通高等院校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的87所。这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部属重点高校就有7所。
数量众多的高校带来了数量众多的大学生,这些武汉的学生们自然也就对“一代炉魁”武汉有着天然的发言权。
夏日的夜晚躺在宿舍楼顶睡觉的情景几乎是所有武汉大学生的共同记忆,当然,或许只限于男生。夏日的午夜来临,宿舍楼顶和相对阴凉的走廊就开始了一天中最后的喧嚣。所有人光着膀子、穿着内裤,把凉席从滚烫的宿舍床上拖下,带到楼顶铺开,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起,喝着啤酒吃着西瓜。文艺青年更是抱来了吉他,靠在楼顶的栏杆边上,一伙人冲着对面忘了拉上窗帘的女生宿舍唱着情歌、吹着口哨。
一会儿工夫,哄笑声就会响起。这常常是获得了对面女生的回应,或者是害羞的妹一脸羞赧地穿着睡衣捂着胸口跑过来扯好窗帘,或者是彪悍的姐奋力地甩开晶莹的臂膀朝文艺青年扔过来一块瓜皮。
很多个夏日的夜晚,无数的武汉大学生就是这样枕着漫天的星斗沉沉睡去。很多年以后,这注定成了大学时代最美好的青涩记忆之一。
不过,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武汉人其实长久以来就有着如此睡觉的传统。
“竹床阵”历来是夏日武汉的夜晚一景。夜幕降临后,所有人搬出各自家中的竹床和躺椅,在逐渐沉寂下来的庭院或者街道的拐角摆好。吃完晚饭洗完澡,各家各户开始摇着蒲扇聚拢到了竹床上聊天、“斗地主”、睡觉。男女老幼,不设大防,衣着随意,“女人三点式、男人一点式,小儿零点式。”
所有人都在这一刻享受着竹床上夜晚的清爽。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武汉人性格的另一番注脚呢。武汉人正是用此种其乐融融的情景和爽朗豁达的性格提醒着世人,他们有着善于把恶劣的自然条件变成有滋有味生活的能量。
“过早”(吃早点)和“宵夜”,是武汉人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夏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食文化最繁荣的地方总是有着善于享受生活的人民。这点在武汉同样体现出来了。
热干面、豆皮、欢喜坨,这是“过早”食品中最为经典的款式。武汉人“过早”总是喜欢端着一碗热干面,走在通往教室的林荫道上,走在通往写字楼的电梯间,甚至也出现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常常上演的经典一幕是,公交车上一个武汉人一只脚缠着车上的立式扶柱,一只手把柱子环抱在胸前,然后端着一碗热干面若无其事地吃着。
这在很多人的眼里,竟是武汉人爽朗、勤劳、能吃苦的象征。
其实,无论是暴躁的脾气,还是面对恶劣天气的乐观,无一不是武汉人“爽朗”性格的解读。
这在闻名遐迩的武汉女孩身上同样彰显无误。正好比是熔炉里历练出来的仙女一样,武汉女孩大多身量苗条、长相白皙,眉眼间顾盼多情,有着典型的南方女子特性。她们聪明、热情,但又脾气暴烈;她们敢想敢干、独立性强,却又总是让人感觉不可捉摸;她们知书达礼、有着良好教养,可又自视甚高、控制力强。
因而,有人评价无论是谈恋爱还是娶回家,“火炉”武汉锻造出来的女孩都是天下男人的首选。
……
文|周范才
夏日的武汉是沉寂的。
烈日当头,街道边的花草绿植都呈现出怏怏的疲态,这让惯常热情的武汉人开始变得慵懒。然而,熟悉武汉的人都知道,这时的沉寂不过是片刻的,它更像是爆发前的蛰伏。
武汉以“火炉”著称于世,不仅如此,“火炉”也熔铸了武汉人,锻造了“湖北佬”的性格。然而,总是有太多人在梦想着甩掉“火炉”的桂冠。到夏天,每当又一次热浪袭来的时候,武汉本土的媒体总不忘去宣扬这个城市的宜居。
但,珞瑜路上飞驰的公交车,江滩上衣着清凉的女子,以及夜幕降临时,在汉口老租界区居住的人们光着膀子纳凉的身影,这一切无不昭示着夏日的武汉是一个因热而生、与火结缘的都市。
一代炉魁
武汉是从何时开始被称为“火炉”的,这早已不可考。但武汉和重庆、南京三个城市一起被称为“三大火炉”,却早已是坊间公认的。
近年来,长沙或者南昌等后起之秀也被推举到了“火炉”的行列之中,于是,“四大火炉”的说法也早已不胫而走。
但不管如何,“火炉”武汉犹如她有着悠远的历史传承、厚重的人文环境一样,在“三大火炉”抑或是“四大火炉”的排序中,始终占据着“一代炉魁”的地位。
显然,“火炉”是与“宜居”相对的。
由此,从可追溯的那一页历史开始翻起,武汉人就始终在为甩掉“火炉”的桂冠,进入“宜居”城市队列而努力着。
这是公认的“三大火炉”先后宣布各自告别“火炉”的时间记录:2004年7月,武汉宣布告别“火炉”;2004年11月,重庆宣布告别“火炉”称号; 2005年6月,南京宣布告别“火炉”。
这中间,“一代炉魁”武汉是最早告别火炉的。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为此罗列了一系列统计学上的数据来进行说明。
武汉当地气象部门的统计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前,武汉平均10年出现1次“凉夏”;而之后的80~90年代,平均2~3年出现1次“凉夏”,极端高温天气明显减少,还出现了7个“极凉年”。
科学的数据似乎证明了上述的论断,这也让武汉人欢饮鼓舞。就在两年前的夏天,武汉一家名为《楚天金报》的本土报纸还用通栏大标题兴高采烈地宣布:武汉“火炉”已丢给长沙。
然而,探究武汉“火炉”的成因就不难发现,这或许不过是武汉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夏日的武汉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多为晴天。同时,由于其天然的地理位置让武汉身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腹地,三面环山,加上有着“千湖之国”美誉的武汉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水汽蒸发剧烈,因而才形成了武汉“高温高湿”的显著气候特征。
人好脾气犟,天热火气大
与夏日的酷热相应,武汉的冬天同样是严寒难耐。这种极端的气候环境自然也会渗入到武汉人的风味和性格之中。
武汉人火气大、喜欢骂人是闻名全国的。“武汉天气热,人心里躁,脾气也就大。”这是推测武汉人脾气火爆的最简单逻辑。
“你搞么斯啊!”“你管捏!”类似的开场白总是出现在武汉人的日常对话中,这也是引起一场场吵骂几乎通用的开头语。
菜市场、公交车上、长江边,只要是夏日的武汉有着烈日暴晒的地方,漫无目的甚至是毫无恶意的对骂时时刻刻都在上演。这期间,武汉人的“汉骂”和首都北京人的“京骂”一样,不仅闻名全国,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
有极端评论甚至认为,武汉人的骂人水平,“全国第一”。很多外地人初次到武汉,听着老百姓日常的武汉话对话,常常以为人家是在吵架。
在“汉骂”中,最常用和最通用的主要是“婊子养的”,其次是“个板马”,据称二者在日常武汉人嘴中的使用频率甚至比“国骂”(他妈的)还要高出许多。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段子是说“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罪魁祸首就是这句“婊子养的”。不过,在土生土长的武汉人看来,这句话并不一定总是意味着在粗俗地骂人,有些时候它可能就是一句口头禅。
比方说刚刚结束的南非世界杯,武汉人在看到自己支持的球队进球后,就会手舞足蹈地说:“个婊子养的,好清爽呢!”有的武汉母亲甚至有时也会对子女说:“你个婊子养的!”听到类似的对话,外地人是要瞠目结舌的,但在武汉人的眼里,这是很日常的一种表达方式。
这在武汉本土女作家池莉的小说《不谈爱情》中就可以得到印证。书中吉玲姐妹就是这样互称的,每听到这句话时,吉玲的妈总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应一句:“你妈我没当过婊子。”
武汉人如此的性格体现到武汉的民风上来,自然就有了“彪悍”的特点。
关于这一点,任何一个外地人只要在武汉繁忙的街道上站上半个小时就可以明白。在武汉,开车的人都有一个经典的调侃:除了红灯和路中间的铁栅栏不敢闯之外,没有什么是应该遵守的。
永远拥挤不堪的武昌街道口就是最好的例证。在这条双向八车道近100米宽的交通干道上,道路中间的虚线总是形同虚设。遇上前方路口红灯时,你只要站在天桥上看下去,路面上各种汽车永远是横七竖八地摆放着。
“抢”,是永远的主题;“乱”,是永恒的动力。身量娇小的私家车在抢,车体庞大的公交车也在抢。在武汉,任何一个公交站台可能仅有数米长,但实际上公交站可能绵延开数十米。因为武汉的公交车从来都是不懂得进站停车的。在首都北京,每个公交站台为每条线路在地面上划出标志,公交车进站时严格把车门对准标志线方才停车开门。但武汉的公交车司机却是完全的不管不顾。只要看到前边有车进站了,下一路的公交车隔老远就会在马路上停下来打开车门等乘客上下车。于是,每个公交站台你总是能看到提着大包小包的乘客--无论是刚上街买好菜回家的大妈,还是撑着阳伞的时髦姑娘--一个个呼啸在马路上追着公交车赛跑。
不过,这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武汉的公交车司机车技好、脾气急、开车快。武汉有着一条举国闻名的公交线路,521路。关于这条“武汉最牛逼的公交车”,互联网上有着近200万条帖子。
前几年,著名的天涯论坛上出现了一个名为《公交牛B之最--武汉521》热帖,迄今热度不减。帖子中非常形象的描述:“521 超出租车那算不了什么壮观,壮观的是521 超521!如果4 辆521 在洪山广场做环形运动的话,足以在上空打开一个时空门了。再多一辆肯定会造成重力失常,磁场混乱,火车出轨,轮船触礁,飞机失事,地震,山崩,海啸,酸雨,泥石流,龙卷风,太阳黑子爆发,小行星撞击地球……甚至把外星人招来。”
武汉人耳熟能详的这条公交线路,到底神奇到什么程度,有两个“神话”可以参考:一个是有一次521 司机飚车的时候车轮起火了;另一个是521刹车的时候一个乘客把那根直的铁扶手拉弯了……
有好事者甚至还在网上贴出“521使用注意事项”,提醒乘客决不能坐在最后一排的中间位子,因为有人曾经坐那时,由于司机突然急刹车把他甩到前门砸碎了挡风玻璃!
“火炉”炼出来的武汉人
武汉素以“大”而著称,这点在武汉三镇密布的高等学校数量就可见一斑。武汉以拥有69所普通高等院校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的87所。这其中,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部属重点高校就有7所。
数量众多的高校带来了数量众多的大学生,这些武汉的学生们自然也就对“一代炉魁”武汉有着天然的发言权。
夏日的夜晚躺在宿舍楼顶睡觉的情景几乎是所有武汉大学生的共同记忆,当然,或许只限于男生。夏日的午夜来临,宿舍楼顶和相对阴凉的走廊就开始了一天中最后的喧嚣。所有人光着膀子、穿着内裤,把凉席从滚烫的宿舍床上拖下,带到楼顶铺开,三五成群的围坐在一起,喝着啤酒吃着西瓜。文艺青年更是抱来了吉他,靠在楼顶的栏杆边上,一伙人冲着对面忘了拉上窗帘的女生宿舍唱着情歌、吹着口哨。
一会儿工夫,哄笑声就会响起。这常常是获得了对面女生的回应,或者是害羞的妹一脸羞赧地穿着睡衣捂着胸口跑过来扯好窗帘,或者是彪悍的姐奋力地甩开晶莹的臂膀朝文艺青年扔过来一块瓜皮。
很多个夏日的夜晚,无数的武汉大学生就是这样枕着漫天的星斗沉沉睡去。很多年以后,这注定成了大学时代最美好的青涩记忆之一。
不过,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武汉人其实长久以来就有着如此睡觉的传统。
“竹床阵”历来是夏日武汉的夜晚一景。夜幕降临后,所有人搬出各自家中的竹床和躺椅,在逐渐沉寂下来的庭院或者街道的拐角摆好。吃完晚饭洗完澡,各家各户开始摇着蒲扇聚拢到了竹床上聊天、“斗地主”、睡觉。男女老幼,不设大防,衣着随意,“女人三点式、男人一点式,小儿零点式。”
所有人都在这一刻享受着竹床上夜晚的清爽。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武汉人性格的另一番注脚呢。武汉人正是用此种其乐融融的情景和爽朗豁达的性格提醒着世人,他们有着善于把恶劣的自然条件变成有滋有味生活的能量。
“过早”(吃早点)和“宵夜”,是武汉人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夏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食文化最繁荣的地方总是有着善于享受生活的人民。这点在武汉同样体现出来了。
热干面、豆皮、欢喜坨,这是“过早”食品中最为经典的款式。武汉人“过早”总是喜欢端着一碗热干面,走在通往教室的林荫道上,走在通往写字楼的电梯间,甚至也出现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常常上演的经典一幕是,公交车上一个武汉人一只脚缠着车上的立式扶柱,一只手把柱子环抱在胸前,然后端着一碗热干面若无其事地吃着。
这在很多人的眼里,竟是武汉人爽朗、勤劳、能吃苦的象征。
其实,无论是暴躁的脾气,还是面对恶劣天气的乐观,无一不是武汉人“爽朗”性格的解读。
这在闻名遐迩的武汉女孩身上同样彰显无误。正好比是熔炉里历练出来的仙女一样,武汉女孩大多身量苗条、长相白皙,眉眼间顾盼多情,有着典型的南方女子特性。她们聪明、热情,但又脾气暴烈;她们敢想敢干、独立性强,却又总是让人感觉不可捉摸;她们知书达礼、有着良好教养,可又自视甚高、控制力强。
因而,有人评价无论是谈恋爱还是娶回家,“火炉”武汉锻造出来的女孩都是天下男人的首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